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2291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2291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2291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送道者》中这样描述人与狗的关系:“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狗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被当成了宠物。它的归类依据是( )
A.形态结构特点B.用途
C.生活环境D.大小
2.某同学给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生活环境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3.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C.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4.如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目
B.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
C.图中猫与虎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D.图中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5.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生物分类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6.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袁老改良作物品种是利用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因素的多样性
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D.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8.下列关于生 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对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9.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我国特产珍稀动物的一组是( )
A.白唇鹿、金丝猴、大鲵B.大熊猫、扬子鳄、企鹅
C.猕猴、丹顶鹤、褐马鸡D.麋鹿、朱鹮、黑猩猩
10.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是因为( )
A.我国的裸子植物数量最多B.我国的裸子植物种类最多
C.我国的裸子植物分布最广D.我国的裸子植物形态各异
11.被称为“中国鸽子树"及植物界“活化石"的植物是( )
A.珙桐B.水杉C.水葫芦D.油松
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和滥捕滥杀是鸟类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13.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伐优留劣,乱砍滥伐
B.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C.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D.退耕还林
1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B.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C.保护现有的森林和草地D.毁林烧山,建造梯田
15.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中央总体部署,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禁捕。那么,长江全面禁渔的意义不包括( )
A.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有利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
D.有利于开发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态旅游
二、综合题
16.《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 。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 。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 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 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三、实验探究题
17.袁隆平院士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巨型稻”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巨型稻”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 的角色。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杂交水稻的原理是依据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等,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3)在该生态系统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狗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被当成了宠物,这是根据用途分类的,有的狗被训练呈警犬、导盲犬等,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析】【解答】A、按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有虎、蛇、鹤、猴,无脊椎动物有螳螂,A说法正确。
B、虎、猴、鹤为恒温动物,蛇和螳螂为变温动物,所以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B说法正确。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虎和猴为胎生,蛇、鹤鹤、螳螂为卵生,C说法正确。
D、虎、猴、鹤、蛇和螳螂都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不能作为分类依据,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分类依据,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按体温是否恒定分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解析】【解答】AC.结合分析可知: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C不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不符合题意。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解析】【解答】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故图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目,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图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种,B符合题意。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故图中猫与虎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C不符合题意。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猫与豹同科,猫与狗同目,故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解析】【解答】A.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C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B不符合题意。
C.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C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解析】【解答】A、生物种类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说法正确。
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B说法正确。
C、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可能会因为新引进的物种没有天敌,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所以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说法错误。
D、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在全世界现存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我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种数的14%,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解答】A.白唇鹿、金丝猴、大鲵全部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A符合题意。
B.大熊猫、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但企鹅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B不符合题意。
C.丹顶鹤、褐马鸡都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但猕猴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麋鹿、朱鹮都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但黑猩猩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解析】【解答】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出现于第三纪,后又经过冰川时期而保留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据统计,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约有850种,隶属于79属和15科,中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的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残遗种或孑遗种,并常为特有的单型属或少型属。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是因为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我国由于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所以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解析】【解答】珙桐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多米,开花时,花序基部白色的苞片看上去像一只只白鸽,所以又称为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故答案为:A。
【分析】珙桐科落叶乔木,亦称“水梨子”,是驰名世界的观赏树,仅产于湖北兴山县,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而目前正日趋减少。
【解析】【解答】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不符合题意。
C.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需要的产品,而且有利于资源的更新。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符合题意。
D.据相关资料记载:栖息地丧失约占鸟类濒危原因的60%,栖息地的丧失和滥捕滥杀是鸟类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解答】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少,是一个少林国家;②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③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生态化境遭到破坏.而退耕还林、还草能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可见选项中,A、B、C都符合题意,D退耕还林不属于植被面临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人类因社会发展而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影响环境,导致我国植被面临威胁,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解析】【解答】A.乱砍滥伐会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会出现荒山,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造成土地荒漠化,所以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有利于保护植被,A不符合题意。
B.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有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保护植被,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现有的森林和草地,不乱砍滥伐,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保护植被,C不符合题意。
D.毁林烧山,建造梯田都会毁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植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A.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政策,恢复流域渔业资源,保证后代人利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则对其进行的保护是对生物种类多样性保护,长江全面禁渔有利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不符合题意。
C.鱼类等水生动物可以利用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然后再被生产者利用,说明鱼类等水生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发挥作用等。动物作为消费者,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长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长江全面禁渔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C不符合题意。
D.长江全面禁渔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开发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态旅游不是主要目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
【解析】【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F表示的是大熊猫。
(2)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分析】生物的分类:
【解析】【解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巨型稻”通过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来源,因此“巨型稻”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这是利用基因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
(2)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农业害虫→青蛙。
(3)在该生态系统中,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当堂检测题,共8页。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练习专题17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分类等级,林奈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3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文件包含13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13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原卷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