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586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586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586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教案设计
展开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0单元 课题:数数和读数 第1教时 总第45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
2、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先讨论讨论。看看谁的办法好?
二、探究交流
(一)、操作。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来抓一把,看看有多少根?
先不数,猜一猜你抓了几根小棒?请你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你手里有几根小棒。
讲述:刚才抓小棒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数,才能知道抓到了几根小棒,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能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试着摆一摆。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把十根捆成一捆来数最快了。因为10个一就是1个十。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6、“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去买铅笔,一般是几枝铅笔捆成1捆?(指名回答)这1捆就是1个十,如果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
像这样的例子你见到过吗?(指名交流)
(二)认识12。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种摆法。
估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
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一下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
1、出示前3幅小棒图。
提问:这里有三组小组小棒,每组各有多少根小棒呢?谁来数一数?
指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11、13、18
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样数的?(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
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实物投影操作)
师:14根、16根、19根
分别交流是怎么摆的。(先摆1捆是10根,再摆4根)
3、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自怎样?
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5、你能从11数到20吗?
交代:拿出你的直尺,看着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20。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吗?越往右(后),表示的数就越( )。
三、反馈完善
1、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来,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
现在是往前翻还是往后翻,为什么?
2、先猜一猜是多少,再数出来。
(出示水果图)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四、课堂总结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0单元 课题:写数和数的组成 第2教时 总第46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的学习过程,能够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认识计数器,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数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练习数数。
(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
2、读一读。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 14 2 11
20 0 19
(3)以最快的速度数一数,并且说出来。
○○○○○ ○○○○
○○○○○
□□□□□□□□□□
□□□□□□
3、提问:看着11这个数,你能用小棒表示吗?你怎样摆的?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11)
二、探究交流
1、教学12的组成。
(1)认识数位。
谈话:原来有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这1捆表示什么?它对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这2捆表示什么?它对着的位置我们也有一个名字,叫做 “个位”。
(2)认识计数器。
谈话:12这个数,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出示计数器,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2。
提问: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12呢?
1个十,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这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请学生拨1个十。
这是2个一,我们该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反馈,在个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这2颗珠子就表示什么?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多少?
(3)教学12的写法。
2、教学11的组成。
11这个数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同桌讨论并操作。
汇报拨珠方法: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
用数字卡片摆出11。学生操作后汇报。
讨论: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自学13—19各数的组成。
谈话:刚才我们先摆小棒,然后拨珠,再把数摆出来,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学13—19的组成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过程,课件演示。
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5呢?16、17、18、19呢?
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教学20的组成。
谈话:出示1个十,这是多少?该放在什么位上?怎样用珠子表示它?学生操作。又添上1个十,现在是多少?
提问:十位上为什么拨2?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呢?
提问:20是怎样组成的?
5、教学数位表。
(1)出示数位表。
师:同学们,这是数位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2)问: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读做十三。
问: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4,读做十四。
想:15应该怎么写?为什么?16可以怎么写?
讨论:20怎么写?
6、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
三、反馈完善
1、抢答。
1个十和2个一是______。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______。
2个十是______。
1个十和9个一是______。
2、看数拨珠。 12 13 20 15
3、猜谜游戏。教师说一句话,学生猜数。
1个十和6个一是几?
十位是2,个位是0,这个数是几?
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几?
4、选择题。
(1)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①12 ② 20
(2)“11”十位上的“1”表示( )。 ①1个一 ②1个十
(3)16里面有( )。 ①6个十和1个一 ②1个十和6个一
(4)有2个十就在( )位上写2。 ①十 ②个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0单元 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3教时 总第47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能理解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
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
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
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
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
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
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
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
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
2个十,合在一起是20;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图画。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3)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教师: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
那么10加9呢?
(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
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如果是17-7呢?18-8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反馈完善
1.出口算卡片。
10+6 13-3 4+10 18-8
10+9 12-10 1+10 16-10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出示图画。
3.完成第2题。
(1)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
提示:为什么10+2和2+10都等于12呢?12-2为什么等于10呢?12-10为什么等于2呢?
(2)让学生把得数填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教案,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前准备,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2个十是20;知道个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