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流程题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流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65,9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8流程题
一、流程题
1.(2022·广东广州)二甲基亚砜(DMSO)工业废渣含NaNO3及少量有毒的NaNO2,以该废渣为原料制备农用KNO3,既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又保护了环境。工艺流程如下:
(1)农用KN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
(2)步骤1的作用是除去NaNO2,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步骤3“加热蒸发”时可控制只析出NaCl固体,原因是_______。
(4)步骤4的操作是_______、过滤。
(5)KCl用量的估算依据是 (填标号)。
A.KCl与NaNO3的粒子个数比为1:1
B.KCl与NaNO3的质量比为1:1
C.KCl与NaNO3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1
(6)该工艺所得农用KNO3混有一定量NaCl。取25g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为14.35g,则样品中杂质NaCl的质量是_____g,样品含KNO3_______%(质量分数)。
(相对分子质量:KNO3-101 NaCl-58.5 AgNO3-170 AgCl-143.5)
2.(2021·广东广州)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
(1)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____。
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④CO2用途广泛,写出一种用途:_______。
(2)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研究表明CaC2O4·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 CaC2O4·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下图。
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CaC2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800℃。
3.(2020·广东广州)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调pH”前滤液I的pH________7(填“>”或“<”)。
(3)滤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固体废料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Mg(OH)2的质量为______。
(5)某BaCO3中混有SiO2杂质,简述提纯该BaCO3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
4.(2019·广东广州)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约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种工艺如下:
(1)氧化钇(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获得大颗粒氧化钇,某小组研究了条件对产品直径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D50表示颗粒直径):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沉淀反应温度/℃ | 60 | 80 | 85 | 93 | 93 | 93 |
料液浓度Kg/L | 30 | 30 | 30 | 30 | 40 | 40 |
灼烧温度/℃ | 1100 | 1100 | 1100 | 1100 | 1100 | 1400 |
氧化钇D50/um | 6.00 | 21.65 | 35.99 | 38.56 | 35.99 | 61.54 |
分析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预期所得氧化钇D50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填实验编号)。
5.(2018·广东广州)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 _____________ ;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1)钾元素和氮元素
(2)+3
(3)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4)降温结晶
(5)A
(6) 5.85 76.6
【解析】(1)KN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有钾元素和氮元素。
(2)NaN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0”可知,1+x+(-2)×2=0,解得x=+3。
(3)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加热蒸发”时只析出氯化钠。
(4)由图可知,通过步骤4分离出了硝酸钾,而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且溶液2的温度比较高,则步骤4为降温结晶。
(5)加入氯化钾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结合为氯化钠析出,则因使氯化钾与硝酸钠的粒子个数比为1:1,故选A。
(6)设样品中杂质NaCl的质量是x,则: 解得,x=5.85g则样品中含KNO3的质量为 。
2.增大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吸收CO2更充分、更快速 过滤 气体肥料/人工降雨 低于
【详解】(1)①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增大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吸收CO2更充分、更快速。
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的物质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采用的是过滤。
④CO2可用于气体肥料、人工降雨等。
(2)①根据图中数据结合CaC2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Ca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经分析0-200℃时CaC2O4•H2O热分解先分解生成草酸钙和水,符合图示质量比;
400~600℃范围内是CaC2O4分解产生碳酸钙和一氧化碳,因为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符合图示质量比;
800-1000℃,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图中物质质量比;
则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据图分析,800℃时碳酸钙会分解,所以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低于800℃。
3. < 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除去固体杂质SiO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固体,烘干,得到碳酸钡固体
【分析】根据硫酸和碳酸镁的反应;酸的溶液显酸性;硫酸、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实验设计分离提纯,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1)“酸浸”时MgCO3和硫酸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调pH”前滤液I是酸浸之后产生的,会有硫酸,所以pH<7;
(3)酸浸之后,滤液I中的溶质有硫酸、硫酸镁、硫酸铝和硫酸铁,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水和硫酸钠;硫酸铝和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然后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所以滤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钠,其化学式为;
(4)固体废料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镁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Mg(OH)2;设可生产Mg(OH)2的质量为x,则:
,解得;
(5)从流程图中知道,SiO2不能和酸反应,BaCO3中和硫酸会产生难溶于酸的硫酸钡,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用盐酸进行反应。提纯该BaCO3的实验操作: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除去固体杂质SiO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固体,烘干,得到碳酸钡固体。
4. +3 FeCl3、CuCl2 增大 ④
【分析】氧化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酸钇灼烧生成氧化钇和二氧化碳。
【详解】(1)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氧化钇(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故Y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氧化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FeCl3、CuCl2。
(4)“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pH增大。
(5)碳酸钇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钇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由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氧化钇的生成量最多,故预期所得氧化钇D50最大的是④。
【点睛】富钇稀土(含Y2O3约70%,含Fe2O3、CuO、SiO2 等约30%),和稀盐酸反应,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分离提纯得到碳酸钇,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钇。
5. H2C2O4 ZnCl2 + (NH4)2C2O4=ZnC2O4↓ + 2NH4Cl 过滤 研钵 ZnC2O4ZnO + CO↑ + CO2↑
【详解】(1)酸由氢和酸根组成,由草酸铵的化学式可知,草酸根显-2价,据此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H2C2O4 ;(2)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l2 + (NH4)2C2O4=ZnC2O4↓ + 2NH4Cl;(3) “操作A”是将液体与难溶性固体分离,是过滤,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研钵;(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得气体混合物,可推知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2O4ZnO + CO↑ + 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5流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流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流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