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01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02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9页。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juàn 墨守 求神拜fó 催残

    B.chá 麻醉 孜不倦zī 创意

    C.kuāng 渺茫 根深tí 灌概

    D.dài 虚忘 腐草为yíng 盲从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些学子跪拜孔子像祈求保佑,却不踏实下来学习,愿望是好的,但却是自欺欺人的愚昧行为。

    B.中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这是不言而喻的。

    C.足球比赛开始了,公众们前仆后继前去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

    D.在美国的重重围堵下,华为公司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活下去,不然就走投无路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B.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C.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D.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并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谈创造性思维》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并指出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C.《创造宣言》是一篇立论文,提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的观点,并发出创造宣言,呼吁人们战胜困难,勇于创造。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B.电影《长津湖》围绕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展开,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激情历史。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教育者要善于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就是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A.③④②①⑥⑤ B.③①②④⑥⑤ C.①④②⑥⑤③ D.①⑥②④③⑤

    7.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8分)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6分)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6分)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3老师要求活动结束后,每人都写一点心得体会。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不得少于30)(6分)

    二、阅读(34分)

    8.阅读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回答问题。21分)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怀疑精神”。5分)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6分)

    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

    4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粗词“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换?为什么?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

    要善于学习

    [苏联]利哈乔夫

    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教育、知识、职业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现代社会的知识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简直就无法工作,无法获得收益,一个原因是机械正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作为人,需要带来新的思想,思考那些机器不能思考的问题。为此目的,人越来越需要得到公认的文化修养、创新的能力,当然,还要有道德,有责任心,而这种道德和责任心,是机器无论如何也不具备的。

    这就意味着,人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有科学知识的人,有道德的人,他要为机器和机器人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承担责任,因而他肩负着极为繁重、极其复杂的任务。普遍的教育可以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有创造能力的人,培养新时代的创造者,而他对于他所创造的一切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永远都需要学习。不仅普通人需要终生学习,就连那些最博学的大学者也要学习终生。自己不学习——就不能再去传授,原因是知识在不断增长,并且越来越复杂,有鉴于此,一定要明白,青春岁月——是最适宜学习的时期。在年轻的时候,在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恰恰是人的智力和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接受所学的语言、数学、一般性知识,培养审美意识,培养道德观念。

    要珍惜时间,不要为日常琐事、为“休息”而耗费时光,有的时候,“休息”比繁重的工作更让人疲倦,不要让那些愚昧粗俗的潮流以及无谓的“信息”占据光明而智慧的心田。珍惜自己,以便更好地学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获取知识与技能才既轻松又迅速。

    此刻我听见年轻人沉重的叹息声:您为我们年轻人所设想的生活是多么枯燥无聊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娱乐啊?难道我们就没有权利享受快乐吗?

    不是那么回事,获得技能和知识——这同样也是一种运动。假如我们不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学习就是一种苦差使。要爱学习,就要选择聪明、有益的休息或娱乐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培养某种能力,生活需要的能力。如果不喜欢学习怎么办?肯定难成为爱学习的人。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发现那样的快乐,那种让孩子、让少男少女得到知识与技能时所感受到的那一份快乐。

    不妨看看小孩子多么快乐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迷恋玩弄各种各样的器械玩具,抱布娃娃。要尽力延长这种学习新东西的快乐心情。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本人,不要说什么:我不爱学习!你要尝试喜欢学校里的各门课程,既然别的同学喜欢各门功课,你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它们呢?

    不要光在口头上说爱读书,你要借书阅读,要研究历史和文学。一个有教养的人肯定具有很好的历史知识,读过很多文学作品。正是历史和文学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扩展人的视野,使他感到周围世界的宽广、有趣,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经验,进而感到快乐。假如你不喜欢某一门课程,你不妨试一试尽力从中寻找可喜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喜爱是获得新鲜知识的支撑点。

    要善于学习,热爱学习!

