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描述池塘栖息地里的生物与非生物,说出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及繁殖提供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庇护所等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制作生态瓶,并用生态瓶建立模型开展探究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能参与生态瓶制作活动,并如实做好持续的观察记录,基于事实与他人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栖息地,并能采取行动保护生物栖息地。
教学重点:
能描述池塘栖息地里的生物与非生物,说出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及繁殖提供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庇护所等条件。
教学难点:
能制作生态瓶,并用生态瓶建立模型开展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企鹅、骆驼、莲的照片。
2.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吗?它们生活的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呢?让我们听听资料中是怎样介绍的。
资料介绍:我知道企鹅一直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南极的低温适宜企鹅生存。它能在水中捕食,也需要在陆地上生活,所以南极这种既有海洋又有陆地的低温环境很适合企鹅生存。而骆驼则生活在炎热的沙漠中,沙漠中几乎所有植物都是骆驼的食物。莲是水生植物,生活在池塘里,池塘能为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光照。
3.引出主题——同学们,像这样生物能够长期生活的环境叫做生物的栖息地。
二、科学实践活动:池塘为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1.观察并思考:
自然界中的生物栖息地是多种多样的,你们知道池塘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吗?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边观察边在表格中记录下有哪些生物生活在池塘中?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的第一列。(PPT出示表格,标注记录区域)
哪位同学一边展示记录,一边说一说池塘中生活着哪些生物?
2.出示学生记录。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从图片中看到池塘里生活着鱼、水草,还有莲,莲叶漂在水面上,根部扎在泥沙里。
这位同学在图片中看到鱼、水草、莲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还有没有其他生物?
生2:我在池塘底部还看到了螺,说明池塘也是螺的栖息地。
3.提问:池塘中除了生物,还有许多非生物,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知道水里的水草会被螺吃、被鱼吃,水草的根部扎在池塘底部的泥沙中,其他部分在水中,水草可以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生2:池塘中的水草会被鱼吃,像螺这样的小生物也会被鱼吃。鱼还要呼吸水里的氧气。水是水生生物的生存场所。
生3:我家里养的小鱼还会在水里产卵、下小鱼。
生4:我知道有些螺会贴在水草和石头上,也会钻进泥沙中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敌,呼吸水中的氧气,螺喜欢阴暗的环境,不需要太多光照。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池塘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这么多的联系呢!谁能说一说池塘栖息地为其中的生活的每一种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
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的记录,听听他们的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认为池塘为螺提供了生存场所——泥沙和水、食物——水草、氧气。为鱼提供了生存场所——水、食物——水草和螺,以及氧气、光照。为水草提供了生存场所——泥沙和水、光照、养分——泥沙和水、水分。
教师追问:这位同学发现池塘为螺、鱼、水草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生物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2:我还有补充,池塘为莲提供了生存场所——泥沙和水、养分——泥沙、氧气、光照。
5.谈话:同学们真善于总结,你们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中总结、提炼出了池塘栖息地为鱼、螺、水草和莲提供的生存条件。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想法吗?有没有补充或疑问?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有一个疑问,刚才几位同学提到植物能给动物提供食物、提供氧气,那么水中的动物对水草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帮助或者影响呢?师:你真会思考,同学们能不能解答他的疑问?
生2:我知道在陆地上,一些动物的粪便或者腐烂后的尸体可以为陆生植物提供肥料,我想,水生动物对于水生植物应该也有相似的作用吧。池塘中的鱼越多,水草可能生长的越好。
生3:我的想法是:如果池塘中的鱼太多了,就会把螺或者微生物吃光了,没有食物,鱼也会活不下去。所以我认为池塘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都是相互影响的。
6.谈话:几位同学发现池塘中的生物是相互影响的。他们既能从生活经验中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又能利用阅读到的资料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真是太棒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认为鱼的生长不需要池塘提供光照。因为池塘里有非常多的水草,很茂密,甚至都遮挡住阳光了,鱼在水草中穿梭,虽然晒不到阳光,但鱼并没有死,所以我认为鱼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生2:我认为鱼在水中要捕食一些小生物,如果没有阳光,鱼会不会什么都看不见了?所以我认为鱼在捕食的时候需要阳光照亮。
小结:这两位同学也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鱼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同学们,关于池塘能提供给生物哪些生存环境,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老师,我不太了解螺的习性,它们的食物是什么呢?
生2:水草会被螺吃吗?从图片中我看到螺的身体很小,但是水草那么高,怎么会被螺吃呢?
7.小结:同学们特别敢于提出问题!到底哪些同学的观点更接近于事实呢?我们怎样证明池塘栖息地究竟能为生物提供哪些生存条件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家附近有公园,公园里有湖,我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也见过池塘,我们可以直接到池塘边去观察。
这位同学想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最直观地观察池塘为生活在那里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办法?
生2:我认为去池塘边观察虽然观察结果会更真实,但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在家里的鱼缸里养几条鱼,还可以放几棵水草,这样更便于研究,可以随时观察鱼、水草等生物的生长情况。
是呀,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我们随时观察和记录,同学们,回忆一下池塘中有哪些生物与非生物,我们还可以在鱼缸里放入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3:我们刚才从池塘图片里看到了那么多的生物,还有非生物,如果想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咱们必须模拟一个池塘,还要尽量接近真实的池塘环境,这样才能使生物的生长情况更真实。所以我认为鱼缸里不能只有鱼和水草,还需要放一些螺,使鱼缸中的生物更多样,还需要有泥沙、水等非生物条件。
8.总结:这位同学分析的既全面又清晰!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生态瓶,模拟池塘栖息地,来证明池塘栖息地究竟能为生物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三、总结:池塘作为生物栖息地, 能够给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一些基本生存条件。
四、拓展活动:我们注意到没有,我们有的家庭的水族柜,就是一个小小水生生物栖息地,这个水族柜环境越接近自然的水生生物环境,其中的各种生物生长的就越好;相反,则生长得不好。
板书设计:
19、生物的栖息地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5 多样的栖息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 多样的栖息地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聚焦,发现问题,活动探究,解决问题,拓展活动,探究延伸,课堂小结,反思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