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259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259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259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9•淮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燃烧 B.石蜡熔化 C.苹果腐烂 D.糯米酿酒
2.(2019•淮安)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B.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C.密闭的房间中可燃煤取暖
D.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
3.(2019•淮安)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KH2PO4 C.NH4HCO3 D.Ca(H2PO4)2
4.(2019•淮安)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6
5.(2019•淮安)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加入块状固体 D.读取液体体积
6.(2019•淮安)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7.(2019•淮安)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食醋 B.淀粉 C.白糖 D.豆油
8.(2019•淮安)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
9.(2019•淮安)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制取少量熟石灰 |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
B | 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 |
C | 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 | 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 |
D | 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 |
A.A B.B C.C D.D
10.(2019•淮安)“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11.(2020•淮安)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12.(2020•淮安)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辨别“羊毛制品”真假 | 取样,灼烧,闻气味 |
B | 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 | 取样,滴加少量碘酒 |
C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 | 取5g蔗糖,溶于100g水 |
D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过量的碳酸钙,搅拌,过滤 |
A.A B.B C.C D.D
13.(2020•淮安)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B.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铜置换出铁
14.(2020•淮安)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15.(2020•淮安)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16.(2020•淮安)端午佳节,阖家团聚,品尝美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17.(2020•淮安)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预防缺铁,推荐食用加铁酱油
B.均衡营养,少吃蔬菜多吃肉类
C.避免浪费,霉变大米淘洗煮食
D.防止龋齿,大量使用加碘食盐
18.(2020•淮安)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价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镁离子:Mg+2
19.(2020•淮安)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给液体加热
20.(2020•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铁钉生锈 D.玻璃破碎
21.(2021•淮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
C.反应Ⅱ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22.(2021•淮安)如图是NaCl和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
C.50℃时,50g KNO3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D.通过加溶剂、升温等方法能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3.(2021•淮安)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鉴别硬水与软水 |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的泡沫多少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
C | 测定稀盐酸的pH | 将pH试纸插入溶液中,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
D |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搅拌,过滤 |
A.A B.B C.C D.D
24.(2021•淮安)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X↑+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O2
B.反应时仅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铜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3:4
25.(2021•淮安)氧、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体中缺少铁元素会导致骨骼疏松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6.(2021•淮安)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时伴随着发光、发热
B.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图书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发生火险沉着应付,必要时拨打119
27.(2021•淮安)下列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28.(2021•淮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9.(2021•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湿衣晾干 D.苹果腐烂
30.(2021•淮安)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O2 B.N2 C.H2O D.CO2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9•淮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燃烧 B.石蜡熔化 C.苹果腐烂 D.糯米酿酒
【解答】解:A、汽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苹果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D、糯米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B。
2.(2019•淮安)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B.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C.密闭的房间中可燃煤取暖
D.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
【解答】解:A.加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故A正确;
B.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故B正确;
C.在密闭的房间用煤取暖,会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煤气中毒,故C错误;
D.劣质家俱中含有甲醛,有强烈的致癌性,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3.(2019•淮安)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KH2PO4 C.NH4HCO3 D.Ca(H2PO4)2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B、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019•淮安)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6
【解答】解: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
故选:D。
5.(2019•淮安)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加入块状固体 D.读取液体体积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A。
6.(2019•淮安)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解答】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发生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错误;
B、将木柴紧密堆积不利于燃烧,错误;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有利于保护图书,正确;
故选:D。
7.(2019•淮安)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食醋 B.淀粉 C.白糖 D.豆油
【解答】解:A.食醋 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故正确;
B.淀粉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
C.白糖溶于水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显中性,故错误;
D.豆油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
故选:A。
8.(2019•淮安)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
【解答】解:A、香草醛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而香草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香草醛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8+8+3=19,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8):(16×3)=12:1: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9.(2019•淮安)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制取少量熟石灰 |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
B | 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 |
C | 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 | 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 |
D | 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 |
A.A B.B C.C D.D
【解答】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灼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银与稀硫酸均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0.(2019•淮安)“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A.氧化镍作为载氧体,使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甲烷燃烧迅速,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故A正确;
