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1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2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3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4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5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6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7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30张08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文本探究,何为“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THE PART 01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 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 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 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并分为 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 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 布量 最多的文化名著。
    THE PART 02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毂(ɡ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 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无"指车毂的中空处。埏埴(shān 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 埴,黏土。户牖(yǒu):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本章主要讲“有”与无的关系,强调二者相生而为用的道理。老子一上来就举了三个例子:车毂、陶器和居室。目的是想让人们明白“有”与“无”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无”才是带来这种便利的根源。老子对于“有”与“无”的辩证认识,说明“有”与“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同时提醒人们无形的东西并非没有用,相反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被人们所觉察而已。本章所讲的这个观点对人们颇有启发,即不能仅仅关注有形物的价值,更要关注无形的东西(如精神、知识、智慧等)的价值。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见(xiàn)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长:长久。一说读zhǎnɡ,意思是得到敬重。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 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处:为,做。
    本章主要论述急躁冒进、自我炫耀不可取,是从反面论述违背“曲则全”的处世原则将导致的不良后果。
    文章一上来就连着列举了六种不合乎“道”的行为。其中,“企者”和“跨者”喻指所谓的有为者急躁冒进的行为。老子认为他们的举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不合“道德”,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观点。他认为“自见”“自是” “自伐” “自矜”是人类的通病,希望人类能够反观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了进一步引起世人的重视,他进一步将这四种毛病比喻为“馀食赘行”,认为它们就像剩饭赘瘤一样令人厌恶。他还说,有“道”之人是绝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综上,老子在本章中所言的观点,对于我们而言极具启发意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急躁、不冒进、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那么我们就是一个顺应“道”、合乎“德”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本章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主要讲修身养性的问题,老子主张人们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总之,本章主要讲个人修养和自我设计,老子认为人通过后天的修为可以具备“智” “明”“力”“强”“富” “志”“久”“寿”等这些品格和素质,使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合为一体,并垂范后世。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几(jī):接近。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本章主要论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并呼吁世人尊重自然客观规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一层从开头到“始于足下”。这一层先是列举了四种现象,指出当事物处于安稳、脆弱、未露出征兆、刚刚萌芽的状态时,是最容易谋划对付的,人们若能把握住这个时机,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治乱于未萌。接着,老子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现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旨在告诉人们,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的,人们只要了解这个过程,并对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关注,就能杜绝祸患的发生。
    第三层主要总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经验教训。规劝世人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轻易以自己的意志干扰客观规律,要学会无为处世。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二层至“无执,故无失”。在第一层基础上,老子又以圣人为例提醒人们了解掌握客观规律是为了规避灾祸,而不是为所欲为满足个人欲望。他强调不要妄为,不要妄图执掌一切,他认为这样就不会招致失败。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目光长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注重点滴的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不要过分执念,学会顺其自然。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始慎终,有始有终。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克制个人欲望,不贪得。······
    THE PART 03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遇见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 ,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他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说要砖头而 不要石头。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 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老子释然而笑说: 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 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 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 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①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立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②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识,文本研习,自然状态才最合适,不违反自然常态和规律,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共1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共1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