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小题, 16分),(1 小题,50 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3 小题, 16分)
“氹氹转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呀,阿妈带我去睇龙船……”为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学将 6 月定为“端午文化”主题月。根据学校安排,你和徐善思、张好问、李乐学等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负责组织此次主题活动,需共同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徐善思同学在校刊开设一期专栏。请你为一则稿件的片段审稿,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一个不朽的生命,从①亘(hén)古神秘的湘楚大地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②凛(1ǐn)凛而去。你出身贵族,自小怀有悲天③闵(mǐn)人之心、复兴楚国之志。担任想怀王左徒的你,力图通过变法改革挽狂④澜(lán)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这竟是你⑤恶(è)运的开始,你终其一生也没能重现楚国的荣光。我看见你孤独地⑥涉、(shè)过汉江的浊流,沿着祖先的足迹颠⑦(pèi)流离:我听见你独自咀⑧嚼(jiá)人生的苦涩,立于天地之间⑨诘(jí)问命运。郢都的轰然⑩覆(fù)灭,让深处绝望的你自沉汨罗水,但我知道,你走向了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一根擎天往!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屈原!
A. ①②⑧⑩ B.②②③⑤⑨ C. ②④⑦⑩ D. ④⑥⑦⑩
2.张好问同学以番禺龙舟竞渡为题材制作微视频,以下是微视频的部分解说词。其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俗语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龙舟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起龙船仪式,这在番禺是家喻户晓的事。
B.“沉睡”的龙船被“唤醒”后,村民还会对龙船进行清洗与修补,这一做法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
C.欣赏龙舟比赛,除了看快慢,还要看桡手的动作,更要看整支队伍传递出来的团结一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D.比赛结束当然少不了一顿传统地道的龙船饭,光是那浩浩荡荡的气氛,就让人感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3.端午习俗众多,有吃粽子、戴香囊、饮雄黄酒、赛龙舟、吃龙船饭等。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习俗,李乐学同学在学校的小广场专门设置端午习俗展示体验区。
(1)在包粽子的体验区展板上有一段关于粽子的文字介绍,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一句( )(3分)
①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会举行与吃有关的民俗活动。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②包粽子的材料一般是嫩芦苇叶、竹叶等。北方的粽子偏甜,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③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丰富,如鲜肉、火腿、蛋黄、赤豆等,风味独特。千百年来,④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
A.① B.② C.③ D.④
(2)香囊制作体验区有一个互动游戏:请填充展板上的“香囊制作指南”的三处空缺,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完整。( )(3 分)
端午将至,湿热既上,“五毒”尽出,“戴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端午的香囊不仅有驱虫之用,还可以作为襟头点缀,有着吉祥安康的寓意。请按下面制作方法,一起动手制作一个香囊吧!
先准备一块长条形的布,翻到背面,沿着窄边对折。 ,留出一个口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再将布的正面翻出来, ,再塞入一些棉花充实口袋。 ,将两边沿着丝带向下翻,用平针法缝合,不要缝住丝带。缝好之后将丝带一抽,简易香囊就做好了。
①取适量香料装入缝好的袋子中
②取一根丝带放在布袋的口子上
③用锁缝法将上下两面缝合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3)在番禺特色端午民俗展示区详细介绍了“龙船饭”,为了更好地推广本土文化,请你为番禺“龙船饭”拟一则广告词,并用硬笔正楷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不超过 20 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材料:吃龙船饭这一传统习俗在番禺农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番禺龙船饭的最大规模达到 1800 围。每当端午正日晚上,村中设下长约 1 公里、宽约 45 米的酒席,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华灯初上,宾客扶老携幼,陆续入席,热闹非凡。厨师们现场烹制各式龙舟美食,色香味诱人。谈笑声、音乐声、碰杯声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充分感受岭南端午节的特色风情。龙船饭不仅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还传承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
二、(1 小题,8分)
4.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限选四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的“○”里填上题号。)(4分)
①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②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请以“责任担当”为专题整理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 46分)
三、(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5~7题。(10分)
