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  课后达标训练第1页
    2022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  课后达标训练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第六单元24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六单元24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双基积累,课内阅读,美文品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 愚公移山  课后达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                 (                       ) (2)聚而谋                  (                        ) (3)杂然相许                 (                      )(4)吾与毕力平险             (                      )(5)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                      )(6)且焉土石                   (                       )(7)曾不能毁山之一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九十          焉置土石B.君之力          残年余力C.妻献疑曰        如土石何D.投诸渤海      于帝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课内阅读(2012·铜仁中考)阅读《愚公移山》全文,回答5~8题。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焉置土石           九十B.不若孀妻弱子       益其所不能C.投渤海之尾         法律D.聚而谋             斯是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之力                扶苏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C.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杀众D.告之                皆以美徐公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2012·达州中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9~16题。【甲】《愚公移山》全文【乙】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年九十               (              )(2)磨铁杵                   (                )(3)始一                   (              )(4)媪自姓武                (                )10.【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置土石 无陇断 不已也 如土石何  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  操蛇之神闻 于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6.【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天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1)阻塞  (2)家  (3)纷纷  (4)你们  (5)扛  (6)安放  (7)草木 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要注意……的正确翻译是……怎么样;句(2)要注意的翻译。 答案:(1)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3.【解析】选B。B项都是凭借的意思。A.将近/况且;C.代词,他的/在……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这件事。 4.【解析】选A。B项,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5.【解析】选C。C项都为之于的意思。A项为况且/将近;B项为竟然,简直/同,增加;D项为家/屋子6.【解析】选C。C项都为连词,表转折,但是。A项为介词,凭/连词,因为;B项为代词,代指愚公/助词,的;D项为介词,向/介词,比7.【解析】选C。愚公妻子并不反对移山,而是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8.答案:(1)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2)你太不聪明了!  9.答案:(1)将近  (2)正在  (3)通,往返  (4)说10.【解析】选D。D项,均指这件事。A项,分别为哪里”“语气助词;B项,分别为代词,他”“……前面加强反问语气;C项,分别为”“11.答案:(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感动于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12.答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3.【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两文的主题。【甲】文中的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乙】文中的老媪铁杵磨针,也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结合以上分析回答即可。答案(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14.答案(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孙康   映雪照读/车胤  囊萤读书15.答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16.【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特点。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天神的搬山,都是为中心人物愚公服务的,起侧面烘托的作用。 答案: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附【乙】【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感动于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位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相关试卷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 愚公移山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 愚公移山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课时作业,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精练: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公移山的原因,提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