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9 总复习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9 总复习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画导入,激发兴趣,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总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复习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
培养学生几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切实经历以下过程促进学生空间发展观念。
从生活实物中抽象,还原到生活中有意识地欣赏数学在生活中创造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造美。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水墨动画《题西林壁》。同样是庐山,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观察物体”。
二、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一)观察大比拼。
1.整体观察
观察面前的小药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1)思考: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小药箱的所有面吗?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相对的面看得见吗?
(2)解释应用:谁能用我们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长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因为看物体时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局部观察
(1)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药箱,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再把它们分别画出来。
小结: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2)应用:青青草原来了四个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喜洋洋说: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美羊羊说: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写:小药箱。沸羊羊说: 我看到三个面。 灰太狼说: 我一眼看到了药箱的四个面。你认为谁说了谎话, 为什么?
(二)观察组合图形
1.下面这些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通过刚才的推理,你有什么感受?(1)不同的物体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2)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物体。
2.应用: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可能是什么样的物体呢?(圆柱和正方体、圆柱和长方体、圆柱和圆柱、球和正方体、球和长方体、球和圆柱)
3.小结:在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只根据一个面的形状就去判断它是什么物体,要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4.提高:下面这两样是什么东西?(电话和喷壶)
(三)摆一摆,看一看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所学(智慧屋)
1.
2.找一找
四、小结回顾,能力拓展
老师寄语: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不要像摸象的盲人一样以偏概全。这正如我们的世界,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希望大家都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把握生活的每一个亮点,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 整体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
- 局部观察:注意角度
- 组合图形的观察:综合判断
总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征与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复习整理这一单元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弄清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
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老师刚来的时候,大家都问了我的QQ号码,很多同学都加了老师为好友,有空会和老师聊聊天,尤其是和老师讨论数学问题,为了方便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和交流,老师建了个我们五(3)班的班级群,想知道这个群的号码吗?不过老师给大家一些信息想让大家来猜一猜这个号码,谁猜对了,老师就让他当这个群的管理者,好吗?请大家看大屏幕。
这个群号是一个8位数:
第一位数字是2和3的积;
第二位数字8的因数的个数;
第三位数字是最小的质数;
第四位数字是9的最小倍数;
第五位数字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
第六位数字是1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第七位数字是自然数的单位。
第八位数字是最小的奇数与最小的合数之和。
快来破译一下这个群号吧。(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破译密码。)
2.明确复习内容
(1)学生汇报(群号码:64297215)
监控:你是怎么知道的?
评价: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从一个群号码里面就能把我们一个单元的内容给整理出来。
(2)明确复习内容
提问:知道这节课咱们要复习什么吗?(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的复习)
(二)形成知识网络图
1.学生自主建立网络图
要求:打开书看看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再看看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个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2.汇报、梳理知识
当学生说到下面的知识点时及时进行监控。
(1)因数与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监控:①你能举个式子说说吗?如:2×3=6。(板书)
②你从这个等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
辨析(课件):A因为5×0.8=4 ,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得出:因数和倍数是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
B因为2×4=8,所以2和4是因数,8是倍数。对吗?(得出: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③6的因数只有2和3吗?怎样求6的因数?
④因数个数能算得清吗?最小是几?最大是几?(明确:个数有限,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叫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如何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时候需要求最大公因数?(约分)
⑤一个数的倍数有几个?最小是几?最大是几?(明确:个数无限,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两个数的倍数中相同的叫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如何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什么时候需要求最小公倍数?(通分)
练习:①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的数是( )。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②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1不但是自然数的单位,还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2)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监控:①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板书:质数.1.合数)
②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③再看2×3=6这个等式,2.3是什么数?(质数,也是6的因数,所以又叫6的质因数,把算式反过来看,6=2×3,我们把它叫什么?分解质因数。同时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3)倍数:2、3、5的倍数、奇数、偶数
监控:①根据刚才的2×3=6。我们可以说6是2的倍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些2的倍数我们叫它什么?0是不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明确:奇数.偶数的概念)
②你还知道哪些数的倍数有明显特征的?
深化:一个数要能同时是2和3的倍数要具备什么特征?2和5?3和5?2、3、5?
练习:①9是什么数?(引导学生弄明白因为分类的方法不同,所以名称不同。)
②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的数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2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
②用0—9的数字卡片组数,说出是什么数,同桌练习。
3.总结:(师指板书)看,
这样一棵茂盛的智慧树展示
出了这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因数和倍数是树干,再长出
其他小的枝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概念,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关系就象一颗树由根到枝生长那样,存在着联系。
(三)综合练习
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想一想,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方法一:从3和5的公倍数的特征分析,个位必须是0或5,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从个位想起会有两种情况(1) 0(2) 5。百位上是1才能保证最小。想到120和105,两个比较,105符合条件。
方法二:从公倍数的角度考虑,先找到3和5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扩倍的方法找公倍数,直到找到第一个三位数。
总结:做这样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应该认真审题,注意限定的条件,不丢不落。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类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 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多少个?请你简单说明为什么。 分析:2、3、5的最小公倍数30
3.某学校举办艺术节,在120米长的操场上摆了一圈盆花,每隔3米摆一盆。后来改为每隔5米摆一盆,有多少盆花不用动?
分析:求120以内3.5的公倍数,有几个公倍数就有几盆花不用动。
4.有一包糖果,如果每人分6块,则多5块;如果每人分8块,则多7块。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分析:糖果总数比6、8最小公倍数少1
5. 新年联欢会上,老师把桔子和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组,都正好分完。班中最多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桔子和苹果各多少个?
