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对顶角,邻补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平行公理,知识结构图,应用提升,一题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问题1 本章出现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吗?你能分别画一个图形表示它们吗?
问题2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它们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问题3 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你会度量吗?请举例说明.
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练习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垂足为O,若∠BOD=45°,则∠AOE= °.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问题4 平行公理和平行公理的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b,a∥c,那么b∥c.
问题4 平行公理和平行公理的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练习2.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a,b,c是直线,若a∥b,b∥c,则a∥c;( ) (2)a,b,c是直线,若a⊥b,b⊥c,则a⊥c.( )
问题5 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平行线有什么性质?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练习3.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求∠C的度数.
∵AD∥BC,∠B=30°,
∴∠1=∠B=3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1=30°(角平分线定义).
∴∠C=∠2=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问题6 什么是命题?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问题7 图形平移时,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平移设计一些图案吗?
如图,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A′ B′ C′.
AA′ ∥BB′ ∥CC′
AA′ =BB′ =CC′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探究:如图,点P在∠AOB内部,以P为顶点,且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与∠A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以P为顶点,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
探究:∠MPN与∠A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PN∥OA,PM∥OB.
猜想:∠MPN=∠AOB.
证明:反向延长射线PN,交OB于点C.
∴∠MPN=∠AOB (等量代换).
∠MPN+∠2=180°
∠AOB+∠3=180°
反向延长射线PM,交OA于点D
猜想:∠DPC=∠AOB.
∠MPC+∠AOB=180°.
∴∠1+∠MPC=180°,
∴∠AOB+∠MPC=180°.
∠MPC与∠AOB互补
∠NPD与∠AOB互补
∴以P为顶点,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与∠AOB相等或互补.
点P在三角形AOP内部,以P为顶点,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
以∠AOB内部一点P为顶点,且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一定与∠AOB相等或互补.
问题:以∠AOB外部一点P为顶点,且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的角,与∠A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1.如图,∠1=30°,∠B=60°,AB⊥AC. (1)∠DAB+∠B等于多少度? (2)AD与BC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
2.探究:以∠AOB外部一点P为顶 点,且两边与∠AOB的两边分 别平行的角,与∠AOB有怎样 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交线,知识梳理,平行线,平行公理,两条直线相交,邻补角,对顶角,角的计算依据,同位角,内错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位置关系,数量关系,∵AB∥CD,∵CD∥EF,无截线,如何证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两条直线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观察与思考,垂直的定义,a⊥b或b⊥a,垂直的表示,书写形式,应用垂直的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