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展开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2、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难点
从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在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笔下,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了解作者: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像《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优美动人的童话作品都是出自安徒生之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部经典之作。
3、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下面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是分哪几部分来描写的?
概括总结:卖火柴 擦火柴 被冻死(板书)
三、精读感悟:
(一) 走进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品读课文的第一~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状况。
2、是啊,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啊。
板书:可怜
3、这一部分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小女孩可怜呢?
大家找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一部分。
(1)他为什么赤着脚呢?(课件)
(2)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脚伸出来,听,寒风呼啸,雪花飞舞,赤着脚踩在冰冷刺骨的地面上,会有怎样的感觉?是啊,很冷,那到底有多冷。的确,冷彻心肺,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3)再来看这里的三个“一”,从这三个“一”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她为什么不回家呢?(课件)是啊,即便又冷又饿,也比回家强啊。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呀。
(5)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现在最想做什么?(吃饱穿暖)
(6)可小女孩手中只有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是的,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是小女孩家里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对她们来说火柴是极其珍贵的,她为什么敢从里面抽出一根呢?(这说明她实在是太冷了,直至无法忍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谁来说说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1)在这段文字中,哪些描写得是幻想,哪些描写得是现实?
(2)(课件)完成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表格。
2、请同学们自学六——十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3、填写表格。(课件)
4、仿写片段。(课件)
板书:虚实结合
5、交流片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故事进入尾声,小女孩最后怎么样了?(课件)
2、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女孩死去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课件)
3、这里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哪一个?(对,是幸福)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两个幸福呢?(课件:第一个——)
4、其实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穷苦人民的一个缩影,安徒生所处的社会当时贫富差距很大,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穷苦的人民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以感受一下,作者在写这往篇童话时怀有怎样的心情?
(是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同情 不满
5、、推荐阅读:安徒生的童话经久不衰,在世界上广为流传,难怪有人说——(课件)。希望同学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安徒生的作品为伴。
四、总结:
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倍受关爱,拥有着真正的幸福,难道我们只会被爱,只会享受吗?是的,我们还应该把爱的种子洒遍大地,让幸福之花处处开放。
五、作业
阅读课后刘倩倩同学的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并拿起笔来,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生字词,感知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课时目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描述,教学结果,教学评析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