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一节课堂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96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一节课堂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96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一节课堂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96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复习练习题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一节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密山期末)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使两个小球带电后(球上标注的是所带电荷种类).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C.D.
2.(2021九上·鸡西期末)关于电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盐水、陶瓷都是导体
B.在相同电压下,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电流是电荷的移动形成的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原子核的束缚本领弱而失去了电子
3.(2021九上·高要期末)如图,用一根带负电的细棒C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由不张开变成张开,再用金属棒D去同时接触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验电器上的部分原子核移动到了细棒C上
B.D中电流方向是从B向A
C.D中的负电荷从B向A移动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4.(2021九上·澄海期末)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正确解释是:( )
A.玻璃棒的原子核转移到金属箔上
B.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玻璃棒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D.金属杆中电流方向从金属箔到金属球
5.(2021九上·林甸期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 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6.(2021九上·崇左期末)N95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荷,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
B.飞沫的运动是分子运动
C.熔喷布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慢
7.(2021九上·钦北期末)电脑显示屏容易吸附灰尘,是否因为带有静电呢?小科用一个带负电的泡沫塑料球靠近显示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可见,显示屏(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
8.(2021九上·香洲期末)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使它们带上正电荷,手持玻璃棒A,靠近被吊起的玻璃棒B,如图所示,发现玻璃棒B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得到电子
B.摩擦前玻璃棒是导体
C.实验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利用不带电验电器可以检验玻璃棒所带电荷的电性
二、填空题
9.(2021九上·龙凤期末)家庭电路中,电风扇和照明灯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用久后扇叶上沾满灰尘,是由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10.(2021九上·高要期末)如图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实验,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相互吸引的是图 ,(选填“甲”、“乙”或“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在摩擦过程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AC.图中两个塑料小球都带负电荷,因为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而图中两球相互排斥,B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正电荷,因为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而图中两球相互吸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A.由于铜丝、盐水是导体,陶瓷是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由可知,当相同电压下通过电流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小,B符合题意;
C.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原子核的束缚本领强而得到了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A.由于细棒C带负电,细棒C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细棒C上的电子转移到A验电器上,A验电器上的原子核不会发生移动,A不符合题意;
BC.细棒上的电子转移到A验电器上,A带负电,用金属棒D同时接触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A上的负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上,D中的负电荷从A向B移动,D中电流方向是从B向A, 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两个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解析】由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被检验物体接触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就会转移到玻璃棒上,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向玻璃棒移动,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瞬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沿金属杆到箔片;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A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即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不符合题意;
C.橡胶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橡胶棒A带负电,接近金属球B上,B上的自由电子被排斥而远离,转移到金属箔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解析】A.因为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A符合题意;
B.飞沫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熔喷布通过摩擦的方法转移了电荷,电荷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只会转移而不会创造,C不符合题意;
D.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解析】泡沫塑料球带负电,若显示屏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小球与屏幕之间会产生引力,小球也会被吸引,如题图所示;若显示屏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则泡沫球对屏幕会产生引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同的,泡沫球也会被屏幕吸引,即显示屏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C
【解析】A.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比较弱,失去电子,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不容易导电,摩擦前、后玻璃棒都是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玻璃棒B远离玻璃棒A,实验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符合题意;
D.利用不带电验电器可以检验玻璃棒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玻璃棒所带电荷的电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并联;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一处断路,其它用电器也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一条支路的通断不影响其它支路的工作。由于家庭电路中的电风扇和照明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是并联的关系。
扇叶和空气摩擦,扇叶带了电,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10.【答案】丙;弱;失去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丙图中玻璃棒与橡胶棒带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
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精品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4×107J/kg,【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