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含解析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突破练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时间:7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1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马莲河位于我国中度冻融区,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最大支流,河水含沙量、输沙量大,水质苦咸,含盐量高(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化学风化)且季节变化大。马莲河干流几乎无坝库及引水工程,目前计划建设马莲河水库,该水库兼有咸水淡化作用。下图示意马莲河水系及下游庆阳至雨落坪段某月等潜水位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马莲河河水含盐量( )
A.春季因冻土融化而突增
B.夏季因盐类物质汇聚达到峰值
C.秋季因蒸发减弱而降低
D.冬季受寒潮侵袭影响波动较大
2.图示月份,马莲河流域( )
A.上游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B.上游冰川融水补给河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C.多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D.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3.马莲河水库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 )
①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 ②提高马莲河的航运价值 ③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 ④提升马莲河的防洪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1江西景德镇一模)地表受降水的侵蚀力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形式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地表受降水侵蚀力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①地和②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5.图中降水侵蚀力和降水量关联性最弱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推测降水侵蚀力等值线最稀疏的季节和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夏季、降水强度 B.夏季、降水形式
C.冬季、降水强度 D.冬季、降水形式
(2021山东济南一模)某科研小组对湖泊进行考查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湖泊表层水温存在明显差异。并观察到,秋季的青海湖由于水层不稳定,会产生湖水对流循环,在对流循环达到的深度范围内,水温趋于一致。下表为我国三个湖泊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7~8题。
湖 泊 | 鄱阳湖 | 抚仙湖 | 青海湖 |
观测日期 | 7月6日 | 7月8日 | 7月9日 |
经纬度位置 | (29°N,116°E) | (24°N,103°E) | (37°N,100°E) |
表层最高水温/℃ | 32.7 | 22.3 | 15.8 |
表层最低水温/℃ | 31.5 | 21.7 | 14.3 |
湖泊面积/km2 | 3841 | 212 | 4583 |
湖泊深度/m | 8.4 | 87 | 21 |
7.造成抚仙湖与鄱阳湖水温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湖面高程 C.湖泊面积 D.湖泊深度
8.秋季青海湖存在湖水对流循环是因为( )
A.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湖水不稳
B.表层湖水解冻后增温,湖水上下翻转
C.表层水温降低,密度变大,水团下沉
D.表层完全封冻,底层水温高,湖水搅动
(2021四川成都七中二模)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平方千米(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读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完成9~10题。
图1
图2
9.比较西柳沟3月和7月的流量与输沙率情况,可得出 ( )
A.3月流量较小
B.7月搬运能力较小
C.3月融雪补给
D.7月冰雪融水补给
10.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缓坡植树种草
C.坡脚植树造林
D.沟谷打坝淤地
(2021福建福州二模)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宣告,嘉陵江实现全江通航,四川增添了一条出川“水上高速公路”,嘉陵江成为我国内河主通道中第一条全江渠化的河流。全江渠化是通过修坝建堤,对河道进行控制,提高河流水位,维持通航连续性的开发模式。下图为嘉陵江16级梯级水利工程纵剖面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嘉陵江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河流水位,预防洪灾
B.充分开发河流的水运资源
C.利用库区发展水产养殖
D.改造沿岸景观,发展旅游业
