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 卷03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原卷版) 卷03.docx
    • 解析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解析版) 卷03.docx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原卷版) 卷03第1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原卷版) 卷03第2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原卷版) 卷03第3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解析版) 卷03第1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解析版) 卷03第2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解析版) 卷03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 卷03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 卷03,文件包含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解析版卷03docx、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内蒙古通辽专用原卷版卷0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恶(zēng) 酝酿(rǎng) 矫揉造作(jiǎ)
    B.愧怍(zuò) 箴言(zhēn) 自惭形秽(suì)
    C.热忱(chén) 怂恿(sǒng) 戛然而止(jiá)
    D.濒临(pín) 冠冕(miǎn) 不屑置辩(xiè)
    【答案】C
    【解析】A.酝酿(rǎng)——(niàng);B.自惭形秽(suì)——(huì);D.濒临(pín)——(bīn);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 戈璧滩 矫揉造作 与日俱增
    B.喧嚣 里程碑 鼾然入梦 闲情逸致
    C.追溯 黄粱梦 循规蹈矩 油光可鉴
    D.取蒂 煞风景 心无旁骛 锐不可当
    【答案】C
    【解析】A.戈璧滩——戈壁滩;B.鼾然入梦——酣然入梦;D.取蒂——取缔;故选C。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街舞队的实力比对方略胜一筹,所以在比赛中占有优势。
    B.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大景区人满为患,许多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D.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人惴惴不安。
    【答案】A
    【解析】A.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望文生义,使用不当;C.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与前文“许多”语义重复,且不合语境;D. 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色彩不当,使用有当;故选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市政府在省运会开幕式期间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在这次电讯诈骗中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通过这次龙凤山集中培训,我校七年级学生懂得了意志力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干预”和“发现”互换位置;B.否定不当,可将“杜绝”或“不出”删去;C.句式杂糅,将“造成的”删去;故选D。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在《变色龙》中,用夸张手法使警察“奥楚蔑洛夫”这一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贺敬之的《回延安》借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直白、热烈、豪迈地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更是对“延安精神”的艺术再现。
    C.《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三顾茅庐》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D.《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但是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所以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答案】C
    【解析】C.错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属于史学名著。《三国志》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故选C。
    二、古诗词赏析(共3分)
    6.选出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情感真挚。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孤城紧关城门的情景,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化用典故,侧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军功未立而不得返的矛盾心理。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用悲怆的情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C.“侧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军功未立而不得返的矛盾心理”说法错误。应该是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故选C。
    三、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7.(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国家公祭日”的设立,烈士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___________,_________”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
    (8)李教授退休后,主动扎根基层教育,成为乡村中学的一名课外辅导员,他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请从《次北固山下》《己亥杂诗》《雁门太守行》中选出最恰当的句子作答)
    【答案】山雨欲来风满楼 朔气传金柝 路远莫致之 零落成泥碾作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朔、柝、致、碾、阙、汗。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共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冯谖①为孟尝君驱而之薛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③。券遍合,起,矫命④,以责⑤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厥,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①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②薛:孟尝君的领地。③券:借契。④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⑤责:通“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贤者能勿丧耳
    (3)以何市而反
    (4)孟尝君不说
    9.翻译下列句子。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0.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1.说说两文中加点的“义”有何不同。
    【答案】
    8.(1)这种心 (2)丧失 (3)买 (4)说通“悦”,高兴
    9.(1)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立即)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去见他。
    (2)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
    10.参考: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11.文中的“义指道义,侧重于人的行为准则方面,如羞恶之心等;文中的“义”指民心,侧重于治国理念方面,如老百姓的拥戴、信任等。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1)本句意为: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是心:这种心。(2)本句意为: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丧:丧失。(3)本句意为:买什么回来了。市:名词作动词,买。(4)本句意为: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说:通“悦”,高兴。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理解:(1)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感到奇怪;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好衣帽;之:代指冯谖。(2)亦:也;所恶:所厌恶的;有甚于:比……更严重;故:所以;患:祸患;辟:通“避”,躲避。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中把“生”“义”比作“鱼”和“熊掌”,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动形象地类比出“舍生而取义者也”的结论。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能力。甲文的“义”,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即“义”指的是道义,是人的行事准则。乙文中“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可见,冯谖所谓为孟尝君买来的“义”,指的是让百姓能够感恩爱戴的情义,即受到百姓的拥护,指民心,侧重于治国理念方面。
    【点睛】
    参考译文:

    冯谖为孟尝君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邑,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五、记叙文阅读(完成12~16题,共12分)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隆。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件。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变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察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察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⑪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⑫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不可能!
