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23728/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作者,快读小序了解内容,第一曲,琵琶女出场,琵琶女,熟读背诵,第二曲,第三曲,同情之泪,感伤之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其中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唐宣宗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诗歌的三种体裁,统称“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
元和三年,白居易就任朝廷命官。朝廷因深恶其僭越言事,于元和十年将他贬为江州司马。他在被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下了《琵琶行》。
一、解释划线词语:1、左迁司马( )2、明年秋( )3、委身为贾人妇( )4、遂命酒( )5、曲罢悯默 ( )
6、出官二年 ( ) 7、恬然自安 ( )8、有迁谪意( )9、因为长句 ( ) 10、歌以赠之 ( ) 11、凡六百一十六言 ( )12、命曰《琵琶行》( )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身世)、故事的经过和写作缘起。
思考:诗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2、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凄切伤怀
用七言诗句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全诗以三次音乐描写为线索:
文中琵琶女一共几次演奏琵琶?
着重写什么?起什么作用?用什么方法写琵琶曲的?
写景(萧瑟秋夜之景)叙事(凄惨离别之事)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侧面衬托(以听众反应衬托曲美)
寻 声暗 问 弹者谁移 船相近 邀 相见添 酒 回 灯 重开宴千呼 万唤 始出来
琵琶声 停 欲语 迟犹抱 琵琶 半遮面
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添酒回灯重开宴。……,犹抱琵琶半遮面。
请集中阅读第二段,思考:描写了弹奏琵琶的哪几个阶段过程?每个阶段的琵琶声各具什么特点?透露了琵琶女怎样的情感?作者分别运用了哪种方法来描写音乐?
我们常说,音乐能传递出人的心声,人生如歌。文中音乐描写最精彩的当属第二段,那么我们能否从第二段所描写的琵琶曲调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的轨迹呢?
特点 情感 方法
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抑扬顿挫,疾徐滑涩,时而婉转,时而雄浑,富于变化
……,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闻听了第三曲?这一琵琶曲有什么特点?诗人用什么方法表现演奏效果的?
诗人诉说自己贬谪失意,琵琶女被诗人言语感动
凄凉、悲伤(更甚于第一次弹奏)
侧面衬托(以听众反应衬托曲子感人)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秦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1)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在这首长诗当中,本是素不相识的诗人和琵琶女两个人,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起对比反衬作用————类比
身居高位 名动京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它成了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青衫之泪”是什么泪?
《 琵琶行》全诗通过对一位琵琶女的琵琶曲及其不幸遭遇的描写,表达了对她的极大同情。同时勾起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共鸣,抒发诗人自己忠而被贬,迁谪荒远的苦闷与悲愤。
——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一人道:“这人叫黑妞,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用什么方法对音乐进行了描写?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用比喻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内容,第一段,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感受琵琶声的情感流露,前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琵琶女弹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示范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白居易,写作背景,音乐共鸣,以声喻声以形喻声,巧妙构思,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