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2)(a﹣2)=a2﹣2 B.(a+1)(a﹣2)=a2+a﹣2
C.(a+b)2=a2+b2 D.(a﹣b)2=a2﹣2ab+b2
3.一、单选题
如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E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4.如图,已知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添加以下条件之一,仍不能证明≌的是
A. B. C. D.
5. “a是实数,”这一事件是( )
A.不可能事件 B.不确定事件 C.随机事件 D.必然事件
6.2018年,我国将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异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其中数据280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2.8×105 B.2.8×106 C.28×105 D.0.28×107
7.如果将直线l1:y=2x﹣2平移后得到直线l2:y=2x,那么下列平移过程正确的是( )
A.将l1向左平移2个单位 B.将l1向右平移2个单位
C.将l1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将l1向下平移2个单位
8.下列各类数中,与数轴上的点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
A.有理数 B.实数 C.分数 D.整数
9.如图,已知Rt△ABC中,∠BAC=9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点D落在射线CA上,DE的延长线交BC于F,则∠CFD的度数为( )
A.80° B.90° C.100° D.120°
10.的相反数是( )
A.2 B.﹣2 C.4 D.﹣
11.在下列实数中,﹣3,,0,2,﹣1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3 B.0 C. D.﹣1
1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ADC=30°,将△ADC沿AD折叠,使C点落在C′的位置,若BC=4,则BC′的长为 ( )
A.2 B.2 C.4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象限.
14.把16a3﹣ab2因式分解_____.
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那么ABCD面积为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4x与x轴交于点A,点M是x轴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M作MP⊥x轴于点P,以MP为对角线作矩形MNPQ,连结NQ,则对角线NQ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17.方程的解为 .
18.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化简:a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观察下列等式:
①1×5+4=32;
②2×6+4=42;
③3×7+4=52;
…
(1)按照上面的规律,写出第⑥个等式:_____;
(2)模仿上面的方法,写出下面等式的左边:_____=502;
(3)按照上面的规律,写出第n个等式,并证明其成立.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x+1),其中x=sin30°+2﹣1+.
21.(6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1=1.当b=a+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b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22.(8分)如图1,在Rt△ABC中,∠A=90°,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DC,点M,P,N分别为DE,DC,BC的中点.
(1)观察猜想
图1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探究证明
把△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BD,CE,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AB=10,请直接写出△PMN面积的最大值.
23.(8分)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其中点B(3,0),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抛物线向下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BC内(包括△OBC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
(3)设点P是抛物线上且在x轴上方的任一点,点Q在直线l:x=﹣3上,△PBQ能否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4.(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3,0)、B(0,-3),点P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
分别求出直线AB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若点P在第四象限,连接AM、BM,当线段PM最长时,求△ABM的面积.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点P、M、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1),已知点G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GE⊥BC,垂足为点E,GF⊥CD,垂足为点F.
(1)证明与推断:
①求证: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②推断:的值为 :
(2)探究与证明:
将正方形CEGF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45°),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与运用:
正方形CEGF在旋转过程中,当B,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延长CG交AD于点H.若AG=6,GH=2,则BC= .
26.(12分)“母亲节”前夕,某商店根据市场调查,用3000元购进第一批盒装花,上市后很快售完,接着又用50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盒装花.已知第二批所购花的盒数是第一批所购花盒数的2倍,且每盒花的进价比第一批的进价少5元.求第一批盒装花每盒的进价是多少元?
27.(12分)为看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才艺比赛,每人只能从以下五个项目中选报一项:.书法比赛,.绘画比赛,.乐器比赛,.象棋比赛,.围棋比赛根据学生报名的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图1 各项报名人数扇形统计图:
图2 各项报名人数条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学生报名总人数为 人;
(2)如图1项目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
(3)请将图2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学校准备从书法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任意选取两名同学去参加全市的书法比赛,求恰好选中甲、乙两名同学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位置确定a0,c0,即可确定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位置.
【详解】
解: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a0,c0,
∴正比例函数过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过一三象限.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系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D
【解析】
A、原式=a2﹣4,不符合题意;
B、原式=a2﹣a﹣2,不符合题意;
C、原式=a2+b2+2ab,不符合题意;
D、原式=a2﹣2ab+b2,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图形得出即可.
