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 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
4、了解电动机的优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教学难点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上一节同学们拆开了电动机,那么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活动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选择课本图17-7(a)进行实验
教师组装演示装置,并向学生说明:AB导线是同路的一部分,它能够在支架上自由移动,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是垂直的。
1、闭合开关,观察AB导线是否移动。(现象:AB导线移动)
2、对调电源的正负极后,再次闭合开关,观察AB导线运动方向是否变化。(现象:AB导线移动方向相反)
3、保持AB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两极,闭合开关,观察AB导线运动方向是否变化。(现象:AB导线移动方向相反)
师生共同总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跟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教师追问:选择17-7(c)所示的实验装置,怎样进行实验呢?
(1)演示线圈在平衡位置时的情形: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线圈边框AB、CD所处磁场方向一致,但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力方向也相反。又因为受力在一条直线上,受平衡力,故线圈不会转动。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
(2)演示线圈受力转动的情形:当线圈位于图甲时,线圈边框ab、cd受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故线圈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发生顺时针转动。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
(3)演示线圈为何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摆动:当线圈转至平衡位置时,受力平衡,但由于惯性,必然转过平衡位置。此时,线圈受力又失去平衡,阻碍了原有的转动,会导致线圈逆时针反转。结果,线圈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摆动,无法连续转动。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
3、教师追问:能否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获得转动的动力呢?你有哪些方法呢?
启发学生联想已学知识,讨论寻找可能的方法:1.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磁感线的方向;2.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其中,改电流的方向应该是方便的,那么,怎么改变呢?由此引出换向器。
(二)换向器的作用
活动2:探究换向器的作用。
先展示换向器模型,介绍构造:两个铜半环,两个电刷。然后分析工作过程及作用: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最后展示实际直流电动机的转子,观察由多组线圈对应多组换向片的换向器。
(三)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使线圈转动,同时利用换向器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保持线圈持续转动,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
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p29页,了解电动机的应用,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们展示电动机的广泛使用,了解电动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课堂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获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2 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2 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学互研,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