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比授课ppt课件
展开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和比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 比的意义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比的过程。 2.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与除法和分数各部分的关系;能写出两个数的比,会求比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 |||||||||||||||
教学难点 | 理解比的意义。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1页,书中就有一幅工人搅拌水泥沙的情境图,大家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两个工人的对话。 师:从两个工人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水泥沙是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混合搅拌而成的。 生2: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 生3:还可以说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 师:同学们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工人们在搅拌水泥沙时,表示沙子和水泥的关系的式子为3:1,读作:3比1;表示水泥和沙子关系的式子为l:3,读作:1比3。 总结:像3:l、1:3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 :”是比号。 设计意图:选取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搅拌水泥沙的事例,让学生分析水泥砂浆中沙子和水泥的关系,经历认识比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比的知识充满好奇心。 二、比的意义 师:搅拌水泥沙问题中,沙子和水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比,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调制涂料的问题。环卫工人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成比较前的蓝色涂料。 师,通过此事例,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环卫工人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调制较浅的蓝色涂料的。 生2: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关系可以表示为6:3。 生3: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质量关系可以表示为3:6。 生4:白色涂料的质量是蓝色涂料质量的6÷3=2倍。 生5:蓝色涂料的质量是白色涂料质量的3÷6=。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当之处)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个事例中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有的同学在回答中提到:“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关系可以表示为6;3”,“白色涂料的质量是蓝色涂料质量的6÷3=2倍”。我们可以用式子6:3=6÷3=2来表示上面两种关系,同理,3:6=3÷6=。 师: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 : 6 =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讨论一下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师:怎样求比值呢? 生:用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得到的结果数值就是比值。 师:想一想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生:不可以,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 师: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比的后项不能是0。 设计意图:借助典型事例,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得出新知识。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情況? 师:能根据他们投中的成绩排出名次吗?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了比,谁能写出红红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写出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要把投中次数作比的前项,怎样求出3比10的比值呢? 请同学们自己写出丫丫,亮亮,聪聪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特别关注是否有人把约分。如果有学生约分,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出的比。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出的比,比值是多少? 水果糖和奶糖的比是?比值是怎样求出来的? 8比12写成分数形式是( ),约分后等于( ) 四、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比表示两个数( ),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 )。 (2)8∶7读作( ),写成分数形式是( )。 (3)在18∶9=2中,18是比的( ),9是比的( ),2是( )。 2.求比值。 6:18= : = 0.4:0.01= 3.5: =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 ) (2)因为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所以比的后项不能是0。 ( ) (3)a与b的比是6∶1,则a÷b=6。 ( )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1)比的前项与被除数、分子对应; (2)比号与除号、分数线对应; (3)比的后项与除数、分母对应。 (4)比值与商、分数值对应。 2.比的前项和后项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3.比的后项不能为0。 | |||||||||||||||
布置作业 | 基本功训练第7-8页:练习一 | |||||||||||||||
板书设计 |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3 : 6 =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 |||||||||||||||
教学反思 | 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还有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注意: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像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