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976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976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无答案)
展开【自主学习】复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核心知识。
1、概述生物分类的等级;
由大到小:界 、 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 。规律: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体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2、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内涵:①种类的多样性;②基因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培育新品种。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植物分类: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被子、裸子)和孢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
动物分类:根据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和变温动物。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4、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破坏;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
5、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能知道)
6、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措施);②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根本措施);③迁地保护;④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⑤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⑥加强宣传报道、提高保护意识。
7、生物变异的原因及应用。
①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环境因素。
②由环境因素引起但没有影响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③人类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培育高产奶牛;杂交培育小麦;射线照射培育太空椒等,改变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8、米勒实验
①过程: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能形成氨基酸。
②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9、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①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证据是化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
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③历程:植物的是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动物的是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10、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①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模拟生物变异类型),放在一块绿布(模拟生活坏境)上,实验者(模拟捕食者)先背对绿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绿色。由实验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结果。
②进化的原因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合作探究】
概念解读一:生物的分类
【精讲点拨】
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1.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两大类: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其中,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其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
3.依据生殖方式是否为胎生将动物分为两大类:卵生和胎生。
【合作探究】
概念解读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识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________、从水生到________、从低等到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________________→原始的无脊椎动物→__________________。
3.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科学解释:
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通过⑩________方法选择优良生物的性状并培育生物新品种。
概念解读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人类和类人猿是由________逐步进化来的,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2.人类学家将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3.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____________、智人四个阶段。
【精讲点拨】
1、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在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因是自然选择,内因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生物的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类人猿、森林古猿和北京猿人的比较
(1)类人猿属于灵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等,它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类最相似,所以称为类人猿。
(2)森林古猿是指一组种类庞杂的类人猿,化石发现于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中,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的大猿(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共同祖先。
(3)北京猿人又称北京人、北京直立人,也称中国猿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猿人。
(4)三者之间的关系:森林古猿→直立人(如北京猿人)→人和现代类人猿
【方法锦囊】
方法1 正确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
1.分类依据: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2.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3.植物的分类(如图)
(1)植物分类的依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2)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较稳定。
4.动物的分类(如图)
方法2 理解并记忆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的方法
1.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间的共同特征越多,在进化树上的位置离得越近。
2.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结果是适者生存。所以现存的生活状态良好的生物都是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例题分析】
例1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例2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这主要是利用了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例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D.颁布相关的法律
例4 .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结构与功能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不符的是
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生活在寒冷的地区
C.青蛙仅能用肺呼吸,更适应陆地生活
D.家鸽的骨骼轻、薄、坚固,适应飞行
例5 .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绿布上,实验者先背对绿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_。由实验可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例6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营养价值不高的“鱼翅”大量食用,导致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对生物________多样性的破坏;据统计,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会破坏生物________的多样性,对持续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有效训练】
1.下列生物分类你认为符合生物分类的是
①水绵 ②油松 ③向日葵 ④玉米 ⑤螳螂 ⑥鲫鱼 ⑦华南虎 ⑧酵母菌
A.①⑥⑧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⑥⑦⑧
2.在华南虎、金钱豹、狼三种食肉类生物中,华南虎和金钱豹的亲缘关系更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形态结构更相似 B.共同所属的分类等级更小
C.生理功能更相似 D.体型更相似
3. 下列证据中,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的是
A.鹰的翅膀的骨骼与马的前肢骨酪相似 B.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
C.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
D.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
4.“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环,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措施是
A.保护细胞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下列事例中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有
①生物入侵 ②有计划砍伐松林中的松树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 ④发展生态农业 ⑤温室效应 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6.利用生物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B.相较于小麦、大豆,衣藻与葫芦藓的亲缘关系更近
C.猪是家畜之一,它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D.分类单位越大 ,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7.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BD COP15)将于2021年底在我国云南昆明召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存斗争越激烈,生态系统越不稳定
C.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D.长江江豚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8.建立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华鲟等鱼类,建立三峡植物园保护三峡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D.迁地保护、人工保护、法制管理
9.米勒实验对探究地球上生命起源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米勒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
②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③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④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考点归纳
内容
要求
1.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理解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了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了解
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生命起源的过程
了解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自主检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优质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检测,感悟目标,问题导学,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精品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