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人物形象课件18张
展开“形象”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3)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一、如何准确把握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
方法点拨:(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展开联想和 想象,把握形象。(2)抓抒情主人公的行为、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把握人物性格。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 想象,感知形象。
把握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即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幽州台”(2)人物语言:“念”、“悠悠”,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结论:这是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杜甫 《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常见的设问角度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时可省去)(3)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
示例 ◆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3)指出形象的意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诗人却犹如孤云一样,独自飘荡,壮志不酬,有才无法施展,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误例分析: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参考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 (身份)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盼君赏识的内心苦闷之情.(意义)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案1] 清冷的房间里,萤虫飞来又飞回去休息了,有人几乎一整夜都在缝制衣服.“思君此何极”道出了心里的感受。
分析:整个文段都没有说怎样的形象。
[答案2] 我放下珠帘,凝神四顾,萤火虫飞来却又飞回去休息了,而我却没有丝毫睡意,我只能借着缝制衣服来消磨我的时光.在这样月色明朗的夜晚,我思念我心中的爱人已经到了极点
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
[答案3] 诗人谢眺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或人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他的诗情耐人咀嚼,遣词自然、音调和谐.
分析:这是对谢眺的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不合要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牛刀小试:鉴赏以下几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1)“沧州”的注释。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参考答案】1.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3.指出形象的意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孩童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具体说明)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探究,“六看”,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形象,主要是咏物诗,人物形象,规范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