活板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蒙乃始就学/持就火炀之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木格贮之/何陋之有 D.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活”是“活板”最突出的特征,体现在活字印刷的多个程序中。
B.“烧”“炀”“镕”等词显示了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二段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制版、刻字、印刷、拆板的全过程。
D.最后一段交代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予出使至磁州锻坊①,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②,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餘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③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锻坊:打铁作坊。②筋:面筋,面团用清水反复搓洗,去掉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剩下的即是面筋。③莹:使……光洁明亮。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虽百炼不耗矣( ) ②炼钢亦然( )
(2)真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分点概括。(2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四、(7 小题,27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 10~12 题。(10分)
材料一: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 9 郡的交趾刺史部近 400 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莱、东江莱之分,但“粤莱”常用以指广州莱;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粵绣”“广彩”“广雕”等。
材料二:
广州 2021 年地方生产总值突破 2.8 万亿元,持续稳居国内城市第一梯队。“文化的引领力是推动广州经济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杨卫国说,“受长期对外交流的影响,广府文化有着鲜明的开放特质和重商传统。”作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地,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商业门户,航海贸易长盛不衰,被誉为千年商都。历经唐宋时期的东方大港,到明清时“一口通商”,再到改革开放前沿,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了广府文化的衍化,海洋意识让广府人较早跳出“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商业的发展也反哺催生引领潮流的文化现象。无论是《轻轻地告诉你》《涛声依旧》等传唱大江南北的旋律,还是《七十二家房客》《雅马哈鱼档》等引发观影潮的电影;无论是中国动漫行业第一股,还是征服了世界的“顶流冰墩墩”,都体现着广府敢为人先的文化创造力和强大的产业实力。
材料三: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建筑就是城市最直观的外貌。高耸入云的“小蛮腰”正在书写新的广州记忆,老城街巷则通过焕发新颜,让广府文化回归市民的生活。
趟栊门、满洲窗、镬耳墙……昔日的西关大屋和沿街骑楼,体现着广府建筑中西合璧、革故鼎新的鲜明风格。在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当地政府以绣花功夫进行改造,保留街巷肌理,引来新业态,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街道得以活化重生。在东山口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小洋楼不再是大门紧闭的民居,摇身一变成为小众艺术空间、设计师店、咖啡店等,点亮城市生活的一角。
老城优雅,活力依然。如今,文化、艺术、商业气息交相点缀,新的城市文化空间正在一些老旧街区形成,让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
“广府文化就是在这样生机勃勃而又趣味盎然的‘容器’中酝酿芬芳,进而香飘四季、香飘四海。”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说。
10.下列对“广府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广府文化发源于汉武帝时设立的广信,并以之为界,形成广东、广西的文化格局。
B、汉武帝平南越后,岭南早期移民和古越族人融合衍生出一支民系,形成了广府民系。
C.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以珠三角为通行范围,以粤语为通行语言的一种地方文化。
D.广府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建筑、戏剧、音乐、绘画、工艺、饮食、风俗等各领域。
11.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B.广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广府人的海洋意识,从而影响了广府文化的衍化。
C.广府文化推动了千年商都广州的经济发展,而商业的发展也激发了广府文化的创造力。
D.让广府文化回归市民的生活,是广府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命力的有益探索。
12.一座城就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请你结合材料概括广州这座城市的特质。(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6题。(17分)
我的父亲
汪曾祺
①我父亲行三。我的祖母有时叫他的小名“三子”。他是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生的,故名菊生,字淡如。他作画时有时也题别号:亚痴、灌园生……
②我父亲会做各种玩意。元宵节,他用通草为瓣,用画牡丹的西洋红染出深浅,做成一盏荷花灯,点了蜡烛,比真花还美。清明节前,他糊风筝。有一年糊了一只蜈蚣,是绢糊的,他用药店里称麝香用的小戳子约(约:用秤称)蜈蚣两边的鸡毛——鸡毛必须一样重,否则上天就会打滚。他放这只蜈蚣不是用的一般线,是胡琴的老弦。我们那里用老弦放风筝的,家父实为第一人。他带了几个孩子在傅公桥麦田里放风筝。这时麦子尚未“起身”,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春服既成,惠风和畅,我父亲这个孩子头带着几个孩子,在碧绿的麦垅间奔跑呼叫,为乐如何?