    ⑬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⑭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⑮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⑯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垮了一步。
    ⑰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⑱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问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⑲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12.请概括这篇科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米哈伊尔在五年内的人生轨迹。
    13.本文多处埋下伏笔,如前文通过雕像的外形、离奇的爆炸等,处处暗示雕像的不同寻常等,请说说这些伏笔的作用。
    14.请分析文中第①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15.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_____,贸然取下样本→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②____,③____→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16.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这些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2.考古学家米哈伊尔在沙漠考察时发现了雕像,后来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历程,5年后重返沙漠,发现了雕像手脚姿势的改变,领悟到“雕像”的本质。
    13.为后文揭示他们是外星生命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
    14.写出了沙漠落日的壮丽苍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15.①沙漠偶遇雕像 ②重返寻到雕像 ③探究发现变化
    16.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跑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是为了突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人物经历的梳理概括。按照题目要求,将人物从“米哈伊尔”与“雕像”人生的经历两方面概括。五年前米哈伊尔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重回了那个沙漠,站在雕像面前。发现雕像与五年前不同,五年前,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这引发了他的思索,让他领悟到“雕像”的本质。据此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即可。
    13.本题考查对伏笔写法的理解。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本文第⑯段米哈伊尔发现那两座雕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星生物,在前文已多次做了暗示(伏笔)。如:文章第④段写两座雕像的相貌显得十分古怪。第⑤段写米哈伊尔第一次看见雕像时的“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的反常表现。第⑥段写米哈伊尔的同伴从雕像女人脚上敲下的一块标本,感觉那物质不同寻常。第⑧段写米哈伊尔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发生爆炸等。
    1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由“地平线”“夕阳西沉”“长长的余晖”等词语可以看出,这处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以及人物活动空间;再由“长长的余晖”等词句,体会出这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苍茫又壮阔的意境,以落日之壮观平静,衬托米哈伊尔心理的不安,思绪的翻腾;另外,文中和结尾都有类似的环境描写,这处环境描写成为文章线索,颇具深意,借落日西沉暗示一切的思考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
    15.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结合题干和所给示例概括作答。题干要求围绕两座雕像,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根据⑤⑥段内容得出:米哈伊尔在沙漠迷路偶遇雕像开始,同伴贸然取下样本,根据第⑧段内容“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概括出:两人获救离开雕像,米哈伊尔上了前线,同伴实验室爆炸,研究中断。根据⑨至⑬段内容得出:米哈伊尔重返沙漠,寻到雕像发现变化;根据⑭至⑲段内容得出:领悟到实质,引发感悟。据此填空即可。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可知,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根据下文“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分析,其实就是暗示雕像是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印证米哈伊尔对雕像实质的感悟。用老鼠和蛇、以及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由浅显易懂的生物入手,便于读者理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六、说明文阅读(完成17~20题,共9分)
    我们能在梦里背单词吗?
    冯译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学习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晚上出现在梦中;白天练习过英语对话,梦中你就可以非常流利地和外国人交谈……通常我们会称这种现象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近,科学家对这种现象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做梦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新学的知识,梦中的你的确是在学习的。
    睡眠的过程分成不同的脑电波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脑电波为慢波;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脑电波频率较快。其中做梦是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深度睡眠时期。正常人入睡时先进入浅睡,即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然后再进入做梦阶段。从入睡到做梦阶段为一个睡眠周期,一般一夜睡眠经历4~5个睡眠周期的交替。
    当然,我们仅仅知道做梦时是怎么回事,还不足以解决问题。最近,神经科学家埃林和罗伯特找了一些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让这些学生在电脑前坐45分钟,玩一个迷宫游戏。在迷宫中,研究者将一个特定的对象设为终点,让学生们记住,然后让他们从迷宫里一个随意的点出发,找到到达终点的途径。做完游戏之后,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一组人去睡觉,一组人则留下来看录像。研究者利用脑电技术探测了睡觉组的大脑活动,之后在一个做梦周期结束时叫醒他们一次,问他们梦到了什么,或者在他们睡完午睡醒来之后问他们做梦的情况。接着对两组人再进行一次迷宫游戏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中,睡觉组相对于不睡觉组更快地找到了特定目标。其中还有4位同学做梦梦到了迷宫,他们找到特定目标的速度是其他睡觉组成员的10倍!做梦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和记忆。
    对于上述研究,研究者有进一步的解释。研究发现,做梦能够导致记忆的再激活。因为梦的周期正好对应着神经同步的增强期,此时大量的神经元能够被同时激活,从而提高对特定事物的记忆。在上述研究中,罗伯特等人就注意到,被试者的梦并不仅是对刚学习过的迷宫经验的精确重现,还激活了相似的经验。比如,其中的一个学生不仅梦到了迷宫的影像,而且梦到了自己几年前在一个蝙蝠洞探险的经历。这表明大脑在做梦的时候不仅激活了某个学习经验,还再激活了相关的学习经验。美国西北大学肯•帕勒的研究团队也有相似的发现,如果先给被试者建立一种声音和一幅图的联结,并在其做梦的时候(快波睡眠时期)播放这种声音,之后被试者对那幅画的记忆也会增强。
    这些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让人惊喜,尤其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做梦的促进效应将非常有用。我们都知道,学习外语是通过建立外语词汇和母语词汇的联结来完成的,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在白天背了一些单词和单词的中文释义之后,做梦时在你耳边重复中文释义是不是会有效提高单词的记忆效果呢?“懒人们”仿佛听到了福音,把闹钟关掉!让我把梦做完,我要多背一些单词哦!
