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展开
2020-2021学年高一 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一
同步课时作业(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欧洲研究小组推测2030-2040年太阳活动将减少,太阳活动减少将导致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减少60%,太阳进入休眠状态。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道题。
(1)图中①②③层分别为( )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耀斑和黑子分别位于图中( )
A.①② B.②③ C.③② D.②①
(3)太阳活动(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层
②可能引起地球上发生水旱灾害
③发生在太阳内部
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屋顶光伏发电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完成下面四道题。
(1)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 )
A.惠州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
C.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低廉
D.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2)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惠州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B.纬度较低
C.阴雨天气较多 D.市场需求量少
(3)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能给惠州市带来的影响有( )
A.改善大气质量 B.减少电能消耗 C.增加用电成本 D.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4)下列地区,不适宜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3.2017年9月,太阳爆发近12年来最强等级的耀斑,其间芬兰见到了迷人的极光。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产生的灿烂光辉。据此完成下面两道题。
(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 B.自转较慢 C.昼长夜短 D.没有磁场
(2)下列现象与此次特大耀斑的爆发无关的是()
A.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 B.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 D.江苏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4.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示意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正午太阳高度低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
(2)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5.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没有相关性 B.负相关
C.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D.正相关
(2)此图所反映的是( )
A.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C.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D.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6.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下面两道题。
(1)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表现形式
C.只有用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2)此类太阳活动出现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7.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8.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地理纬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 年平均日照时数 | 地理纬度 |
南京 | 2182.4h | 30°04'N |
上海 | 1986.1h | 31°09'N |
重庆 | 1211.3h | 30°40'N |
杭州 | 1902.1h | 30°20'N |
宁波 | 2019.7h | 29°54'N |
拉萨 | 3005.1h | 29°43'N |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0J/cm2的曲线的东部和西部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2)D;(3)A
解析:(1)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可知,D符合,故选D。
(2)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位于日冕层,故选D。
(3)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①对、③错。太阳活动增强的年份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可能会产生水旱灾害,②对、④错。故选A。
2.答案:(1)B;(2)C;(3)A;(4)B
解析:(1)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B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A错。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髙,C错。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错。
(2)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惠州位于湿润地区,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阴雨天气较多,C对。气温日较差小不是限制因素,A错。纬度较低是有利因素,B错。“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量大,D错。
(3)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能对惠州市大气质量有改善的作用,A对。它不能减少电能消耗,B错。它不会增加用电成本,C错。它与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无关,D错。
(4)不适宜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是四川盆地,该盆地云雾多,光照最少,B对。其他地区光照比四川盆地多,较适宜推广,A、C、D不符合题意。
3.答案:(1)D;(2)D
解析:(1)由材料“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产生的灿烂光辉”可知,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是因为没有磁场,D正确。
(2)江苏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与耀斑爆发无关,D符合题意;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指针剧烈颤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B、C不符合题意。
4.答案:(1)D;(2)B
解析:(1)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降水均较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太阳直接辐射少,选D。
(2)塔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多;贵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
5.答案:(1)D;(2)C
解析:(1)图中年轮宽度大时,黑子相对数多,年轮宽度小时,黑子相对数少。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呈正相关关系,D对。A、B、C错。
(2)此图反映的是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影响降水,从而影响树木年轮宽度,C对。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但从图中无法得出此结论,A错。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不能影响树木的生长,B错。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也无法从图中得出此结论,D错。
6.答案:(1)A;(2)B
解析:(1)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上面出现的黑点是太阳黑子;黑子的温度较太阳光球表面的温度低,A正确;太阳活动最剧烈的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B错;黑子用肉眼就可见,C错;太阳黑子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错。
(2)图示①层是太阳内部;②层是光球层,该层可见黑子;③是色球层,④是日冕层。B正确
7.答案:(1).C; (2).D
解析:(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同时是人类生产、 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磁暴”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
(2).结合上海、德国、日本的气候和纬度可知,德国和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突出,因此,阴雨天相对较多;而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晴天相对较多;此外,上海的纬度较德国、日本偏低。
8.答案:(1).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而西部地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
(2).西侧大于东侧(或东侧小于西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大(或东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云雾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总辐射量小.
(3).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1).据图分析,年太阳总辐射量120J/cm2曲线东部呈东西走向,基本上和纬线平行.可知是受纬度位置影响造成的;西部地区呈南北走向,主要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
(2).从图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等值线看,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东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小.主要原因是地形对气候影响。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大阳总辐射量大。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云雾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年太阳总辐射量小。
(3).根据表格年平均日照时数可知,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原因主要从纬度、地势、气候和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大气对大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16241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前预习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作业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精准突破,核心素养综合探究,地理思维科学建模,学业质量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作业课件ppt,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