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二糖 多糖学案下学期(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二糖 多糖学案下学期(解析版)第1页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二糖 多糖学案下学期(解析版)第2页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二糖 多糖学案下学期(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的二糖的化学性质,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与物理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2课时  二糖 多糖 1.知道常见的二糖、多糖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教学重点: 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典型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 从官能团典型性质的角度认识糖类物质与醛、酮、醇物质的关系任务一:认识二糖常见的二糖及来源、用途  常见的二糖的物理性质  3.常见的二糖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糖类的还原性[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实验方案] (1).蔗糖的还原性实验 [实验现象]                                                                       (2).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知识建构]  蔗糖与麦芽糖比较二糖蔗糖麦芽糖分子式  关系 属类  水解产物  任务二:认识多糖1.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2.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与物理性质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材料分析]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物。淀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塑料等。[总结]淀粉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学生方案](1)实验原理判断淀粉水解的程度时,要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认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完全。(2)实验步骤(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现象B结论  淀粉尚未水解  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完全水解 [实验4-2]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脱脂棉,加入几滴蒸馏水和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将混合物搅拌成糊状。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入35%CuSO4溶液,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总结]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知识建构]淀粉与纤维素比较多糖淀粉纤维素分子通式  关系 属类 水解产物   环节三:糖类知识建构           【答案】任务一:认识二糖常见的二糖及来源、用途名称存在常见物质分子式用途蔗糖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甘蔗中含量最高)红糖、白糖C12H22O11甜味食品麦芽糖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饴糖C12H22O11甜味食品2.常见的二糖的物理性质(1)蔗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熔点186℃较难溶于乙醇,甜味仅次于果糖。(2)麦芽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3.常见的二糖的化学性质(1)      蔗糖:在酸和酶的作用下,蔗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2)      麦芽糖:在酸或酶催化下,麦芽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实验探究]糖类的还原性[实验现象](1)      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蔗糖不属于还原糖。(2)      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实验结论]蔗糖为非还原糖,麦芽糖为还原糖[知识建构]  蔗糖与麦芽糖比较二糖蔗糖麦芽糖分子式C12H22O11C12H22O11关系同分异构体属类非还原糖还原糖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 任务二:认识多糖1.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二者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6H10O5)n[C6H7O2(OH)3]n,但二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2.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1)      淀粉存在: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的一些谷物,如糯米、糯玉米等有比较黏的口感。物理性质: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2)      纤维素存在:纤维素参与构成了植物的细胞壁,起着保护和支持作用。如自然界中的棉、麻、木材、秸秆中存在大量纤维素。物理性质纤维素是白色纤维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1)淀粉——非还原糖酯化反应:分子中葡萄糖单元中有醇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其水解反应方程式为淀粉遇I2变蓝,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 现象A现象B结论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学生活动]    [实验4-2][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总结]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纤维素——非还原糖酯化反应:可以与醋酸、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备醋酸纤维、硝酸纤维。水解反应方程式  [知识建构]淀粉与纤维素比较多糖淀粉纤维素分子通式(C6H10O5)n(C6H10O5)n关系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类天然有机高分子,非还原糖水解产物葡萄糖葡萄糖 环节三:糖类知识建构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麦芽糖、蔗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葡萄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答案】C【解析】A.纤维素、麦芽糖、蔗糖为多糖或二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故A正确;
    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葡萄糖和蔗糖的分子式不同,它们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故D正确。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 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B. 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C. 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
    D. 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答案】C【解析】A.当淀粉部分水解时,残留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与残留的硫酸反应,而不能与葡萄糖反应应增加第二步操作:加NaOH溶液,中和硫酸。B错误;C.参考B选项解析。故C正确;D.应该先中和再加银氨溶液,故D错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B. 醋酸、葡萄糖和淀粉三种无色溶液,可以用新制悬浊液鉴别
    C. 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 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溶液已经完全水解【答案】B【解析】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醋酸遇到新制悬浊液时,现象是悬浊液溶解;葡萄糖遇到新制悬浊液加热时,现象是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遇到新制悬浊液时,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所以可以用新制悬浊液鉴别,故B正确;
    C.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相同,前者是羟基,后者是羧基,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碘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无法确定是否水解完全,故D错误;
    故选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
    B.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C. 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
    D.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加入浓硫酸钠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不变性,故A错误;
    B.甘油易溶于水,上层析出高级脂肪酸钠,故B错误;
    C.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徐祯卿“采桑作蚕丝,罗绮任依着”区分蚕丝和棉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B敖陶孙“人生请治田,种秫多酿酒”酿酒的主要原料是油脂C苏轼“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蜂蜜中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它们都属于单糖D纲目“桐油吐人,得酒即解”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棉纤维没有该性质,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故A正确;
    B.酿酒的原料为高粱、稻谷等富含淀粉的物质,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故B错误;
    C.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不属于单糖,果糖、葡萄糖属于单糖,故C错误;
    D.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相关试卷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含答案):33二糖 多糖: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作业(含答案):33二糖 多糖,共7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 烯烃 炔烃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烯烃 炔烃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烯烃的结构特征,乙烯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56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单糖: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1.2 单糖,共1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