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自主反思,深化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3.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实践操作,并进行自主观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课前准备:长方体框架、对应尺寸纸板、学生收集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土豆、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出示画在纸上的长方形,这张纸上的图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剪下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再把若干张同样的纸叠在一起,让学生看到厚厚的一叠然后问:现在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有了厚度,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立体图形。这样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通过学生观察,体会、区分形与体,关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长方体物品。出示土豆实物。师:这是长方体吗?为什么?下面我们就让它帮我们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教师在土豆上切一刀:出现长方体的——一个面;切第二刀,又出现了一个面,在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有一条“线”,也就是长方体的棱;切第三刀,三个面相较于一个点,这是长方体的顶点;再切三刀——呈现完整的长方体。(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晰面、棱、顶点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用长方体学具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学生自己观察学具并填写研究报告单。长方体的特征研究报告单棱有( )棱,( )棱相等面有( )面,( )面相等顶点有( )个顶点(2)小组内交流填写情况。(3)全班交流并概括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下面三幅图中的点,分别适合表示什么图形的“点”?为什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明确:图1的点是射线的点,是端点;图2的点是角的顶点,也可以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看到两条线相交形成一个顶点;图3的点适合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因为这是三条棱相交形成的点。你能根据图3想象出那个长方体的大小吗?用手比划一下。出示长方体直观图。在直观图中一般用虚线表示看不见的棱,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长方体的样子。如果擦去长方体的一条棱,(课件演示)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原来的样子吗?为什么?(预设:可以,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擦去了一条棱,那个面还是确定的。)如果再擦去几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原来的形状和大小吗?(引导学生发现最少要保留相交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就可以想象出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这三条棱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揭示:长方体相交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想象,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理解特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拿出特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学具,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利用特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课件进行演示,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小组、全班交流,归纳、概括长方体的特征,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2.下图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1)长方体的左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哪个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3.拓展提高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及反思,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