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591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591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591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设计
展开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学习目标 | 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等资料,说明某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2.运用资料说明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重要意义。3.结合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等海洋国土资料,说明中国的海洋主权。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2)重点开发区域: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3)限制开发区域:①农产品主产区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②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4)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各主体功能区中。
判断
1.华北平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 √ )
2.我国国土面积辽阔,适宜开发的面积大。( × )
3.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是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 )
4.开发的含义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产业。( × )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长江经济带优势条件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3)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判断
1.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 )
2.推动钢铁、石化等产业改造升级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 √ )
3.东部地区要重点进行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作。( × )
4.大城市要起到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 √ )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判断
1.海洋是未来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地。( √ )
2.东海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现象。( × )
3.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是清洁能源,储量丰富。( √ )
4.海冰也属于海洋灾害。( √ )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的范围: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2.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2)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历史依据: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2)法理依据: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附属于我国台湾省。
4.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
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还能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判断
1.海洋权益争夺已发展到海洋资源和相关经济利益。( √ )
2.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 )
3.钓鱼岛是一个孤立的岛屿。( × )
4.毗连区的范围是从领海基线向外海方向12海里。( × )
探究点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科学开发海洋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
1.图中主体功能区规划时需要考虑哪些地理背景?
答案 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经济发展水平等。
2.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中的甲地是重点开发区,指出甲区的发展条件。
答案 甲区发展的优势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限制因素是开发基础较弱。
3.规划图中,主体功能区丁类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 区域面积较小,散布在其他三种主体功能区之中。
4.下列说法符合丙区功能定位的是________。
A.是重要的海洋生态功能维护区
B.是海洋水产品供给的重要保障区
C.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D.主要用于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E.是水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答案 ABDE
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地理背景要素 | 对主体功能区的影响 |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 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 |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 自然资源短缺地区会制约大规模开发 |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区域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
2.主要的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类型 | 地域类型 | 发展条件 | 发展方向 | 主体功能 |
优化开发区域 | 城镇化地区 | 优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限制因素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
重点开发区域 | 城镇化地区 | 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不足:开发基础较弱 | 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 |
限制开发区域 | 农产品主产区 |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 | 提供农产品 |
重点生态功能区 | 生态环境脆弱 | 保护和修复环境是首要任务 | 提供生态产品 | |
禁止开发区域 |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散布在各地 |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
读“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山东省的主体功能区分布情况是( )
A.有三种主体功能区类型
B.山东半岛都是优化开发区域
C.鲁西南地区没有禁止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全省的一半多
2.下列主体功能区中不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
A.东部沿海农产品主产区
B.鲁西南农产品主产区
C.鲁中南山地生态经济区
D.胶东半岛的烟台和青岛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山东省有四种主体功能区,只是禁止开发区域呈点状分布在各功能区内,不单独占据大面积的空间,A错;山东半岛部分地区是优化开发区域,B错;禁止开发区域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区,鲁西南也有,C错;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较大,图中可以看出有半数以上,选D。第2题,限制开发区域分两类,一种是农产品主产区,另一种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胶东半岛的青岛市是城市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属于优化开发区域,选D。
探究点二 海洋权益
读“钓鱼岛与周边地区关系示意图”并结合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25日,《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出版。白皮书明确表述,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材料二 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明朝初期,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三四百年前的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地图都明确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甲午战争后,日本秘密把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二战”后,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等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但20世纪50年代,美国擅自将钓鱼岛纳入其托管范围,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