【详解】
解:∵△MNP≌△MEQ,
∴点Q应是图中的D点,如图,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4、B
【解析】
由EB=CF,可得出EF=BC,又有∠A=∠D,本题具备了一组边、一组角对应相等,为了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那么添加的条件与原来的条件可形成SSA,就不能证明△ABC≌△DEF了.
【详解】
添加,根据AAS能证明≌,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添加与原条件满足SSA,不能证明≌,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添加,可得,根据AAS能证明≌,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添加,可得,根据AAS能证明≌,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5、D
【解析】
是实数,||一定大于等于0,是必然事件,故选D.
6、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是负数.
详解:280万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故选B.
点睛:考查科学记数法,掌握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求解即可.
【详解】
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y=2x.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变换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
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解答.
【详解】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个点都表示一个唯一的实数,也就是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9、B
【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全等,推出∠B=∠D,求出∠B+∠BEF=∠D+∠AED=90°,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CFD=∠B+∠BEF,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ABC≌△ADE,
∴∠B=∠D,
∵∠CAB=∠BAD=90°,∠BEF=∠AED,∠B+∠BEF+∠BFE=180°,∠D+∠BAD+∠AED=180°,
∴∠B+∠BEF=∠D+∠AED=180°﹣90°=90°,
∴∠CFD=∠B+∠BEF=9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
详解:的相反数是,即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0的相反数是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11、B
【解析】
|﹣3|=3,||=,|0|=0,|2|=2,|﹣1|=1,
∵3>2>>1>0,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故选:B.
12、A
【解析】
连接CC′,
∵将△ADC沿AD折叠,使C点落在C′的位置,∠ADC=30°,
∴∠ADC′=∠ADC=30°,CD=C′D,
∴∠CDC′=∠ADC+∠ADC′=60°,
∴△DCC′是等边三角形,
∴∠DC′C=60°,
∵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
即BD=CD,
∴C′D=BD,
∴∠DBC′=∠DC′B=∠CDC′=30°,
∴∠BC′C=∠DC′B+∠DC′C=90°,
∵BC=4,
∴BC′=BC•cos∠DBC′=4×=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准确添加辅助线,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一
【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4+4m<0,解得m<-1,
∴m+1<0,m-1<0,
∴一次函数y=(m+1)x+m-1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答案是:一.
14、a(4a+b)(4a﹣b)
【解析】
首先提取公因式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详解】
解:16a3-ab2
=a(16a2-b2)
=a(4a+b)(4a-b).
故答案为:a(4a+b)(4a-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
15、1
【解析】
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是7时,直线经过D,在移动距离是1时经过B,则AB=1-4=4,当直线经过D点,设其交AB与E,则DE=2 ,作DF⊥AB于点F.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DF即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图象可知,当移动距离为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为7时,直线经过点D,移动距离为1时,直线经过点B,
则AB=1﹣4=4,
当直线经过点D,设其交AB于点E,则DE=2 ,作DF⊥AB于点F,
∵y=﹣x于x轴负方向成45°角,且AB∥x轴,
∴∠DEF=45°,
∴DF=EF,
∴在直角三角形DFE中,DF2+EF2=DE2,
∴2DF2=1
∴DF=2,
那么ABCD面积为:AB•DF=4×2=1,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好辅助线
16、4
【解析】
∵四边形MNPQ是矩形,
∴NQ=MP,
∴当MP最大时,NQ就最大.
∵点M是抛物线在轴上方部分图象上的一点,且MP⊥轴于点P,
∴当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时,MP的值最大.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4),
∴当点M的坐标为(2,4)时,MP最大=4,
∴对角线NQ的最大值为4.
17、.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去掉分母,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检验即可求解: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18、1.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数轴得出a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
【详解】
由数轴可得:0<a<1,
则a+=a+=a+(1﹣a)=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10+4=82 48×52+4
【解析】
(1)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写出第n个等式,并加以证明.
【详解】
解:(1)由题目中的式子可得,
第⑥个等式:6×10+4=82,
故答案为6×10+4=82;
(2)由题意可得,
48×52+4=502,
故答案为48×52+4;
(3)第n个等式是:n×(n+4)+4=(n+2)2,
证明:∵n×(n+4)+4
=n2+4n+4
=(n+2)2,
∴n×(n+4)+4=(n+2)2成立.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0、-5
【解析】
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实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当x=sin30°+2﹣1+时,
∴x=++2=3,
原式=÷==﹣5.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1、(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a=2时,x2=x2=﹣2.
