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6*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6*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文本特点:
1.平达质朴,不事雕琢
《昆明的雨》语言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写昆明的杨梅:“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没有繁复的修辞和华而不实的表达,完全就是一段大白话,但细细咀嚼体味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对昆明怀念之情最平达质朴的表达。
2.含蓄传神,信手拈来
《昆明的雨》这篇文章看似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读来却觉得含蓄传神、意味无穷,这源于作者对昆明的文化和传统理解得十分深切。文章中写了昆明的仙人掌、有关仙人掌的风俗、各种菌的形状及味道、卖花的小姑娘……正是在这种对生活“闲话式”的表达中,把文章的思想性与趣味性完美和谐地进行了统一,让人感觉到处处是淡泊,是宁静和无限的情趣。
3.音韵和谐,收放自如
从《昆明的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重视字句的声音。“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回环往复,充满音乐感;“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三个形容词的组合,鲜明、简洁地表达了对昆明的记忆;“滑,嫩,鲜,香,很好吃”,一字一顿,不但强调了味道,还很好地舒张了文气,显得节奏感极强,收放自如。
二、学情分析
下面的表格是对本地域的一所中等学校其中100名学生所做的学情调查。经过筛选、整合后呈现的学生具体问题。
三、教学总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品味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和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文章平淡质朴、如话家常又雅俗相生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品味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和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流程:共1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字词,扫清阅读课文障碍。
2.初读文本,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3.再读文本,寻找批注最美画面。
课堂前测:字词检测(读音与字形)
课堂导入:展示文中插画:如果这是汪曾祺送给宁坤的画,学生结合文字欣赏。
附1:
角度
学生问题
基础层面
1.“格调”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饱和”?
3.“暮年”是什么意思?
4.“比丘尼”指的是什么?
5.“近于夸张的旺盛”是什么意思?
内容层面
1.为什么雨是使人动情的?动情体现在哪一点?
2.为什么40年后又重新怀念昆明的雨?
3.为什么说雨是丰满的?
4. 本文作者主要想写昆明还是雨?
5.作者想念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仙人掌为什么能辟邪?
7.为什么酒店里的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翅膀下?
8.为什么作者在画上画金黄色的花,而文中介绍的却是白兰花?
9.“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因为什么?
10.文中作者是因为在外地才思念家乡吗?
写法层面
1.最后一句为什么又重复“我想念昆明的雨”?
2.为什么不用更多笔墨写昆明的雨,而却写其它景色、食物、习俗?
3.为什么文章中间几段没出现点题语句?
4. 文中为什么要多次引用诗句?
5.为什么描写雨季又描写菌类呢?两者有什么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6.作者写的景物看起来有点“散”,为什么聚拢起来却使人感到昆明雨季鲜活、立体呢?
7.最后一段对小酒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8.作者为什么要用昆明的雨为题?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环节一:引出文本
问题:文章题为《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给宁坤画画的内容呢?
默读文章,发言讨论后教师补充或明确:所画的是昆明乡情民俗,画里的景物是昆明雨季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仙人掌、菌子等,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4分钟
明确开头的作用。
环节二:触碰文本
(1)问题:最能概括昆明的雨季特点的句子是哪句?
(2)填写表格(附表1)
再读文章勾画。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写,小组互相补充。
9分钟
梳理文章,找出作者叙述的人、事、物、情。
环节三:咀嚼文本
问题:默读全文,结合语文本谈谈你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要求:按照下面句式交流。
我从 (原文词句)读出了作者 的情感。
默读文章,全班互动、师生交流,教师适机引导。
预设:①我从第3段“我想念昆明的雨”,读出了作者对昆明雨季想念、喜爱的情感。
②我从第8段“这种东西也能吃?!”的标点读出了作者惊喜、感叹的的情感。
……
14分钟
提升品析语言的能力,品味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和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反复吟咏朗诵,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学生互评、师生交流、教师补充。
8分钟
加深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
问题:有人说这篇文章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请分别找出并分析其妙外。
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交流后教师明确:文章口语和诗歌文言融为一体,雅俗共生,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韵味无穷。
5分钟
体会文章平淡质朴、如话家常又雅俗相生的语言风格。
环节四:总结文本
依据你这节课对文章的理解,请将最后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后该加什么标点合适?
全班互动发言。
预设:句号、省略号、叹号。
5分钟
检测并加深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
作业
拓展阅读:阅读《端午的鸭蛋》,体会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品味其中的生活情趣。
自读课文,能力迁移
板书
昆明的雨
雨:绵长、明亮、丰满、使人动情——舒服
雨中:景、物、人、事——风土人情与恬淡的生活
情感:爱与怀念——昆明的雨,恬淡美好的生活——从容的人生态度
昆明的雨季
特点
表现(在文中勾画)
明亮的
丰满的
使人动情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目标,教学流程,学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