12.嘉陵江全江渠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①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加大 ②影响鱼类洄游繁殖 ③河流水位提高,水质变差 ④河流曲流发育加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亭子口枢纽是嘉陵江16个梯级水利工程里最大的水电站,投产第一年,机组24小时满负荷运转,如今发电量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库区水位提高
B.河流流速减缓
C.水电价格上涨
D.水电供应过剩
(2021湖南雅礼中学模拟)据《清稗类钞》记载:“甘省(甘肃)各处以得雨为利,惟宁夏不惟不望雨,且惧雨。缘地多硷(碱)气,雨过日蒸,则硷气上升……然宁夏稻田最多,专恃黄河水灌注……田水稍清则放之,又引浊水。”据此完成14~16题。
14.宁夏“惧雨”的根本原因是其耕作区( )
A.降水较多 B.地势低平
C.临近黄河 D.气温较低
15.“田水稍清则放之,又引浊水”的好处是( )
①避免土壤污染 ②排泄土壤盐分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与古代“又引浊水”相反,现在引黄河水滴灌要先过滤净化,主要是浊水易( )
A.淤高农田
B.产生土壤污染
C.损坏灌溉设备
D.加剧土壤盐碱化
二、非选择题(共42分)
17.(14分)(2021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赴新疆开展了以“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先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国道穿越三面环山、水源充足的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交通中断。沿途还经过了位于天山深处海拔1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和雪崩研究站(K地),该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这里冬季降雪频繁,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研学小组继续向南翻越天山,抵达研学终点——库尔勒。这里有大片农田和聚落分布。图1示意研学线路,图2示意天山山前洪积扇。
图1 图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在K地布局“积雪和雪崩研究站”的原因。(4分)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分别推测其形成的原因。(6分)
(3)研学小组发现塔里木盆地农田、聚落多位于冲积扇的边缘低地。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18.(14分)(202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青藏高原的卓乃湖湖水外泄,最终使盐湖与清水河相连,卓乃湖区域变成外流区。由于卓乃湖湖水外泄,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图1为2012—2020年卓乃湖地区冬春季节沙尘暴天数变化图,图2为2011年之后卓乃湖地区沙尘暴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1
图2
(1)指出卓乃湖地区沙尘暴沙源的位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概括卓乃湖地区沙尘暴最大影响范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分)
(3)简述卓乃湖地区沙尘暴对库赛湖湖水水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过程。(4分)
(4)针对该区域沙尘暴增加的趋势,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4分)
19.(14分)(2021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密集区。较大的湖泊多沿大断裂带发育,呈条带状分布。通常高原湖泊演化受气候变化、水循环、入湖泥沙及水生生物残体堆积等影响,形成后消亡较快,但青藏高原湖泊的数量和水量维系较好。近2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整体上呈现扩张趋势,但存在空间差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2000年至2009年湖泊面积的变化以及拉萨、格尔木年蒸发量折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青藏高原众多湖泊的主要成因。(4分)
(2)分析青藏高原众多湖泊得以维系的原因。(6分)
(3)推测2000年至2009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南北部湖泊演变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1.A 2.C 3.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马莲河位于我国中度冻融区,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融化,使矿物元素浓度较高的土壤水、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水,导致马莲河河水含盐量出现突增现象,A正确;夏季降水多,因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作用明显,河水含盐量降低,B错误;秋季随着降雨减少,含盐量因蒸发浓缩而增高,C错误;冬季降水少且冰冻,水循环慢,河水含盐量波动较小,D错误。第2题,根据等潜水位线分布判断,图示月份呈现地下水向马莲河汇聚的趋势,说明地下水补给河水,正值枯水期,则全流域主要是地下水补给河水;马莲河位于黄土高原,没有冰川融水补给。C正确。第3题,马莲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水质含盐量高,比较缺淡水,建设有淡化作用的水库,利于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①对;马莲河全流域航运价值低,修建水库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善效果,②错;拦截泥沙,减少进入黄河干流的泥沙,可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③对;水库位于马莲河下游附近,对整个流域的防洪作用较小,④错。D正确。