分析:求4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四)课堂小结
你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2.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3.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提问:(1)这个点不断运动,会形成什么?(线)
(2)线继续运动,会形成(面)
(3)面继续运动会形成(体)。
2.由此,你会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4.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提问: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特 征
表面积
体 积 概念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容 积
设计意图:帮学生梳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点为下面的形成知识网络做好铺垫。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 (面 棱 顶点)
(1)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
各有什么特征? 共同完成填写题
纸中的表格。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适当评点。
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同时课件出示
结果。
评点: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它们之
间的联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过渡: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联系,下面我们继续来整理表面积、体积、容积。
2.分组整理表面积、体积、容积。
出示整理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由小组长记录。
(2)用喜欢的形式把有关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对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3.学生汇报。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整理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展示?
(学生展示的同时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第一小组介绍完以后,教师:听了他们组的介绍,你能不能对他们的整理进行评价?评价时既要说一
说优点,也要指出不足。
教师:哪个小组还愿意将你们组的整理向大家展示一下?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教师请几组上来展示,总结时先肯定他们的努力,以寻找优点为主,指出不足为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4.归纳总结。
老师也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用表格整理出来,大家看看跟你的有什么不同?
电脑出示表格:
| 表面积 | 体积 | 容积 |
概念 |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
计算 公式 | 长方体:S =(ab+ah+bh)×2 =2ab+2ah+2bh 正方体:S=6a² | 长方体:V=abh 正方体:V=a³ V=Sh | |
常用 单位 | m².dm².cm² 1 m²=100 dm² 1 dm²=100 cm² | m³. dm³.cm³ 1 m³=1000 dm³ 1 dm³=1000 cm³ | m³. dm³.cm³.L.ml 1 L=1000 ml |
师:刚才,同学们互相合作,整理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并且坦诚地对各小组的整理进行了评价。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使其认知结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复习,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理解应用,走进生活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刚才整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一个长方体,长16cm,宽10cm,高5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如果用玻璃制作一个与长方体一样大的无盖的玻璃缸,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最多能盛水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水箱中浸没着一块棱长为1dm的正方体铁块,从里面量水箱的长是40cm,宽30cm,水深25cm,当取出这个铁块后,水面距箱底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3.蓝天彩印厂用24立方米的沙子垫一条宽40分米的甬路,沙子铺1分米厚。这条甬路的长是多少?
4.火柴盒
问题一:把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最大
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监控:面积最大最小分别是哪个面在下?
问题二:做100个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纸板?做这样100
个火柴盒的内壳要用多少纸板?(衔接处忽略不计)
监控:少哪些面?
问题三:用两个火柴盒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 原来两个火柴盒的表面积.体积的和相比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监控:表面积少了哪些面?为什么体积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本组题的练习,进行面积.表面积概念的区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同时根据拼接立体图形,体会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
5.魔方
问题一:把一个棱长5厘米的魔方完全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内 (水没有溢出),容器的底面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容器里的水面会上升多高?
监控:怎么想的?(魔方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
问题二:用一块长3分米,宽2分米,厚1分米的木头,大约可以制作多少个棱长5厘米的魔方大小的正方体?如果木头的长、宽不变,厚为1.2分米,大约可做多少个魔方大小的正方体?
监控:第二个题为什么不能像第一题一样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得出个数?
问题三:从魔方表面的一层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魔方表面积有什么变化?拿走2个呢?
监控:少了哪些面?增加了哪些面?
设计意图:通过本组题的练习,进行体积概念复习,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根据实际情况解答的重要性。
(四)课终回顾,深化认识
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复习的知识,编两道题,明天考考老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复习(总复习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的能力,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
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1.出示:
提问:看到这两个分数,你能想起什么知识?
(老师随着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本单元的知识点)
2、能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建立联系吗?
3、全班汇报交流,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巩固拓展
现在在你们的头脑中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是不是有了一个清晰的网络?下面我们就乘胜追击,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一)分数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学生理解单位“1”是什么,会准确找到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1.根据“红花朵数是黄花的 ”可知,是把( )看作单位“1”。
A 红花的朵数 B 黄花的朵数 C 红、黄花的朵数
2.小红每天看一本书的 ,是把( )看作单位“1”。
A 一本书 B 一本书的总页数
C 小红看的页数 D 每天看的页数
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三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二)分数单位,最简分数和真假分数: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加深认识。
1.写出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2.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最小带分数是 。
3.在分数中,当a( )时,它是真分数;当a ( ) 时,它是假分数; 当a( ) 时,它等于1; 当a ( ) 时,它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假分数一定比1大。 ( )
(2)1米的 和4米 的一样长。( )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4)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 )
(5)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
(三)学生易错题的再次巩固
1.把4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份, 每段长度占全部的( ) , 每段长( )米。
提问:第一个问题问得是什么?第二个呢?
2.有3千克糖果,平均分装在5个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装( )千克,吃了3袋,吃了全部的( )
提问:两个空都填五分之三,有什么不一样?
3.全班共有40名同学,参加田赛的有8人,参加径赛的有10人,获得金牌的有2人,获得银牌的有3人,获得铜牌的有4人。(没有人参加两项比赛)说出每个式子的含义:
2÷(10+8) (10+8)÷40
(2+3+4)÷(10+8) (2+3+4)÷40
(四)分小互化:强调方法和算理,常用数据要熟记。
1.把小数化成分数。
0.3 0.4 0.67 0.35 6.25 0.875
2.把分数化成小数。
3.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哪方面的认识更清楚了?还存在哪些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5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课题, 教学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学生看书,自学,效果检测,练习,布置作业,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数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共7页。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比与比例 |青岛版(五四学制),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