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测试+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018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测试+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018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测试+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测试+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测试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一、单选题1.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根据。如果有人将猫、燕子、蛇、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 虾、河蚌、蚯蚓也归为一类,则他进行分类的依据可能是( )A. 有无脊柱 B. 会不会飞 C. 陆生或水生 D. 胎生或卵生2.科学家将某细菌的一种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花细胞内,培育出抗虫棉。这主要利用了( ) A. 物种的多样性 B. 遗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蛋白质的多样3.我国特有的珍稀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分别是( ) A. 藏羚羊、大熊猫 B. 大熊猫、朱鹦 C. 朱鹦、扬子鳄 D. 扬子鳄、大熊猫4.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C.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5.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列叙述与此规定不符合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 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C.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 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将生物进行分类只需要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C. 同属中的共同特征比同科中的共同特征少D.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7.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图为四种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B. 四种植物都可以产生果实C. 杏与四种植物中梅的共同特点最多 D. 禾本科比禾本目包含的生物种类多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图中有四条食物链 B. 摇蚊、太阳鱼和人都属于脊椎动物C. 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昆虫 D. 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是同门不同界的生物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C. 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 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10.菏泽牡丹,艳丽动人,牡丹花盛开季节,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美学价值 B. 经济价值 C. 直接使用价值 D. 潜在使用价值11.关于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种与种之间的区别多样,而同种生物基因组成相同B.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C. 我国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类位于世界前列D. 我国有许多特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12.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 A. 热带雨林 B. 针叶 C. 草原 D. 湿地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是中国 B. 被喻为“鸽子树”的是珙桐C. 提出“双名法”的是达尔文 D. 双名法包括“属名+种加词”14.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 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C.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D. 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下列不属于保护和招引益鸟的措施是( ) A. 用粘网捕鸟、掏鸟卵等行为 B. 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C. 创造营巢或居留的条件 D. 建立鸟类的自然保护区二、综合题16.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7.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内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种山产品,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类92属,白洋淀野生禽鸟已恢复到198种,主要有天鹅、大鸨、苇莺、黑水鸡、鸪丁、苍鹭、斑嘴鸭等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北京市在生态系统的类型中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北京市人口多,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2)请从给出的以下四种生物中:水生植物、斑嘴鸭、鱼类、木耳,选取适当的生物写出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需包含三个营养级)。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3)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________的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___的多样性。 (4)白洋淀野生禽鸟的恢复,使生物资源更加丰富,由此可见保护生物的________,保护__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揹施。 18.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 ①乱砍滥伐 ②滥捕乱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A.生活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B.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建立了________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________,________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19.分析下表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我国物种数占世界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类1244873014.25爬行类37663005.97两栖类28440107.08鱼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0(1)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2)在表中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写出四种我国一级保护动植物的名称。(3)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________的多样性。(4)虽然我国生物种类丰富,但有许多生物濒危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写出4种原因。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A 2. B 3. D 4. A 5. D 6. D 7. D 8. C 9. D 10. C 11. A 12. D 13. C 14. B 15. A 二、综合题16. (1)单细胞生物(2)绿色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3) 能否产生种子;子叶的数目 (4)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17. (1)城市;较弱(2)水生植物→鱼类→斑嘴鸭;斑嘴鸭(3)生物种类;基因 (4)栖息环境;生态系统 18. (1)②;②③(2)长白山;斑头雁;棕头鸥 19. (1)裸子植物(2)白鳍豚、扬子鳄、银杏、朱鹮、珙桐、中华鲟等(答任意四种即可(3)种类(或物种)(4)乱砍乱伐;过度捕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练习专题17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分类等级,林奈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十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合集,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十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21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合集,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