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年级(上)第3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年级(上)第3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第1页
    八年级(上)第3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设计理念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
    象,起到拓展和巩固的作用;同时也是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加强小组合作性学习,让学习变得更郁趣。
    三、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做个铺垫。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并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教学中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力求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师生共同探究升华和凝华实验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活动、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
    七、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八、教学难点
    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九、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合作、讨论。
    十、课时安排
    1课时
    十一、课前准备
    碘、加热器、干冰、烧瓶、气球、铝罐、碘锤、热水、冷水、多媒体课件等。
    十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引入
    创设情境:某机密处有一份文件给翻阅了,如何找到这个人呢?
    演示实验:深紫色固体颗粒变成紫色气体熏在纸上使指纹显现。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物质? 为什么可以使指纹显现?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复习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
    思考讨论: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
    (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1:升华和凝华
    分组试验
    1.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
    仪器与器材:干冰(白色神秘物质)、烧瓶、气球。
    实验方法:将白色神秘物质装入长颈玻璃瓶中,并将气球套在玻璃瓶的瓶口上。
    现象观察:白色神秘物质有没有变成液体?
    气球有什么变化?思考气球中的气体从哪里来的?
    2.物质能否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
    仪器与器材:干冰(白色神秘物质)、铝罐。
    实验方法:将白色神秘物质装入铝罐中,并盖上盖子。
    现象观察:
    铝罐外壁出现了什么?这种物质是什么状态的?
    思考铝罐外壁固态的霜从哪里来?日常生活什么地方会出现霜?
    总结: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知识点2:升华和凝华现象
    让学生阅读课本64页第3、4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题目:
    下列现象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 ( )
    A.洗手间固体香消失了 B.衣柜的樟脑丸消失了
    C.北方挂出去的冰冻衣服干了 D.露珠
    E.霜 F.雾凇
    G.北方冬天窗上的冰花 H.雾
    I.灯泡用久了会发黑
    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微课“升华凝华现象辨析”。
    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等。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总结:1.升华现象:①樟脑丸消失了;②固体香不见了;③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2.凝华现象:①霜;②雾凇;③北方的寒冬,窗户玻璃内表面上的冰花。
    知识点:3升华凝华现象中的吸放热情况
    分组试验
    提出问题: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凝华过程会吸热还是放热?
    仪器与器材:碘锤、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实验方法:请将装有少量碘的颗粒锤形玻璃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现象观察:
    碘锤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时,发生了什么现象?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
    碘锤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时,发生了什么现象?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
    总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反馈练习: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
    A.熔化、凝华 B.汽化、升华
    C.液化、凝华 D.凝固、蒸发
    分析灯泡用久了会发黑的现象,学生观看小视频,并得出结论:因为灯泡打开后钨丝受热升华,关掉灯泡后凝华成黑色附着在灯泡壁上,时间越长,附着越多,就会变黑。所以是先升华后凝华。
    知识点4:升华凝华的应用
    让学生阅读《碘显现指纹的秘密》,并思考升华凝华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4页第5自然段,和66页第3题并思考:
    1.升华应用有:热升华打印机。(老师介绍)
    2.凝华应用有:利用干冰防止食物变质、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让学生解释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让学生利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学生体验:将干冰倒入热水中,体验舞台烟雾效果。思考白气是什么?
    反馈练习: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 ,要吸收热量;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 形成“雾”。(均填物态变化)
    十三、小结巩固
    让学生在3分钟以内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在白纸上,老师随机点评并总结。
    十四、布置作业
    1.完善本节课小结.
    2.阅读STS“水循环”并写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十五、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十六、备课反思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一组现象,与前面学习的四种现象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少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而且气体不易看见,难以直接观察 到。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从生活和实验出发,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情境,实验激趣,问题驱动,充分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实验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新课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