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省鹤岗一高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高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时,在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鹤岗市第一中学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Cu:64 Fe:56 Zn:65 Ag:108 I:127 Pb:207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
1.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用铝质铆钉焊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在粗铜的电解精炼中纯铜做阴极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H= -893.0kJ/mol,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93.0kJ/mol
B.已知4P(红磷,s)= 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aq)= 1/2Na2SO4(aq)+H2O(l);△H= -57.4kJ/mol
D.己知C(s)+ O2(g)= CO2(g) △H1 , C(s)+1/2 O2(g)= CO(g) △H2 ,则△H1>△H2
3.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若最初加入的A和B的物质的量都是4 mol,测得10 s内A的平均速率v(A) = 0.12 mol·L-1·s-1,则反应进行到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4.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该电池消耗2mol MnO2时,与CH4燃料电池消耗0.5molCH4产生电量相等
B.该电池二氧化锰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电池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1.204×1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5.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 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反生变化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Cr2O72-被还原
6.时,在0.5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10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B.该反应进行到10s时,消耗了0.15mol A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10s时反应生成了0.2mol 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以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的AlCl3制取Al时,每产生1mol Al,阳极产生标况下33.6LCl2
B.向铁棒上镀铜时,铁作阳极,氯化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C.以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锌铜分别作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极上有气泡生成
D.马口铁(镀锡)的表面如果破损,铁腐蚀加快
8.已知: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且氧化性Fe2+<Ni2+<Cu2+。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Pt
9.利用电解技术,以氯化氢为原料回收氯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由阳极区向阴极区迁移
B.阳极电极反应式:2HCl + 2e-===Cl2+2H+
C.阴极电极反应式:Fe3++e-===Fe2+
D.阴极区发生的反应有:4Fe2++O2+4H+===4Fe3++2H2O
10.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 - akJ·mol-1 (a>0),其反应机理是
①NO(g)+Br2(g)NOBr2(g) 快 ②NOBr2(g)+NO(g)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大Br2(g)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总反应中生成物的总键能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akJ·mol-1
1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预先装入催化剂 )通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N2+3H 22NH3。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的0.9倍,在此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所经过的时间为 ( )
A.3min B.4min C.5min D.6min
12.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Pb2 +,Na +, SO42-, NO3- , 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
A.35.5:108 B.71:207 C.108:35.5 D.8:1
13.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含 NO3-的酸性工业废水,某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源正极为A,电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
B.电解时H+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移动
C.电解过程中,右侧电解液pH保持不变
D.电解池一侧生成5.6 g N2,另一侧溶液质量减少18 g
14.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Na2SO4固体,v(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15.某小组采用电渗析法从含NH4H2PO4 和(NH4)2HPO4的废水中回收NH3·H2O和 H3PO4,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B.a处进入稀氨水,d处流出浓H3PO4溶液
C.阴极区总反应式为2H2O+2NH+2e-===2NH3·H2O+H2↑
D.每放出11.2 L(标准状况)H2时,能回收98g H3PO4
16.如右图所示,用铂电极电解下表中各组物质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以后,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值均减小,而在①和④两极,电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17.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 O2+2n H2O===4M(OH)n。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n O2+2n H2O+4n e-===4M(OH)n
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18.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 = 2Li + (1—)O2
19.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I2(g)+ H2(g) 2HI(g) △H = -9.48 kJ/mol
(2) I2(S)+ H2(g) 2HI(g) △H =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
D.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20.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
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Ⅱ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
21.(13分)Ⅰ.钢铁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可采用电化学防护技术减缓海水中钢铁设施的腐蚀,下图是钢铁桥墩部分防护原理示意图。
(1)K 与 M 连接时钢铁桥墩的电化学防护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K与N连接时,钢铁桥墩为________极(填"正"、"负"、"阴"或"阳"),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情况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Fe2O3(s)+3C(s)===3CO2(g)+4Fe(s) △H = +234.1 kJ/mol
C(s)+O2(g)===CO2(g) △H = —393.5 kJ/mol。
根据以上信息,则Fe(s)与O2(g)反应生成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经研究发现青铜器的腐蚀竟然都跟原电池有关。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1)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2)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 L(标准状况)。
22.(11分)将浓度均为0.01 mol/L 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H2O2 + 2I- +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试剂 用量 (mL) 序号 | H2O2 溶液 | H2SO4 溶液 | Na2S2O3 溶液 | KI溶液 (含淀粉) | H2O |
实验Ⅱ | 5 | 4 | 8 | 3 | 0 |
实验Ⅲ | 5 | 2 | x | y | z |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试剂 用量 (mL) 序号 | H2O2 溶液 | H2SO4 溶液 | Na2S2O3 溶液 | KI溶液(含淀粉) | H2O |
实验Ⅳ | 4 | 4 | 9 | 3 | 0 |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Ⅰ.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A极区 NaOH浓度不变,则离子交换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电极 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时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整数比)。
Ⅱ.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弃去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H2SO4 b.CH3CH2OH c.Na2SO4 d.NaOH
(2)电解过程中,电解池阳极发生了两个电极反应,其中一个为2H2O-4e-=O2↑+4H+,则另一个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融盐燃料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惰性材料为电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H4体积_____________L。
24.(14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池为____________ (填“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写出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变化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 B.CuO C.Cu(OH)2 D.Cu2(0H)2CO3
(5)若丙池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________mol, 若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400ml,则所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_____________。
鹤岗市第一中学阶段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C | C | A | B | D | D | D | B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D | C | C | D | D | C | D | D | C |
二、填空题 (共50分)
21.(13分):
Ⅰ.①外加电流法 (`1分) ② 正 (1分) O2+4e-+2H2O=4OH- (2分)
③ (5)(2)(1)(3)(4) (2分) ④4Fe(s)+3O2(g)===2Fe2O3(s) △H=—1414.6 kJ/mol (2分)
Ⅱ.(1) c (1分) (2)2Cu2++3OH-+Cl-=Cu2(OH)3Cl↓ (2分)
(3) 0.448 (2分)
22. (11分)
(1)I2+2S2O32-=S4O62+-2I- (2分) 催化剂(1分) (2)淀粉KI溶液 (1分)
(3)① 8、3、2(各1分,共3分)
②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分)
(4)由于n(H2O2):n( Na2S2O3) < 1:2, v(A) <V(B),所以为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2分)
23.(共12分)
Ⅰ. 阴离子交换膜 (1分) N2H4-4e-+4OH-=N2↑+4H2O (2分) 8:17 (2分)
Ⅱ. (1) C (2分) (2) Fe-2e-═Fe2+ (1分)
(3) O2+2CO2+4e-═2CO (2分) (4) 11.2 (2分)
24.(14分)
(1) 电解池(1分) CH3OH + 8OH- -6e-= CO32-+ 6H2O(2分)
(2) 阴极(1分) (2分) (3) 560 (2分)
(4) A (2分) (5) 0.6 (2分) 1 moI/L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省鹤岗一中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答案pdf、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无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中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高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