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48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48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48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教师版,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 理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 D.火星上大气稀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答案】1.B2.C【解析】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对。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中部冯・卡门撞击坑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背负众多的科学探索任务,其中一个任务关系着生物能否在月球生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嫦娥四号”发射时A.伦敦时间为1月2日2时26分 B.悉尼处于夏季C.纽约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D.东京昼长变短4.“嫦娥四号”着陆区选在冯・卡门撞击坑的原因是A.着陆区地势相对平坦 B.着陆区距离地球近C.到达着陆区消耗的能量少 D.便于地面观测5.“嫦娥四号”着陆后A.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生命 B.成为月球卫星C.与月球组成天体系统 D.探测月球环境【答案】3.B4.A5.D【解析】3.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伦敦时间为1月3日2时26分,A错误;悉尼处于夏季,B正确;冬至日12月22日纽约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东京昼长变长,D错误;故选B。4.从图中可以看出,着陆区地势相对平坦,A正确;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着陆区与距离地球不是影响原因,B错误;到达着陆区消耗的能量相差不大,C错误;月背地球无法观测,D错误。故选A。5.“嫦娥四号”着陆后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探测月球环境是主要任务,D正确;没有离开太阳系,A错误;在月球着陆,不会成为月球卫星,B错误;是月球的一部分,C错误。故选D。2017年4月20日19点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一天舟一号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天后与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并对其进行“太空加油”,9月17日16时15分,在经过近5个月的飞行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计划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分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发射升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7.飞船发射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时间是A.4月20日7:41 B.4月20日6:41C.4月19日6:41 D.4月19日13008.组合体在轨飞行期间,六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A.不断变大 B.不断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6.D7.B8.C【解析】本题以“天舟一号”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6.发射升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及月球、地球都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包含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但不属于河外星系,据此分析本题选D。7.由题目可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时为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而远在纽约(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计算可得,此时纽约所在的西五区的区时为20日6时41分,本题选B。8.由题中材料可知,“组合体在轨飞行期间是从4月到9月,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至北回归线后向南移,据六安市会先变近后变远,则六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据此分析本题选C。下图为第24个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黑子发生在太阳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平流层10.据图可知,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值可能出现在A.2022年 B.2023年 C.2025年 D.2029年11.太阳黑子增多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有①赤道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②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③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④气候异常的概率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9.A10.C11.D【解析】9.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黑子发生在太阳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平流层属于地球的大气层,而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BCD错误。故选A。10.据图可知,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太阳黑子的周期约为11年,故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值可能出现在202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太阳黑子增多时,说明太阳活动强烈,会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气候异常的概率增加等,①②错,③④正确,故选D。下图为我国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3.甲地前后两天太阳辐射量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答案】12.B13.D【解析】12.图中甲年太阳辐射总量是4900兆焦耳/平方米,乙年太阳辐射总量可能是5100兆焦耳/平方米或5100-5200兆焦耳/平方米,图中等值线递变规律判断,丙丁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可能是4700-4800兆焦耳/平方米,丙丁年太阳辐射总量极大值一定小于5000兆焦耳/平方米,因此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乙地。B正确。故选B。13.甲地前后两天太阳辐射量有明显差异,甲地前后两天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不会变化,不会导致太阳辐射量出现明显差异,ABC错误。最可能是前后两天天气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量有明显差异,D正确。故选D。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14~16题。1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 B.鸟类C.两栖类 D.鱼类【答案】14.D【解析】14.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1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C.元古代 D.新生代【答案】15.B【解析】15.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1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16.B【解析】16.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答案】17.D【解析】17.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煤层的地层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其次,结合地质年代与岩层新老关系判断。18.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答案】18.B【解析】18.从动物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19.图中所示的①②③圈层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19.D【解析】19.图中所示的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最上面是大气圈,位于最下面的③是岩石圈;跨三个圈层的①是生物圈;②是水圈,故D项正确。20.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D.①圈层是内外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答案】20.B【解析】20.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项错误;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项正确;③圈层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C项错误;①圈层是生物圈,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大气圈,D项错误。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21~22题。21.甲圈层的特点是A.连续而规则 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 D.不规则而连续【答案】21.B【解析】21.读图可知,甲圈层为水圈,水圈的特点是连续而不规则的。22.活跃而不独占空间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答案】22.A【解析】22.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且生物的分布渗透在其他圈层之中,没有独立的分布空间。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23~24题。23.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4.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3.D 24.A【解析】23.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可知,从地表到地心依次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和地核。24.若海底储有石油,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中新网2018年12月17日电,印度尼西亚当局表示,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索普坦火山16日早上两度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7 500米。读图,回答25题。25.索普坦火山物质来自A.地球表面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上地幔【答案】25.D【解析】25.索普坦火山物质是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轨道,离地球最近的是______轨道。(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4)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答案】(1)水星 金星(2)火星 木星(3)西 东(4)两 太阳系 太阳(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6)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太阳系的主要特征,考查太阳系的结构(1)根据太阳系的结构图可知,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轨道是金星轨道。(2)据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公转。(4)图中有两个层次的天体系统,分别是太阳系和行星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27.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北方_____ ,南方__________。内蒙古西部和_____ 地区最多,_______最少。(6分)(2)由材料二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向_______递减。(2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地面状况等。(4分)【答案】(1)多 少 多 少 青藏 四川盆地(2)低纬度 高纬度(3)太阳高度(纬度) 大气状况【解析】(1)结合图例对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对比进行分析归纳。(2)结合纬度高低,对照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找到相关性总结回答。(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回答。28.下图所示的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2)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_________。(1分)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层是哪几层?_______________。(1分)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⑦(2)不是 ①和②地层化石类型不同(3)④⑤⑥⑦ 有恐龙足迹化石【解析】(1)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2)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同一地域,化石种类大体相似。(3)中生代以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繁盛,因此会存在该类生物的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的足迹分布在④和⑥地层中。29.读四大地球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圈层名称。4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①圈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1分)其主体是________,(1分)试描述①圈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③圈层是由________及其________组成,占有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底部、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全部和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上部。(5分)【答案】(1)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2)地表和近地表的水体 海洋水 特点:连续但不规则;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意义: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和水力资源;为人类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3)生物 生存环境 ④ ① ② 【解析】(1)根据图示各圈层之间的关联可知,①为水圈,②为岩石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为水圈,它是由地球上水体构成的,其主体是海洋水;其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且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水圈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水资源、水力资源和便利的水运。(3)根据上面分析可知,③为生物圈,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生物圈占有大气圈(④)的底部、水圈(①)的全部和岩石圈(②)的上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一)学生版,共7页。
这是一份【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共8页。
这是一份【原创】2020-2021学年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双基训练金卷(一)学生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