【解析】
分析:(2)求出根的判别式,判断其范围,即可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的值即可.
详解:(2)解:由题意:.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答案不唯一,满足()即可,例如:
解:令,,则原方程为,
解得:.
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2、 (1)PM=PN, PM⊥PN;(2)△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3).
【解析】
(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CE,PN=BD,进而判断出BD=CE,即可得出结论,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CE得出∠DPM=∠DCA,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ABD≌△ACE,得出BD=CE,同(1)的方法得出PM=BD,PN=BD,即可得出PM=PN,同(1)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3)方法1、先判断出MN最大时,△PMN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AN,AM,即可得出MN最大=AM+AN,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方法2、先判断出BD最大时,△PMN的面积最大,而BD最大是AB+AD=14,即可.
【详解】
解:(1)∵点P,N是BC,CD的中点,
∴PN∥BD,PN=BD,
∵点P,M是CD,DE的中点,
∴PM∥CE,PM=CE,
∵AB=AC,AD=AE,
∴BD=CE,
∴PM=PN,
∵PN∥BD,
∴∠DPN=∠ADC,
∵PM∥CE,
∴∠DPM=∠DCA,
∵∠BAC=90°,
∴∠ADC+∠ACD=90°,
∴∠MPN=∠DPM+∠DPN=∠DCA+∠ADC=90°,
∴PM⊥PN,
故答案为:PM=PN,PM⊥PN,
(2)由旋转知,∠BAD=∠CAE,
∵AB=AC,AD=AE,
∴△ABD≌△ACE(SAS),
∴∠ABD=∠ACE,BD=CE,
同(1)的方法,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PN=BD,PM=CE,
∴PM=PN,
∴△PMN是等腰三角形,
同(1)的方法得,PM∥CE,
∴∠DPM=∠DCE,
同(1)的方法得,PN∥BD,
∴∠PNC=∠DBC,
∵∠DPN=∠DCB+∠PNC=∠DCB+∠DBC,
∴∠MPN=∠DPM+∠DPN=∠DCE+∠DCB+∠DBC
=∠BCE+∠DBC=∠ACB+∠ACE+∠DBC
=∠ACB+∠ABD+∠DBC=∠ACB+∠ABC,
∵∠BAC=90°,
∴∠ACB+∠ABC=90°,
∴∠MPN=90°,
∴△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方法1、如图2,同(2)的方法得,△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N最大时,△PMN的面积最大,
∴DE∥BC且DE在顶点A上面,
∴MN最大=AM+AN,
连接AM,AN,
在△ADE中,AD=AE=4,∠DAE=90°,
∴AM=2,
在Rt△ABC中,AB=AC=10,AN=5,
∴MN最大=2+5=7,
∴S△PMN最大=PM2=×MN2=×(7)2=.
方法2、由(2)知,△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PN=BD,
∴PM最大时,△PMN面积最大,
∴点D在BA的延长线上,
∴BD=AB+AD=14,
∴PM=7,
∴S△PMN最大=PM2=×72=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中的三角形,关键在于对三角形的所有知识点熟练掌握.
23、(1)y=﹣x2+2x+3(2)2≤h≤4(3)(1,4)或(0,3)
【解析】
(1)抛物线的对称轴x=1、B(3,0)、A在B的左侧,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A(-1,0);
根据抛物线y=ax2+bx+c过点C(0,3),可知c的值.结合A、B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可得抛物线L的表达式;
(2)由C、B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CB的直线方程.对抛物线配方,还可进一步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通过分析h为何值时抛物线顶点落在BC上、落在OB上,就能得到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BC内(包括△OBC的边界)时h的取值范围.
(3)设P(m,﹣m2+2m+3),过P作MN∥x轴,交直线x=﹣3于M,过B作BN⊥MN,
通过证明△BNP≌△PMQ求解即可.
【详解】
(1)把点B(3,0),点C(0,3)代入抛物线y=﹣x2+bx+c中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y=﹣x2+2x+3=﹣(x﹣1)2+4,即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设原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B(3,0),点C(0,3).