    17.请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第一自然段加点短语“这种现象”指的是什么现象?
    18.第四自然段末尾,“被试者对那幅画的记忆也会增强”有哪两个条件?
    19.第五自然段中,加点词语“仿佛”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20.第三、四两个自然段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答案】
    17.白天的学习经历会在夜梦中出现
    18.被试者建立一种声音和一幅图的联结;在被试者做梦时播放这种声音。
    19.“仿佛”是好像的意思,因为做梦时重复中文释义可以有效提高外语单词的记忆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只是人们的“试想”,是懒人们的“期盼”。
    20.不能。因为第三段首句承接第二段“做梦是怎么回事”的内容,引出下文神经学家进行“做梦能否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实验研究,第四段首句“研究者有进一步的解释”是承接第三段研究者的解释。
    【解析】
    17.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根据第一段中的“白天学习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晚上出现在梦中;白天练习过英语对话,梦中你就可以非常流利地和外国人交谈”分析,“这种现象”指的是:白天的学习经历可以在梦中出现。
    18.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根据第四段中的“美国西北大学肯•帕勒的研究团队也有相似的发现,如果先给被试者建立一种声音和一幅图的联结,并在其做梦的时候(快波睡眠时期)播放这种声音,之后被试者对那幅画的记忆也会增强。”概括得出:被试者建立一种声音和一幅图的联结;在被试者做梦时播放这种声音。
    19.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首先要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然后解释词语。“仿佛’表示估计,做梦时重复中文释义可以有效提高外语单词的记忆效果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去掉后就成了肯定的语气,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20.本题考查说明顺序。一般情况下,文段中指定部分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根据第三段“当然,我们仅仅知道做梦时是怎么回事,还不足以解决问题”与第二段中的“其中做梦是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深度睡眠时期。正常人入睡时先进入浅睡,即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然后再进入做梦阶段”分析,第三段与第二段中的“做梦是怎么回事”相承接,引出下文的实验研究。另外,第四段首句“对于上述研究,研究者有进一步的解释。”是承接第三段的实验研究,所以不能调换。
    七、议论文阅读(完成21~24题,共11分)
    让真诚给心灵环保
    鲍震培
    ①诚心诚意是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此处的“仁”是指真诚。在孔子看来,待人真诚不是表面文章,说得天花乱坠往往是假象,做善事应该是出于真诚的内心要求,而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讨好别人的手段。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如果人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只是外表的作秀、演戏、玩假的,那是最没意思的事情。
    ②人是动物界中唯一可能最不真诚的,人会伪装,戴着面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所谓人生如戏,免不了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甚至许多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那么人心自有向上一路的向诚力量。朱自清在《论诚意》中认为,现实生活中,纯粹诚实的君子和诈伪的小人并不多见,常人往往沉浮于两界之间。我的一个朋友给人送礼,回来后总是如释重负地说“又了却一桩心事”。送礼在于她似乎不是一种内心所愿,而完全成了一种负担,失去了礼尚往来的初衷——感恩或祝福。没有了最初的真诚,人际交往也成了莫大的包袱或者势利者攀附的台阶。
    ③要做到真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
    ④必要的“巧言令色”是可以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擅言辞,一味刚毅木讷,恐怕连工作也找不到。再如做一个老师,他的真诚与他说话美妙动听、表情亲和并不冲突,因为他的内心是爱学生的。
    ⑤高尔基说:“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真诚是人品,更是一种态度。
    ⑥真诚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童叟无欺”是卖方对买方的诚信。朋友家的小朋友曾去小区小卖部买冰糕,十根冰糕可以按批发价买,每根节省一角钱,这样买10根一元钱一根的冰糕,有9元钱就够了,但是孩子却只买回9根冰糕,原来那售货员告诉他一元钱1根,朋友找到那家店理论,痛斥他们这种对顾客不诚信的欺诈行为。骗局早晚会被揭穿,春晚蔡明的小品正是揭示了诚信的天是疏而不漏的。
    ⑦文艺工作者的真诚是要向社会推出精神文明的产品,弘扬真善美的人格情操。当下一些影视剧却媚俗跟风,绯闻满天飞,剧情狗血雷人,在价值取向上混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没有起码的是非观,误导青少年观众。强大的收视率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使这样的“垃圾剧”充斥了银屏,这种娱乐圈的虚假繁荣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思。最近影视演员陈坤在2011年“行走的力量”活动后出版了公益图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书中坦言“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
    ⑧越来越多的人渴慕进藏,试图在高原简单的生活、圣洁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返璞归真。然而大多数人只是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怎样获得内心的澄净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有精彩,到哪里都会是精彩;一个人的心中有美好,无需远行,也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⑨保持你内心赤子般的真诚,真水无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让真诚回归,给我们的心灵环保,家园会变得更美好。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请你谈谈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3.本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分析其作用。
    24.作者认为“真诚”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真诚?