B.氧气和甲烷没有直接接触,没有形成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等质量甲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不变,故C错误;
D.反应生成的气体冷却后,水变成液体,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11.(2020•淮安)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解答】解:A、由流程图可知,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说法正确;
B、过程1中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B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故C说法正确;
D、在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炭黑和Fe3O4都是固体,需要解决分离问题,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2.(2020•淮安)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辨别“羊毛制品”真假 | 取样,灼烧,闻气味 |
B | 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 | 取样,滴加少量碘酒 |
C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 | 取5g蔗糖,溶于100g水 |
D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过量的碳酸钙,搅拌,过滤 |
A.A B.B C.C D.D
【解答】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取样,灼烧,闻气味,若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为羊毛制品,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样,滴加少量碘酒,若变蓝色,可检验土豆中存在淀粉,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5g蔗糖,溶于100g水,得到的蔗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3.(2020•淮安)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B.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铜置换出铁
【解答】解:A、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但也会生锈,不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钢铁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是用铁置换出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2020•淮安)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可用作灭火,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选项说法正确;
D.液氧具有助燃性,但是没有可燃性,所以不能作燃料,在发射火箭过程中,液氧做助燃剂,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2020•淮安)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解答】解:A、三氯生是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7):(16×2)≠7: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6.(2020•淮安)端午佳节,阖家团聚,品尝美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解答】解: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选项错误;
B、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产生的泡沫较少,软水产生泡沫较多,选项正确;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选项错误;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乳化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B。
17.(2020•淮安)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预防缺铁,推荐食用加铁酱油
B.均衡营养,少吃蔬菜多吃肉类
C.避免浪费,霉变大米淘洗煮食
D.防止龋齿,大量使用加碘食盐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为预防缺铁,可推荐食用加铁酱油,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要均衡营养,合理摄入蔬菜、肉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D、龋齿是缺乏氟元素造成的,防止龋齿,可适量使用含氟牙膏,而不是大量使用加碘食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8.(2020•淮安)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价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镁离子:Mg+2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钙元素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D。
19.(2020•淮安)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给液体加热
【解答】解:A、“招气入鼻”法闻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20.(2020•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铁钉生锈 D.玻璃破碎
【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1.(2021•淮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
C.反应Ⅱ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答】解:A、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即硫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Ⅱ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2.(2021•淮安)如图是NaCl和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
C.50℃时,50g KNO3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D.通过加溶剂、升温等方法能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否则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故A错;
B、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故B错;
C、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85.5gKNO3,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42.75g,50℃时,50gKNO3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
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加溶剂、升温等方法能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23.(2021•淮安)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操作 |
A | 鉴别硬水与软水 |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的泡沫多少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
C | 测定稀盐酸的pH | 将pH试纸插入溶液中,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
D |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搅拌,过滤 |
A.A B.B C.C D.D
【解答】解:A、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稀释浓硫酸,应该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24.(2021•淮安)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X↑+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O2
B.反应时仅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铜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3:4
【解答】解:A、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3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4个,反应后应该是2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N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铜中的铜元素化合价是0,硝酸铜中的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正确;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192:72=24: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5.(2021•淮安)氧、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体中缺少铁元素会导致骨骼疏松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解答】解:A、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6.(2021•淮安)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时伴随着发光、发热
B.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图书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发生火险沉着应付,必要时拨打119
【解答】解: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时伴随着发光、发热,说法正确;
B、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对图书、档案造成损坏,说法正确;
D、发生火险沉着应付,必要时拨打119,说法正确;
故选:B。
27.(2021•淮安)下列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28.(2021•淮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解答】解: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1×16)=1:8,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有限,应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选项错误;
故选:C。
29.(2021•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湿衣晾干 D.苹果腐烂
【解答】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毒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30.(2021•淮安)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O2 B.N2 C.H2O D.CO2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安徽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共22页。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共20页。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