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精品课件ppt
展开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课题 | 2.1 地球的表面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 ||
2.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 |||
3.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 ||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课堂导入 | 一、聚焦 1. 提问:(教学提示:展示从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地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预设:不是本来就有的。)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预设:地壳运动、大自然的力量使地球的样子发生了变化。) 3.揭题:本节课将学习“地球的表面”。(板书:地球的表面) | ||
课
程
学
习
| 二、探索 潜望镜中是什么镜片?有几片?怎样放置? 探索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分组观察世界地形图 提醒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摸,从侧面看等)进行观察。 2.简要交流 提问:通过观察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很少; ②陆地上是凹凸不平的; ③陆地上的颜色是不同的。 3.教师小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教师板书:海洋多,陆地少)。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说明地球陆地表面是有起伏的(板书:凹凸不平)。 4.聚焦到我国地形 提问:你能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中国的位置吗?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预设:找到了,但太小了看不清; 5.引导:那么有没有哪种地形图,能够看清我国的地形呢? 预设:中国地形图。 探索二: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探索三:认识几种地形地貌 1.出示几种地形地貌的图片
2. 结合各地形的图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再次明确各地形的特点。 3.引导:地球表面的这些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 4.学生交流,并在地形地貌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三、研讨 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 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四、拓展 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1)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 (2)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北方黄土高原的流水侵蚀地貌,南方云贵高原的化学侵蚀而成的喀斯特地貌。 (3)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多是沉积而成的平原。 | ||
课堂 小结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按照起伏高低和形态的不同,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平原低又宽广,高原高又宽广,山地比较高、有点陡,丘陵坡度较缓,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壳运动、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流水作用等。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本课的教学,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从太空中俯视地球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其次,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从整体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观察我国地形图,从局部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的概念。最后,通过全班性的研讨活动,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并猜测形成原因,将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并记录下来。如此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迹可循,更加完整与严谨。 |
科学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精品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填空题,选择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习题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评优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评优课教学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四川盆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