③夏天,他给我们糊养金铃子的盒子。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一小块一小块,再合拢,接缝处用皮纸糨糊固定,再加两道细蜡笺条,成了一只船、一座小亭子、一个八角玲珑玻璃球,里面养着金铃子。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爬,吃切成小块的梨,张开翅膀“叫”。秋天,买来拉秧的小西瓜,把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刻出很细致的图案,做成几盏西瓜灯,西瓜灯里点了蜡烛,撒下一片绿光,父亲鼓捣半天,就为让孩子高兴一晚上。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④他时常周济穷人,参与一些有关公益的事情,因此在地方上人缘很好。民国二十年发大水,大街成了河。我每天看见他蹚着齐胸的水出去,手里横执了一根很粗的竹篙,穿一身直罗褂,他出去,主要是办赈济。我在小说《钓鱼的医生》里写王淡人有一次乘了船,在腰里系了铁链,让几个水性很好的船工也在腰里系了铁链,一头拴在王淡人的腰里,冒着生命危险,渡过激流,到一个被大水围困的孤村去为人治病,这写的实际是我父亲的事。不过他不是去为人治病,而是去送“华洋义赈会”发来的面饼。这件事写进了地方上人送给我祖父的六十寿序里,我记得很清楚。
⑤父亲很喜欢我。我母亲死后,他带着我睡。他说我半夜醒来就笑,那时我三岁。我到江阴去投考南菁中学,是他带着我去的。住在一个市庄的栈房里,臭虫很多。他就点了一支蜡烛,见有臭虫,就用蜡烛油滴在它身上。第二天我醒来,看见席子上好多好多蜡烛油点子。我美美地睡了一夜,父亲一夜未睡。我父亲很会做菜,而且能别出心裁。我的祖父春天忽然想吃螃蟹。这时候哪里去找螃蟹?父亲就用瓜鱼,给他伪造了一盘螃蟹,据说吃起来跟真螃蟹一样。“虾松”是河虾剁成米粒大小,掺以小酱瓜丁,入温油炸透。我也吃过别人做的“虾松”,都比不上我父亲的手艺。
⑥我现在还常常做梦梦见他。我的那些梦本和他不相干,我梦里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在场,不知道怎么会掺和进来了。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写父亲用绢糊蜈蚣风筝,用胡琴的老弦做线,用小戰子约鸡毛,表明父亲心灵手巧。
B.父亲办赈济送面饼的事被写进祖父的六十寿序里,说明父亲的善举感动了当地人。
C.本文采用多件生活琐事刻画了一个多才多艺、善良聪明、细心体贴的父亲形象。
D.本文语言风趣幽默,以孩子口吻追忆父亲,深情款款,写出了童稚,充满童真。
14.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爬,吃切成小块的梨,张开翅膀“叫”。(从描写角度分析)
(2)这时麦子尚未“起身”,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从修辞角度分析)
15.文中画横线处作者说“我的童年是很美的”,请简要概述“美”在哪里?(4分)
16.“我”梦中的事原本和父亲不相干,为什么“我”常常梦见他?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
解。(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 50分)
五、(1 小题,50 分)
17.请以《原来我也行》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第四部分 附加题(共8分)
六、(1 小题,8分)
18.某校七年级以《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为阅读书目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禺所在小组设计了以下研学任务。
(1)任务一:请你根据提示,运用表格梳理作品中的相关内容。(4分)
(2)任务二:余秋雨曾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请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上述语句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关键词
诗句
出处
困难当前 挺身而出
, 。
汉乐府《木兰诗》
感时伤世 忧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心胸广阔 甘于奉献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作品
人物
情节
性格
《骆驼祥子》
①
拉车不慎导致他受伤,他非但没有责怪还安慰样子。
待人宽和
祥子
祥子拉车不慎导致主人受,祥子想辞职。
②
《海底两万里》
阿龙纳斯
潜艇困在冰层时,阿龙纳斯想方设法延缓海水凝固。
③
康塞尔
船上极度缺氧时,
④
忠诚无私
题号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
字形
3
C
①亘(ɡèn) ②凛(lǐn)③悯(mǐn) ④澜(lán) ⑤厄(è)
⑥涉(shè) ⑦沛(pèi ) ⑧嚼(jué) ⑨诘(jié)⑩覆(fù)
2
词语
3
D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3(1)
病句
辨析
3
D
不合逻辑,“东南亚”不是国家,不能与“韩国、日本”并列列举。
3(2)
语言
运用
3
B
③①②
3(3)
语言运用
2
/
示例1:番禺龙船饭,吃出家乡味!
示例2:想体验万人龙船饭吗?番禺欢迎您!
示例3:番禺龙船文化,有声有色有味!
