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上化学 4.2水的变化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36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的变化教学设计,共3页。
水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氢气的性质了解氢气的性质,由氢气燃烧实验初步推测水的组成2.水的组成(重点)了解水的电解实验,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重点)知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自然界中的水,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氢气的性质提出问题 氢气球可以升上天空,还可以燃烧爆炸,为什么呢?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2.化学性质:(1)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并生成水。(2)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3)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 水3.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倒立着移近火焰,如发生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探究点二 水的组成提出问题 氢气中含有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推测水可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了解水的组成。探究实验 1.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流、酒精灯。2.实验药品: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3.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向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接通电源。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得更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5.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 课堂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造成数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总结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探究点三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提出问题 物质按组成元素如何分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分类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不能发生分解反应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判断依据前提是纯净物,且只含一种元素前提是纯净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举例氧气(O2)、碳(C)铁(Fe)二氧化碳(CO2)、水(H2O)、高锰酸钾(KMnO4)联系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知识拓展 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但绝对不是化合物。⑵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3)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物质的简单分类板书设计水的变化一、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氢气+氧气 水二、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体现出其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不足之处电解水实验时,电解的速率太慢,且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结果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原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节 水的变化教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