4~6.4.A 5.B 6.D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由比例尺可知,图示区域空间尺度较大,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体现了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A正确;两地纬度位置相当,B错误;地形对两地的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C错误;植被状况不是影响两地降水的主要因素,D错误。第5题,对比两图可知,四个地点中,②地降水量最少,但是降水侵蚀力最大,说明该地的侵蚀力和降水量的联系最弱,受降水强度等其他因素影响较大。B正确。第6题,松花江流域冬季降水形式主要为降雪,降雪对地表的侵蚀力很小,导致流域内侵蚀力差异小,等值线稀疏,C错误,D正确;夏季松花江流域降水形式主要是降雨,流域内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差异都比较大,加上地势起伏的影响,导致流域内降水侵蚀力差异大,等值线密集,A、B错误。
7~8.7.B 8.C 解析 第7题,不同湖泊之间的水温主要受海拔和纬度的影响,根据表格可知,抚仙湖纬度低,太阳辐射更强,应该水温高,而水温比鄱阳湖水温低,因此最可能是海拔高导致,A错误,B正确。湖泊面积和湖泊深度不是造成抚仙湖与鄱阳湖水温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C、D错误。第8题,注意材料指出时间为秋季,秋季气温降低,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大,而底层水温下降慢,密度小,由于温度差异影响密度,表层密度大的水团下沉,影响水体的对流,C正确。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湖水稳定,A错误。此时为秋季,表层湖水开始逐渐结冰,没有完全封冻,因此不可能出现表层湖水解冻现象,B、D错误。
9~10.9.C 10.D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3月和7月流量相差不大,A错误。3月,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C正确。7月,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B、D错误。第10题,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应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既能固定沟床,又能拦截坡面和上游泥沙,固定坡脚,C错误,D正确。缓坡应修梯田、挖鱼鳞坑,陡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A、B错误。
11~13.11.B 12.B 13.D 解析 第11题,由材料可知,通过梯级开发,嘉陵江实现全江通航,四川增添了一条出川“水上高速公路”,嘉陵江成为我国内河主通道中第一条全江渠化的河流,维持了通航的连续性,由此可以判断嘉陵江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河流的水运资源,发展航运,B正确。第12题,河流渠化的有利影响主要有河流由曲变直,流速加快,可减轻洪涝灾害;缩短航程可提高航运能力。但河流渠化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水面减少,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影响鱼类洄游繁殖。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第13题,据材料可知,亭子口枢纽具备较强的发电能力,其发电量减少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嘉陵江16个梯级水电站,总发电量较大,使整个四川省水电供应过剩,会导致水电站出现弃电现象,D正确。水位提高,发电量会增大,A错误。河流流速不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减缓,B错误。水电价格上涨,则满负荷发电可获得更多收益,C错误。
14~16.14.B 15.B 16.C 解析 第14题,结合材料分析,宁夏“惧雨”,“缘地多硷(碱)气,雨过日蒸,则硷气上升”,由此可知,宁夏“惧雨”的根本原因是宁夏平原地势低平,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降水过后使地下水位升高,再加上宁夏平原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从而加重土壤盐碱化。B正确。第15题,材料中提到“缘地多硷(碱)气,雨过日蒸,则硷气上升”,说明土壤盐碱化严重,盐分易在水田中沉积,所以将水田清水排放,引入浊水,这样可以利于浊水中有机物沉淀,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又可随同清水排出盐分,②③正确;不存在污染,且提高地下水位会加重土壤盐碱化,①④错误。B正确。第16题,引黄河水滴灌要先过滤净化,因为浊水中含有大量泥沙等细小颗粒物,现在灌溉主要是机械自动灌溉,先净化可减轻设备的损坏程度,C正确。对淤高农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黄河中上游水污染小,B错误。土壤盐碱化不是水源带来的,而是灌溉方式不恰当所致,D错误。
17.解析 第(1)题,K地位于中纬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形成降水,冬季降雪频繁;K地海拔1776米,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该地地势起伏大,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第(2)题,218国道伊犁河谷段冬季降雪量大,经常发生雪崩现象,冬季气温低,道路容易结冰,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夏季高山冰雪融化量加大,山地多暴雨,导致河流流量大,该地地势落差大,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第(3)题,冲积扇的边缘低地有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冲积扇地貌,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流水堆积地貌,土壤厚度大、肥力高,收成好;远离山口,减少洪涝灾害影响,安全性高。