1.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钓鱼岛是我国的一部分。
答案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距离大陆和台湾岛都比冲绳岛近,是我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而与琉球群岛之间有琉球海槽相隔,没有地质上的关联;钓鱼岛距离我国台湾省最近,而距离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很远,钓鱼岛与我国的联系更密切,从地质上显示钓鱼岛是我国的一部分。
2.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钓鱼岛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并一直持续、和平、有效地行使着主权和管辖权。美国在“二战后”私自把钓鱼岛秘密“授予”日本是不具有国际法规定的效力的,是非法的、无效的,没有也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3.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法理的角度分析,钓鱼岛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省割让给日本,条约中并不包括钓鱼岛;日本趁机侵占了琉球群岛,而钓鱼岛也不属于琉球群岛;二战后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把台湾岛归还中国,当时日本全部接受;美国和日本私自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未经中国同意,对中国没有任何约束力。从以上条约、公告中可以看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战略 | 内容 | 目标 |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战略意识 |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战略意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 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生态健康、安全稳定、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 |
优化资源开发的海洋经济战略 |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 提高海洋产业比重,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
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 | 海域划界方法:一是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 在国际法基础上,与邻国通过协商,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的界限 |
和平发展的海洋防卫战略 |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人民海军 |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自身海洋安全和利益;在钓鱼岛、南海、航行自由等重大问题上实现海洋维权 |
防治结合的海洋环境保护战略 | 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 减轻严重的海洋污染;治理近岸的富营养化、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 |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及相应的海洋权益
(1)内水
范围 | 海洋权益 |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 ①一切外国的船舶非经沿海国许可不得在其内水航行; ②外国商船如获准进入一国内水,可遵照该国法律和规章驶入该国指定的港口。遇难的船舶可以进入,但必须遵照沿海国的规章制度; ③外国军用船舶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办理一定手续,才得进入一国的内水; ④沿海国对于进入其内水的外国船舶得行驶属地管辖权,但通常仅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时才强制执行其法律,对于纯属船舶内部的事务,一般由船旗国管辖 |
(2)领海
范围 | 海洋权益 |
是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 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 |
(3)毗连区
范围 | 海洋权益 |
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 | 沿海国可在其毗连区内,为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
(4)专属经济区
范围 | 海洋权益 |
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 沿海国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
(5)大陆架
范围 | 海洋权益 |
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 ①勘探大陆架; ②开发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 |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为“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2)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内海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
(2)风暴潮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读“长江经济带位置图”,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
A.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
B.廉价便利的黄金水道
C.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条件
D.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
2.下列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是( )
A.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形成东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形成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D.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A、B、C都是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利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一带一路”衔接可以形成全面开放的局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选D。第2题,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中,建成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不是国内范围,A错;形成东中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不只是东西部的合作,B错;对内对外的开放带依赖的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开放带,不止局限于沿江和沿边,C错;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D对。
下图为“一个沿海国家海洋权益空间范畴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 )
A.a B.b
C.a+b D.a+b+c
4.如下图,中间多边形表示一岛国,图中数字所示区域为该国的( )
A.领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内海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读图,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b,B对。第4题,图中数字所示区域范围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C对。领水包括领海和陆地上的河流、湖泊,A错;领海是从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的范围,B错;内海指被陆地所包围,仅有狭窄水道与大洋相通的海域,D错。
5.读“我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不同区域可以提供的主导产品类型。
(2)评价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社会经济特点。
(3)简要说出长三角今后的发展方向。
答案 (1)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限制开发区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2)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劣势:人口、产业和城镇过于密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3)今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等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并促进附近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读“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东北平原最适宜发展( )
A.商品谷物生产
B.林业基地
C.能源和加工业基地
D.新型城镇化