    选自《善与美书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两段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

    B.文章平易近人,娓娓而谈,给人启迪。

    C.文章旁征博引,层层深入,论述严谨。

    D.文章立足现实,提出建议,有针对性。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3作者认为怎样做才是善于学习?7分)

    三、作文50

    10.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请联系生活,以“此中有新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书写要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huàn,催→摧。C.dì,概→溉D.zhì,忘→

    2.答案:C

    解析:A.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B.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C.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用在句中不恰当。D.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3.答案:B

    解析:大学”是书籍,应用书名号。

    4.答案:C

    解析:《创造宣言》是一篇驳论文,批驳了五个错误观点,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正确观点。

    5.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应改为“采取多种节能减排的措施”。C.有歧义,可将“许多”与“学校的”交换位置。D.句式杂糅,删去“迈”或“转型”。

    6.答案:A

    解析:读所给语句可知,③放在首句,为本段观点。接着作者列举了两种片面言论及作者对此的看法,④“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为第一种片面言论,②为作者对此片面言论的驳斥,①“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为第二种片面言论,⑥为作者对此片面言论的驳斥;由⑤“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可知,以上四句的顺序为④②①⑥。⑤为结论放在最后。所以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⑥⑤。故选A

    7.答案:1)(示例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任写两种即可

    2)(示例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不贪图享受的鲁迅先生。

    3)(示例通过这次活动,我为鲁迅先生简朴的生活、忘我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我立志向鲁迅先生学习,刻苦学习,增长知识,努力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搜索某种自己需要的信息时,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询问师长,还可以到图书馆进行查阅。方法合理即可。

    2本题考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细读可知,第一则材料表现了鲁迅先生甘于奉献的精神,第二则材料表现了鲁迅先生生活的简朴。综合表述即可。

    3本题考查表达能力。此题可围绕鲁迅先生的品质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要说真话,表真情。

    8.答案:1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是指在做学问时,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不随便盲从或迷信。

    2作者首先指出什么是怀疑精神;接着以“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为例,具体论述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最后点明怀疑精神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3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孟子的话,有力地证明了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4不可以调换,“怀疑”是“辩论”的前提,“评判”是“修正”的前提,四个词语逐层深入,步步递进,体现出从起疑到修正的治学过程,也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逻辑严密的特点。

    解析:1题目要求解释“怀疑精神”,答题思路为:先理解文意,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如由第⑤段“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一句可概括怀疑精神的特点,即做学问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抓住“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一句,可知其从反面强调要有怀疑精神,不随便盲从或迷信。解答时可据此思考。

    2解答时要先分析段中每一句话的意思,确定段落的中心,然后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类表顺序的词语连缀即可。第④段,先指出了什么是怀疑精神;中间部分以“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为例,具体论述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最后点明怀疑精神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3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论证方法的种类,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然后结合句子分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从画线句使用了孟子的话可以判断本句使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然后分析使用这一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观点,很显然,这一句话论证了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用是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4加粗词“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顺序是做学问的一般规律,“怀疑”是“辩论”的前提,“评判”是“修正”的前提,四个词语逐层深入,步步递进,从做学问的起点到形成学问的终极,因而不能任意调换。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解答时先做出判断,然后说明几个词语的关系,最后结合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阐明作用即可。

    9.答案:1C

    2要善于学习。

    3①要珍惜时间,珍惜自己。②在学习这种运动中发现快乐。③选择聪明、有益的休息或娱乐方式。④尽力延长学习新东西的快乐心情。⑤尝试喜欢学校里的各门课程。⑥要借书阅读,研究历史和文学。⑦对于不喜欢的课程要尽力从中寻找可喜之处。

    解析:1文章先从时代背景入手,阐述“年轻人从小就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再论述怎样发现学习的快乐,要爱读书;最后强调要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在论述的过程中,文章结合小孩蹒跚学步等生活事例,并没有“旁征博引”。

    2可以采用位置法找出论点。论点常出现在文题、开头、结尾、中间。根据文题“要善于学习”、第3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第9段“要善于学习,热爱学习”概括本文的论点为:要善于学习。

    3锁定答题区域提炼概括内容即可。本题答题区域在第48段,筛选其中关键句概括即可。如根据第6段“获得技能和知识——这同样也是一种运用。假如我们不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学习就是一种苦差使”概括为:在学习这种运动中发现快乐。

    10.答案:

    解析:[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全命题”作文题。这个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一个是“此”字,一个是“新意”。写这篇作文时,一定要事先定位好“此”,考虑好“新意”的内涵,还要写出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当然,由材料来看,就是要写当今时代的日新月异,要写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等等。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