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word版含解析)
展开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读“沙丘示意图”,完成1~2题。
1.上图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
A.a B.b C.c D.d
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 )
①沙丘陡坡一侧 ②沙丘缓坡一侧 ③沙丘移动的前方 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 ℃、14.8 ℃、14.8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4.图示C处梯田开垦的坡度、坡向条件分别是( )
A.坡度陡、向阳坡 B.坡度陡、背阳坡
C.坡度缓、向阳坡 D.坡度缓、背阳坡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6.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A.南风—北风 B.东风—西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2022·河北张家口期中)天生桥是地下河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据此完成7~8题。
7.天生桥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海岸地貌 D.冰川地貌
8.下图中天生桥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2021·福建莆田期中)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独特地貌。下图为各式各样的天然“桥”。读图完成9~10题。
9.我国新疆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溶蚀“桥”景观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
A.破碎的岩石 B.暖湿的气候
C.可溶性岩石 D.丰富的地下水
高中生小明在作文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西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它的写照,家乡人们世代在大山脚下耕种”。下图是“小明家乡地貌手绘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阴山脚下地貌为( )
A.河漫滩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新月形沙丘
12.小明家乡人们在山脚下耕种,是因为那里(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地下水位低 ④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少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山区河流模型及相关材料,设计了地理实验,主要用来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下图为“山区河流模型剖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河口三角洲 D.江心洲
14.该实验中调整活动支架的高度,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流向 B.流量 C.流速 D.含沙量
读图,回答15~16题。
15.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堆积—兴建仓库
C.乙—a—堆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16.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上游所走的航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a线或c线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读“沙丘示意图”,完成1~2题。
1.上图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
A.a B.b C.c D.d
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 )
①沙丘陡坡一侧 ②沙丘缓坡一侧 ③沙丘移动的前方 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移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风吹沙堆,扬起缓坡的沙,在陡坡堆积,故堆积的沙层基本上与陡坡平行。故A正确。第2题,植树造林主要是阻挡沙丘向前移动,故造林地带应在沙丘移动的前方,即陡坡一侧。
在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 ℃、14.8 ℃、14.8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4.图示C处梯田开垦的坡度、坡向条件分别是( )
A.坡度陡、向阳坡 B.坡度陡、背阳坡
C.坡度缓、向阳坡 D.坡度缓、背阳坡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气温每升高100米下降0.6 ℃。据图中A、B、C三地分布的位置和气温可知,其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地势起伏相对和缓,说明该区域地形最可能为丘陵,D正确。第4题,梯田适宜在缓坡和向阳坡修筑,陡坡修筑梯田易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背阳坡修筑梯田光照条件差,C正确。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6.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A.南风—北风 B.东风—西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形沙丘链最多。河流堆积、海水堆积、风化作用均不可能形成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6题,该地新月形沙丘链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
(2022·河北张家口期中)天生桥是地下河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据此完成7~8题。
7.天生桥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海岸地貌 D.冰川地貌
8.下图中天生桥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天生桥属于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A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可知,地下河①到③,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形成④,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到②阶段,就形成了天生桥。在此过程中溶洞范围逐渐扩大。因此形成顺序为①③④②。故选B。
(2021·福建莆田期中)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独特地貌。下图为各式各样的天然“桥”。读图完成9~10题。
9.我国新疆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溶蚀“桥”景观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
A.破碎的岩石 B.暖湿的气候
C.可溶性岩石 D.丰富的地下水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黄土桥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A错误;海蚀桥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B错误;溶蚀桥属于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C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D正确。第10题,溶蚀桥是由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其形成过程为在暖湿的气候环境下,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不断溶蚀从而产生崩塌,与破碎的岩石没有关系。故选A。
高中生小明在作文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西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它的写照,家乡人们世代在大山脚下耕种”。下图是“小明家乡地貌手绘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阴山脚下地貌为( )
A.河漫滩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新月形沙丘
12.小明家乡人们在山脚下耕种,是因为那里(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地下水位低 ④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少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11.C 12.A
解析 第11题,河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是典型的冲积扇地貌。故选C。第12题,冲积扇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高,适合农耕;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山区河流模型及相关材料,设计了地理实验,主要用来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下图为“山区河流模型剖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河口三角洲 D.江心洲
14.该实验中调整活动支架的高度,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流向 B.流量 C.流速 D.含沙量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3题,该实验模拟的地貌位于山前,即河流流出山口,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B正确。第14题,活动支架的高度变化,会引起图中山谷的落差变化,从而改变流速,C正确;实验中流量、含沙量均由倒入山谷的混合物决定,B、D错误;流向均是自高处向低处流,A错误。故选C。
读图,回答15~16题。
15.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堆积—兴建仓库
C.乙—a—堆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16.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上游所走的航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a线或c线
答案 15.C 16.A
解析 第15题,甲位于河流凹岸处,水流较快,对应弯道水速c,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A、B错误;乙位于河流的凸岸处,水流较慢,对应弯道水速a,以堆积作用为主,此处为河漫滩平原,适合种植农作物,C正确,D错误。第16题,从下游往河流上游走,因为是逆水行舟,要选择河流流速最小的水域,而且题干中说的是小船,吃水浅,因此应靠近凸岸的河道航行,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