3.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东北平原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 1.A 2.A 3.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对照图中内容即可看出,东北地区的“丰富”“较丰富”区域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选A。第2题,东北平原面积大、土层深厚,黑土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其可发展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选A。第3题,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属于限制开发区域,选C。
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长江经济带制定了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的规划。读“长江经济带交通建设规划图”,完成4~5题。
4.下列做法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为政,分别形成各自的完整体系
B.上游地区围绕长江航道构建区域网络化通道
C.中游地区构建复合快速高铁、轨道交通网络
D.下游地区建设成为综合性网络交通廊道
5.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错误的说法是( )
A.加强长江航运通道的建设
B.构建水、铁、空复合交通走廊
C.强化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综合交通枢纽职能
D.构筑东部沿海经济地带河海联运交通走廊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长江经济带是一个统一整体,交通建设也是上中下游构建成一个完善的综合交通走廊,而不是各自为政、形成区域性的交通独立王国,故选A。第5题,沿江综合交通走廊的空间范围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一线,而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的水运范围仅是东部沿海地区,不是长江经济带这一地区范围,故选D。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有关海权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两部分
C.我国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我国大陆架的面积大约是37万平方千米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①渤海 ②琼州海峡 ③台湾海峡 ④长江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下列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也比较大
B.海洋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也比较多
C.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
D.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
答案 6.C 7.A 8.D
解析 第6题,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国土面积的一部分。国土面积还包括领海的面积,A错误;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也包括在公海上的权益,B错误;我国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C正确;我国领海总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远远大于领海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千米,D错误。第7题,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因为两者均位于我国领海基线以内。第8题,我国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也较少,目前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读“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④分别是( )
A.城镇化 重点 生态 农产品
B.生态 城镇化 重点 农产品
C.重点 农产品 生态 城镇化
D.重点 城镇化 生态 农产品
10.下列对优化开发区域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的比例
B.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制造业
C.优化城乡结构,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答案 9.D 10.D
解析 第9题,识记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概念即可正确选择。第10题,优化开发区域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挥经济、科技等优势,进行产业转移、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优化、完善城镇化体系,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选D。
上海通用汽车在我国的生产布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化,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读图,回答11~13题。
11.上海通用汽车的总部落户上海,对其选址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
A.便捷的交通枢纽 B.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C.信息通达度高 D.上海资金雄厚
12.上海通用汽车的研发部门布局在上海,主要原因是( )
A.海运便利B.技术发达 C.劳动力丰富D.地价便宜
13.通用汽车的配件供应企业布局在生产基地周边的原因是( )
A.集聚效应 B.规模效益
C.原料丰富 D.劳动力廉价
答案 11.D 12.B 13.A
解析 第11题,通用汽车资金雄厚,上海的资金雄厚对其总部布局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选D。第12题,研发部门的工作是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发展,需要的是高超的技术、市场调研信息,选B。第13题,配件企业是为整车的组装、生产提供零配件的企业,整车总装就是配件企业的终端市场,就近在市场布局,既靠近了市场、降低了运费,又可以及时获得市场需求的信息,具有集聚效应,选A。
读图,完成14~15题。
14.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15.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这说明( )
①我国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武力保卫祖国 ④我们必须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4.A 15.D
解析 第14题,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上属大陆架。第15题,海洋权益之争需要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而不是依赖军事力量武力解决。
1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支流: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湖泊:D________、E________;
③水利枢纽:F________。
(2)长江经济带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中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游地区,森林、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游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游地区。
(3)中游地区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而下游地区________、机电、化纤等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突出。
(4)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答案 (1)嘉陵江 赣江 乌江 鄱阳湖 洞庭湖 三峡
(2)上 中、上 中、下
(3)冶金 机械 轻纺
(4)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并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17.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内水的是( )
A.琼州海峡 B.珠江口
C.辽东湾 D.黄海
(2)试比较领海与毗连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法律地位有哪些不同。
答案 (1)D (2)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此项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在毗连区,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管制权。
解析 第(1)题,属于我国内水的是琼州海峡、珠江口、辽东湾,位于河流入海口或是仅有狭窄水道与大洋相通,故A、B、C属于。不属于我国内水的是黄海,有广阔海域与大洋相通。第(2)题,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此项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在毗连区,沿海国具有管制权,能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是享有一般管辖权的区域,没有主权。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共19页。
高中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导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蓝色海洋空间,维护海洋权益,京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速递,问题驿站,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