    【答案】
    21.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让真诚回归,给我们的心灵环保(让真诚给心灵环保)。
    22.引用孔子的话引出论题“真诚”,并解释什么是真诚;充当文章的道理论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3.举例论证。列举小朋友买冰糕被欺诈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诚信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的观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4.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
    【解析】
    21.本题考查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根据题目 “让真诚给心灵环保”和最后一段“保持你内心赤子般的真诚,真水无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让真诚回归,给我们的心灵环保,家园会变得更美好”分析,论点是:让真诚给心灵环保。或:摒弃那些喧嚣和浮躁,让真诚回归,给我们的心灵环保,家园会变得更美好。
    22.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根据“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此处的‘仁’是指真诚。在孔子看来,待人真诚不是表面文章,说得天花乱坠往往是假象,做善事应该是出于真诚的内心要求,而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讨好别人的手段”分析,引用孔子的话引出论题“真诚”,并解释什么是真诚(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充当文章的道理论据,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根据划线句分析,列举小朋友买冰糕被欺诈的事例,据此分析,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结合本段的第一句“真诚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分析,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真诚往往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的观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第一问:根据第①段“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如果人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只是外表的作秀、演戏、玩假的,那是最没意思的事情”得出:真诚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掩饰。
    第二问:根据第③段“要做到真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概括得出:一是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二是真诚也要看对象,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
    八、作文(50分)
    25.作文。
    绽放的不止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以“那一刻的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那一刻”对时间作了限制,表示一个较短的时间。“绽放”的本来含义是花朵的开放。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绽放。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不重要,有没有人欣赏也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可以开的热烈,也可以开的悄然、低调。人生也一样,这里选取比喻义,生命之花也需要绽放。可以理解为生命之花要想开的鲜艳,必须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比如奉献、低调、坚韧等。
    “绽放”这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绽放”的内容,可以是美丽的大自然,愉悦幸福的心情、亲情、友情、坚忍、拼搏等美好的品质等等。它也许绽放在心里,也许绽放在眼睛里,它会绽放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会绽放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会绽放在微笑里,会绽放在“人”字的互相支撑里……考生要善于捕捉“绽放”的过程。
    第二,构思。
    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记叙去叙说那些美丽的故事,可以采用描写去描華那些美丽的景致,可以用抒情去感悟那些美丽的瞬间,可以用议论去品味那些美丽的情愫。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三,选材。
    就本文的写作内容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笔:
    (1)可以写大自然的绽放,但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景物的描写上,应该就眼前的景物进行联想升华,深刻感悟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美丽。如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热情、秋天的包容、冬天的孕育等。
    (2)可以写人物品质的绽放,如坚强、乐观、宽容、善良、拼搏等。
    (3)可以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写人性,表现这些美好情愫的绽放。
    (4)可以写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健儿,写他们的坚忍、拼搏、执著、顽强精神的绽放。
    (5)可以写感动中国的那些体现人性光辉的人,用他们的言行与灵魂去诠释绽放。

    相关试卷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安徽专用)卷03:

    这是一份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安徽专用)卷03,文件包含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安徽专用解析版卷03docx、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安徽专用原卷版卷0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山东枣庄专用) 卷03:

    这是一份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山东枣庄专用) 卷03,文件包含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山东枣庄专用解析版卷03docx、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山东枣庄专用原卷版卷0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广东专用) 卷03:

    这是一份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广东专用) 卷03,文件包含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广东专用解析版卷03docx、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巩固提升卷广东专用原卷版卷0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