答案 (1)K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雪量大;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冬季降雪(或雪崩)、道路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道路通行;夏季冰雪融化量加大(或山区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3)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厚度大、肥力高;远离山口,受山洪影响小。
18.解析 第(1)题,由图2可知,沙尘暴影响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卓乃湖的东侧,可推知沙源主要位于卓乃湖沿岸地区。原因:冬季,湖水补给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滩裸露;加上湖水外泄,湖水减少,冬春季节裸露湖滩面积增大,在西风的影响下,沙尘向东部扩展。第(2)题,由图2可知,最大影响区域分布在湖的东部地区,范围较大,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原因:该地冬春季节盛行西风,西风从湖面经过,风力大;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对风力阻挡小,且山脉与风向平行,形成狭管效应。第(3)题,冬春季节,西风将沙尘搬运到库赛湖湖面,春季,湖面冰雪融化,沙尘沉积湖底,湖床抬升,湖水外泄,湖水减少。第(4)题,由于沙尘暴形成主要与湖水减少有关,为防止湖水外泄,可以在湖泊出口处修建水坝,调节湖水水位;另外,加强对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答案 (1)位置:卓乃湖沿岸。原因:冬季,水位低,植被稀疏,湖(河)滩裸露;卓乃湖湖水外泄,湖水减少,冬春季节裸露湖滩面积增大。
(2)特征:分布在卓乃湖的东部,范围大(覆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盐湖),呈东西方向延伸。原因:该地冬春季多吹西风,西风从湖面经过,风力大;山脉与风向平行,形成狭管效应。
(3)水量减少。冬春季节,西风将沙尘搬运到库赛湖湖面,在库赛湖冰面沉积;春季冰雪融化,沙尘等沉积物沉积到湖底,抬高湖床,使库赛湖湖水外泄增加,水量减少。
(4)加强监测与预报;在湖泊出口处修建水坝。
19.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较大的湖泊多沿断裂带发育。说明湖泊众多与该地地质作用有关,从内力作用看,青藏高原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使得断裂带发育,断裂地区有水积聚,形成湖泊;从外力作用看,由于冰川广布,在冰川刨蚀作用下,形成冰蚀洼地,后汇水成湖,所以青藏高原湖泊众多。第(2)题,青藏高原众多湖泊得以维系要结合材料从湖泊消失的原因角度分析。结合材料“通常高原湖泊演化受气候变化、水循环、入湖泥沙及水生生物残体堆积等影响,形成后消亡较快”。从气候变化看,由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随着全球变暖,冰雪融化量增多,使得湖泊面积增大。从水循环角度看,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等多种补给水源,使得湖泊水量大。从入湖泥沙看,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较轻,入湖泥沙沉积较少,对湖泊影响较小。从生物残体堆积看,水温低,生物量较小,生物残体堆积较少,对湖泊面积萎缩影响不大,所以青藏高原众多湖泊得以维系。第(3)题,从格尔木的降水量看,青藏高原北部降水增多,随着全球变暖,北部冰川融化量增多,湖泊补给量增大。从格尔木蒸发量看,蒸发量减小,所以北部地区湖泊的补给大于支出,湖泊面积增大。南部地区的拉萨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湖泊水量支出大于收入,湖泊面积萎缩。
答案 (1)青藏高原强烈抬升,断裂陷落处,汇水成湖;地质时期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洼地汇水成湖。
(2)多断陷湖,深度大,蓄水量大;全球变暖,降水增加,冰雪融水增多;补给类型多样,入湖水量大;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土流失弱,入湖泥沙少;湖水温度低,生物量小,生物残体堆积少。
(3)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冰雪融水增加,降水增多,蒸发量减小,湖泊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湖泊扩张;青藏高原南部地区虽冰雪融水增加,但因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湖泊水量的支出大于收入,湖泊萎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技法突破练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河流,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浪喷泉比较罕见的原因是其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二环境保护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六人口与城市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