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054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054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0542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教学过程,二中第一问”,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少年中国说》教案一、教案背景在进行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大环境下,我校开展了提倡爱心,提倡文明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作业分层次,一个都不能少的活动。二、 教学课题《少年中国说》 三、 教材分析(一) 严谨的结构课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本文的论题,表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文章采取由反入正的写法,一正一反,壁垒分明,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也指明了本文的政论性质。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第四部分(文章的附识):引述岳飞的满江红,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二) 严密的推理在第二段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一层的前面有三个大的排比句组,把老年人和少年人的性格不同作了对比论述。每一个排比句组都是从老年人和少年人各自的心理特征说起,层层推理,最后归结到性格特征上来。例如由老年人“常思既往”这一基本心理特征可以推知其“留恋心”,再由“留恋心”推知其“保守”,又由“保守”推知其“永旧”,最后归结为“照例”。(三) 炽烈的感情 本文通篇都贯穿着对少年中国的热情讴歌,而第三段最后一层表现得最为突出。作者出色地运用了象征兼比喻的写法。“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潜龙腾渊”,象征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和“鹰隼试翼”,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奇花”,比喻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干将”,比喻中国少年的奋发有为。继之,作者又以“天戴”、“地履”等语句塑造了祖国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这些描写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里,确实能唤起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坚定民众救亡图存的决心。教学目标: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词;掌握文章的结构,文中的推理,文中的想象;体会文章炽烈的爱国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炽烈的爱国之情。(四)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是中年人,你们是少年人,少年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呢?(引起学生的思考)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课本。板书:6 少年中国说 (二)新课 1、生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是不是觉得文章有些看不懂,也不好理解。要想理解得透,先从文章的时代背景说起。 2、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争抢瓜分中国作为他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爱国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努力探求救国图强的道路。梁启超组织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维新变法。这篇文章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所写。 3、讲解课文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课题。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总之都是为说明一种道理。本文是议论来说明一种道理。师:文章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1) 第一部分师:齐读,要求读音正确。默读,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句来。解释: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如: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常译为“的”。如:盖袭欧西人之言也。也:助词,表示句中的停顿。如: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也:助词,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不译。如:是语也,盖袭欧西人之言也。则:用在“一、二(再)、三”等后面,列举原因或理由。如: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代词,这。如:是语也,盖袭欧西人之言也。 是何言,是何言!其: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矣:助词,用在句末,译为“了”。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乎:助词,表示疑问,译为“吗”。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何: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如:是何言,是何言!师指名译这段,三名左右学生。师译本段。问: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请举手。师分析本段:问:本段提出本文论题,由反入正,一正一反,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也指明了本文的政论性质。那么,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呢? (2)第二部分 师:作者是怎样论证论题的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师:请同学们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师:给出部分字、词。请同学们参考。解释:唯:单单,只。故:所以。皆:都,都是。其:代词,他,他们。所:助词,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如:事事皆其所已经者。者: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如:事事皆其所已经者。之:代词,这。如:人固有之,国亦宜然。固:本来。宜:应当。然:这样。师问: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之: 唯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 也: 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 之:师:谁聪明呢?请举手。师出示本段译文,大家先默读,再齐读。师:谁还有什么要问的,请举手。师分析本段师:本段中你最喜欢那些话,为什么?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把以下知识点渗透进去。 第一层(首句):总起句,运用类比论证。板书老年人——思既往——生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 老年人——好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 老年人——夕照——瘠牛——僧——字典——鸦片烟——陨石——金字塔——少年人——朝阳——乳虎——侠——戏文——泼兰地酒——珊瑚岛——铁路老年人——秋后之柳——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 出示图片:夕照——瘠牛——僧——鸦片烟——陨石——秋后之柳——死海之潴 朝阳——乳虎——侠——泼兰地酒——珊瑚岛——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师出示译文,请同学们默读。师:朗读,请同学们再心中有景地齐读此原文。(2) 第三部分师:女生齐读,男生听,要求读音正确。师:文中有两个大的排比句,找一找,告诉老师。指名读。师:男生齐读。师:朗读本段,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师给出部分字、词解释,供学生参考。者:代词,……的原因。如: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则:连词,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如: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彼:他。而:连词,表示转折。如: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而:连词,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如: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乃:才。师:动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之: 者: 则: 也:彼老朽者何足道? 者: 何: 足: 道: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其: 也: 而: 师:你能译出这段吗?师出示译文,请学生参考。师分析本段师:作者斥责统治者误国,对有志少年满怀期望。那么,少年如何才能救国呢?“少年智则国智……”那一句。师: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出示“红日初升……”那一句的相关图片。生闭眼想象,听师读“红日初升……”这一句。生心中有物的读这一句。师:我们是有志的少年,就读一读少年的中国吧。有感情地齐读“少年智则国智……与国无疆。”师要求学生读全文做准备,比赛读。(3) 第四部分——附识引述岳飞的满江红,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五) 作业:1、必做题:(1)课后“写一写 用一用”;(2) “想一想 做一做 一、四”;(3)读了本文,作为当代的中国少年,你一定浮想联翩,在心中构想着如何去做一名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构想着祖国美丽的未来。要求: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2、选做题: “想一想 做一做 三、二中第一问”。六、课后反思 本课效果良好。热情洋溢地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分层次留作业,对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有帮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作者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板书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