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展开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大西洋某旅游岛等高线地形,等高距是100 m。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屿中( )
A.聚落④易遭受泥石流威胁
B.公路相对高度为400~600 m
C.站在聚落①能看到聚落②
D.聚落③附近以流水沉积为主
2.7月份,适合游客观赏日落景观的聚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聚落④位于山脊,而泥石流常发生于山谷;公路跨越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5条,则其相对高度大于(5-1)×100 m=400 m,小于(5+1)×100 m=600 m;聚落①与聚落②之间有山脊存在,故不能通视;③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难以发生流水沉积。第2题,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岛屿日出于东北方、日落于西北方,故应朝向西北方向看日落。因此,适合游客观赏日落景观的聚落是①。
答案:1.B 2.A
下图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是( )
A.P B.Q
C.R D.S
4.为开发此地的旅游资源,当地计划修建一条通往O地的便道,甲、乙、丙、丁四条便道中最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图中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外围有四条等高线在东、北、西三面重合,形成陡崖,其中P地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为谷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故选A。第4题,甲便道部分路段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攀爬难度大,A错误;乙便道穿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且经过山脊,道路干燥不易积水,B正确;丙、丁便道都经过谷地,道路易积水湿滑,且有的路段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攀爬难度大,C、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B
(2019·淄博实验中学一诊)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回答5~6题。
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 B.1.8 ℃
C.2.5 ℃ D.4.6 ℃
6.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解析:第5题,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内侧的那条等高线为2 500 m,其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0 ℃),c点的海拔为2 200 m,因此c点的气温大约为1.8 ℃。第6题,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 200 m,b端点海拔在2 200~2 300 m之间,在接近a端点的2 300 m等高线与2 400 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一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 200~2 300 m之间,所以D项正确。
答案:5.B 6.D
(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 )
A.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 m
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
8.图中瀑布( )
A.落差最大可达80 m以上
B.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C.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
D.为保证水量稳定上游水库需在夏季放水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北部海拔在1 000 m以上,中南部海拔在1 000 m以下,所以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但是南侧的等高线明显密集于北侧,因此南侧(河流两岸)较陡,北侧较缓,A、D两项错误;图示地区海拔远大于500 m,不属于丘陵地形,B项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 m,最低处在河谷最南端,海拔低于880 m,C项正确。第8题,瀑布形成于图中陡崖处,一般都是由于河流河床岩石软硬不一,由河流侵蚀形成,B项正确;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及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判断瀑布相对高度为20~60 m,A项错误;甲处海拔大于1 060 m,高于瀑布的海拔,在甲处应该是居高临下,而不会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C项错误;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全流域河流水源补给充足,水量较稳定,上游水库没有必要放水,D项错误。
答案:7.C 8.B
(2019·福州模拟)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10.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9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故B正确。第10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说明寺庙面积较大。图中丁处为闭合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且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答案:9.B 10.D
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变化。下面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第11题。
11.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
解析:选B。侵蚀前与侵蚀后的等高线图叠加,侵蚀前海拔减去侵蚀后的海拔,得到被侵蚀的部分。
二、非选择题
12.(2019·天津调研)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解析:(1)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2)小桥至古庙一段路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3)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答案:(1)1 000~1 200 m之间。 250~350 m之间。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13.图1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图2为建坝后河床剖面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3)若该区域拟在聚落附近建一座小型水库,且最好工程量较小,请用“”标注坝址位置,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分析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解析:(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2)由图可以看出,该聚落分布区等高线稀疏且海拔较低,附近有河流、池塘;位于南坡,是向阳坡和迎风坡,说明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水源、气候等。(3)水库坝址一般选择在“口袋状地形的峡谷处”,“口小”则工程量小,造价低,有利于建坝;“袋大”则有利于蓄水。(4)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主要是水库蓄水和放水导致流水沉积或侵蚀加剧引起的。
答案:(1)以低缓丘陵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区域内有河谷(盆地)地形。
(2)丘陵缓坡地形,低缓开阔,且利于排水;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
(3)绘图略(标在图中池塘所在的口袋状地形的峡谷处)。理由:盆地出口处建坝,能形成较大库容,蓄水量大;地处峡谷地段,易截流,工程量小,造价低。
(4)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大坝上游河床上升;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大坝下游河床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切)加剧,河床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与地图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与地图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4讲环境保护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4讲环境保护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3讲旅游地理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3讲旅游地理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