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青蛙合唱》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青蛙合唱》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新歌《青蛙合唱》,作业,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感知音的高低。
2、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
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 歌曲 《青蛙合唱》
2、 音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二、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聆听歌曲,思考: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听,思考: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讨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聆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聆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高低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悉后,师引导生进行分工合作。
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三、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四、结束。听曲出室。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 感知音乐力度(一)歌曲《我们歌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评价反馈,优点与特色,问题与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我们歌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4课 学童谣唱儿歌歌曲《梅花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评价反馈,谈话、游戏、律动导入,设计意图,新课教授,拓展:认识梅花鹿,优点与特色,问题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