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浙师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实习生教案
姓名 | 李依珍 | 班级 | 小教本182 | 学习学校 | 东苑小学 | |||||
实习班级 | 五(9)、五(10) | 实习科目 | 数学 | 实习时间 | 4.29 | |||||
课题 | 《邮票的张数》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姐弟两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体验: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会解形如这样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 | |||||||||
教材分析 |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学习解简单的方程,形如这样的方程,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问题,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数学思想的理解,同时也为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做了铺垫。 本课的教材设计主要是分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解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第三个问题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个问题是变化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新的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 |||||||||
学情分析 | 《邮票的张数》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只是能列方程解,还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是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在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 |||||||||
教具准备 | PPT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 【引导】有一对姐弟是集邮爱好者。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在交流些什么? 【PPT】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情境,获取信息 【引导】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姐姐有多少张邮票?/弟弟有多少张邮票?/姐姐比弟弟多多少张邮票? 【引导】那我们先来解决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大部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引导】谁能结合信息,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预设】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三倍,两人一共有180张邮票。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2.画出示意图,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引导】你能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理解吗? 【预设】 【引导】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组织】同桌之间说一说。 【预设】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弟弟的邮票张数×3+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3.列方程解决问题 【组织】请大家尝试列方程解答。 【引导】想一想,我们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步骤是怎样的? 【引导】我们已经找出了两个等量关系式,接下来要设未知数。但这一题有两个未知数,设哪个量为比较好呢? 【预设】弟弟。因为姐姐是弟弟的三倍,弟弟如果是张,姐姐就可以表示成张。 【追问】是通过哪个等量关系得到的? 【引导】如果设姐姐为张,那弟弟的邮票张数怎么表示呢? 【预设】那弟弟就是张,算起来不方便。 【小结】我们要分析出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一般我们可以设较小的量为。 【组织】一起来设一遍。 【提示】在设的时候要带上单位。 【引导】这个方程你会列吗? 【预设】 【追问】是通过哪个等量关系得到的?
【组织】在草稿本上试一试解出这个方程。 【预设】 【组织】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引导】你觉得他的做法怎么样? 【追问】为什么等于? 【预设】3就是3个,加上1个,就是4个。 【引导】我们在做这种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时,都是这么做的? 【小结】我们要分析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有多个未知数时,一般我们可以设较小的量为。 【引导】回顾解方程的过程。 4.变式练习。 【引导】如果把“姐姐和弟弟共有180张”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谁能先把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预设】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三倍,姐姐的邮票比弟弟多90张,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引导】你能画出一个示意图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组织】自主解决问题。 【预设】 【引导】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组织】答案校对。 5.方法对比,沟通求联 【引导】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前是怎么解决的呢? 【预设】180÷(3+1)=45(张) 45×3=135(张) 【引导】我们是怎么考虑的? 【预设】假设弟弟的邮票为1份,姐姐的邮票就是3份,那180张里就有这样的4份,先算出每份数,也就是弟弟邮票的张数。 【引导】那观察这两种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预设】他们他们都把弟弟都是看成一份,方程就设为一个,姐姐是三份就是三个,那180里面有这样的4份就是4个。 【引导】那第二题呢?一起来说一说。 【预设】90÷(3-1)=45(张) 45×3=135(张) 【引导】我们是怎么考虑的? 【预设】假设弟弟的邮票为1份,姐姐的邮票就是3份,姐姐比弟弟多两份,那90张里就有这样的2份,先算出每份数,也就是弟弟邮票的张数。 三、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基础练 提高练 拓展练 四、课堂回眸,总结回顾 【引导】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 ||||||||||
指导 教师 审批 意见 |
| |||||||||
试讲 情况 |
| |||||||||
教学反思 | 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学生做例题的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在课后练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课堂内容略显拖沓,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②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习解方程,应该引起学生初步印象的认识,规范的板书加深学生对正确格式的认识,而没有加强板书,结果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解方程的标准写法。 |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下册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 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 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