【宣传对象1分,突出特点1分。共2分,如超字数扣1分。】
书写
2
/
另见“语文书法七年级评卷标准”(见“附件”)
4(1)
默写
4
/
①阴阳割昏晓 ②赚得行人错喜欢 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苔痕上阶绿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4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则该空0分。]
4(2)
默写
4
/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则该空0分。]
5
文言词语
3
B
置:放;A.就:从事/靠近;C.之:代词,代指字印/助词,用于标明前置宾语;D.为:是/成为
6
翻译句子
4
/
(1)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了。(2分,“砥”1分,大意1分)
(2)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
(2分,“旋”1分,大意1分)
7
理解
3
C
C项:第二段是按刻字、制版、印刷、拆板的顺序。
8(1)
解词
2
/
①耗:减少 ②然:这样 【每个词语1分。共2分】
8(2)
理解
2
/
示例:①多次捶打,斤两不变。②外表光洁明亮,呈现暗淡的青黑色。
【从重量和颜色两方面概括,各1分,共2分,意思符合即可。】
9(1)
鉴赏
2
/
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艳,一个小山村出现在眼前。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优美的)农村风光(2分)
9(2)
鉴赏
3
/
本诗叙写农家热情待客、农村优美风光和古老淳朴的民风(或山西村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热情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3分)
10
理解
3
A
广府文化并没有分出广东、广西的文化格局。
11
理解
3
B
原文中并没有说广州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海洋意识,广府人的海洋意识与广府文化的衍化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12
分析
4
/
示例: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②文化多元、包容性强;
③敢为人先,开放创新; ④务实,有平民特质;
⑤传统与现代融合,富有生机;⑥经济发达,富有活力。
【概括一点1分,共4分。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13
理解
3
D
本文语言真挚质朴,没有用“孩子的口吻”。
14
鉴赏
6
/
(1)本句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细致地描写了金铃子在玻璃盒子里“爬”、“吃”、“张开”等动作(1分),侧面表现了父亲的手巧多才,表达我对父亲的赞美、崇敬之情(1分)。
【说明:描写手法1分,分析描写1分,效果1分;其中答出“表现父亲的手巧多才”或“表达赞美、崇敬之情”任一方面即得1分。】
(2)“麦子尚未‘起身’”一句运用拟人(1分),将还未长成的麦子当做还没有站起来的人来写(1分),写出了春天的麦子还未长得很高很直但又有韧性、不怕被踩的特点(1分)
【说明:手法1分;分析手法1分;效果1分。】
15
探究
4
/
我的童年美在:
①(物质层面)因为父亲心灵手巧,我拥有许多精美的玩具。(2分)
②(精神层面)由于父亲的陪伴,我的童年充满了自由、快乐。(2分)
也可按以下思路作答:
①元宵节,父亲给我们做精致美丽的荷花灯,让人羡慕。
②清明节,父亲糊逼真的风筝并带着我们在麦田自由快乐地奔跑。
③夏天,父亲给我们糊养金铃子的盒子,外表精致好看。
④秋天,父亲用西瓜皮雕成西瓜灯,让我们高兴一晚上。
【说明: 列举文中具体事例分析,一点1分,共4分。】
16
探究
4
/
“我”梦中发生的事情虽然与父亲无关,但他常常“掺和”进我的梦中,说明父亲对我的影响极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1分)
随着四季流转,父亲会制作各式花灯、风筝,养金铃子,伴我度过了很美的童年。(1分)
父亲热心公益,周济穷人,人缘好,他的性格品质对我影响很大,我会以他为原型写小说。(1分)
父亲很会做菜,对我和家人都细心照顾,虽然我自小失去母亲,但父亲很爱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1)
附加题
4
/
①曹先生
②从军营逃走后拖回三匹骆驼并卖掉。
③吃苦耐劳、沉默憨厚。(填出其中一个即可)
④勇敢、临危不乱。
⑤阿龙纳斯缺氧昏迷,他把仅有的一点氧气给了阿龙纳斯。
18(2)
附加题
4
/
示例1:
祥子有强烈的尊严和自我的追求,希望通过奋斗能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从不肯抢同行的买卖,咬牙苦干,一步步向目标靠近。然而,祥子的贪图小利、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也决定了他的悲惨命运。祥子被虎妞骗婚,有“坐享其成”的妥协心态,买上自己梦寐以求的车子,却一直在纠结自己的名声。
示例2:
年轻的祥子,尽管生在中国旧社会黑暗残酷的时代,却充满着干劲、朝气,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没有一般车夫的恶习,希望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是,祥子性格上的懦弱自私,使其在每次抉择时,都竭力想保住眼前的利益。可无一例外,他都将自己推向了更惨的深渊,一步步走向堕落。
在心爱的小福子提出结婚时,自私懦弱的祥子不愿与她共苦,选择了“逃离”,最终自暴自弃,彻底堕落。
示例3:
鹦鹉螺号是尼摩船长打造的自由乌托邦。尼摩船长追求自由,又无法放弃仇恨的精神枷锁。在太平洋上,尼摩船长对英国船只“牙齿半露、全身颤抖、拳头握紧”,愤怒之心让其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示例4:
尼摩船长从鲨鱼嘴里救下贫苦采珠人并赠予珍珠,他同情弱者,怀有慈悲之心,但又无法克制复仇的欲望。真正伤害尼摩船长的,是他自己的选择。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尼摩船长不顾阿龙纳斯的劝说,指挥潜艇将战舰撞沉,让全舰的人葬身海底,虽短暂地获得了复仇的快感,却又陷入深深的忏悔中。
【评分标准:相关情节1分,性格分析1分,正反各2分】
(两部名著的其他人物,言之成理也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2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古诗文默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