易得BC的解析式为:y=﹣x+3,
当x=1时,y=2,
如图1,当抛物线的顶点D(1,2),此时点D在线段BC上,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x2+2x+1,
h=3﹣1=2,
当抛物线的顶点D(1,0),此时点D在x轴上,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0=﹣x2+2x﹣1,
h=3+1=4,
∴h的取值范围是2≤h≤4;
(3)设P(m,﹣m2+2m+3),
如图2,△PQ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Q=PB,
过P作MN∥x轴,交直线x=﹣3于M,过B作BN⊥MN,
易得△BNP≌△PMQ,
∴BN=PM,
即﹣m2+2m+3=m+3,
解得:m1=0(图3)或m2=1,
∴P(1,4)或(0,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解(1)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分顶点落在BC上和落在OB上求出h的值,解(3)的关键是证明△BNP≌△PMQ.
24、 (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直线AB的解析式是.
(2) .
(3)P点的横坐标是或.
【解析】
(1)分别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两函数的解析式:把A(3,0)B(0,﹣3)分别代入y=x2+mx+n与y=kx+b,得到关于m、n的两个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设点P的坐标是(t,t﹣3),则M(t,t2﹣2t﹣3),用P点的纵坐标减去M的纵坐标得到PM的长,即PM=(t﹣3)﹣(t2﹣2t﹣3)=﹣t2+3t,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得到
当t=﹣=时,PM最长为=,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S△ABM=S△BPM+S△APM计算即可;
(3)由PM∥OB,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到当PM=OB时,点P、M、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讨论:当P在第四象限:PM=OB=3,PM最长时只有,所以不可能;当P在第一象限:PM=OB=3,(t2﹣2t﹣3)﹣(t﹣3)=3;当P在第三象限:PM=OB=3,t2﹣3t=3,分别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t的值.
【详解】
解:(1)把A(3,0)B(0,-3)代入,得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把A(3,0)B(0,)代入,得
解得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是.
(2)设点P的坐标是(),则M(,),因为在第四象限,所以PM=,当PM最长时,此时
==.
(3)若存在,则可能是:
①P在第四象限:平行四边形OBMP ,PM=OB=3, PM最长时,所以不可能.
②P在第一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 PM=OB=3,,解得,(舍去),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
③P在第三象限平行四边形OBPM:PM=OB=3,,解得(舍去),
①,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
所以P点的横坐标是或.
25、(1)①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②;(2)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G=BE;(3)3
【解析】
(1)①由、结合可得四边形CEGF是矩形,再由即可得证;
②由正方形性质知、,据此可得、,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
(2)连接CG,只需证∽即可得;
(3)证∽得,设,知,由得、、,由可得a的值.
【详解】
(1)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D=90°,∠BCA=45°,
∵GE⊥BC、GF⊥CD,
∴∠CEG=∠CFG=∠ECF=90°,
∴四边形CEGF是矩形,∠CGE=∠ECG=45°,
∴EG=EC,
∴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②由①知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
∴∠CEG=∠B=90°,∠ECG=45°,
∴,GE∥AB,
∴,
故答案为;
(2)连接CG,
由旋转性质知∠BCE=∠ACG=α,
在Rt△CEG和Rt△CBA中,
=、=,
∴=,
∴△ACG∽△BCE,
∴,
∴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G=BE;
(3)∵∠CEF=45°,点B、E、F三点共线,
∴∠BEC=135°,
∵△ACG∽△BCE,
∴∠AGC=∠BEC=135°,
∴∠AGH=∠CAH=45°,
∵∠CHA=∠AHG,
∴△AHG∽△CHA,
∴,
设BC=CD=AD=a,则AC=a,
则由得,
∴AH=a,
则DH=AD﹣AH=a,CH==a,
∴由得,
解得:a=3,即BC=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30元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一批盒装花的进价是x元/盒,则第一批进的数量是:,第二批进的数量是:,再根据等量关系:第二批进的数量=第一批进的数量×2可得方程.
解:设第一批盒装花的进价是x元/盒,则
2×=,
解得 x=30
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根.
答:第一批盒装花每盒的进价是30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27、(1)200;(2)54°;(3)见解析;(4)
【解析】
(1)根据A的人数及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人数;
(2)用D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360°即可得出答案;
(3)用总人数减去A,B,D,E的人数即为C对应的人数,然后即可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用树状图列出所有的情况,找出恰好选中甲、乙两名同学的情况数,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学生报名总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200;
(2)项目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故答案为:54°;
(3)项目的人数为,
补全图形如下:
(4)画树状图得:
所有出现的等可能性结果共有12种,其中满足条件的结果有2种.
恰好选中甲、乙两名同学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结合,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2023-2024学年数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2023-2024学年数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均为锐角,且,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校2022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校2022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