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01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02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共6页。

    考点4 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抓关键字词,一是品析语言风格。

    题型一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典例分析】

    一、【2017山东】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二、【2016年高考新课标3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  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方法小结:

    (一)解答诗歌炼字题“4看”“1结合”

    1.看传神

    即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

    类别

    主要功用

    动词

    使词语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

    (修饰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特殊词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

    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2.看表情

    即分析字词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整首诗歌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

    3.看造境

    “看造境”就是分析作者如何利用字词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4.看显性

    就是看字词如何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5.结合语境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将其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整首诗歌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其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

    (二)解答诗歌炼字题“4步骤”

    步骤1:释含义

    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步骤2:描景象

    结合诗歌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步骤3:点手法

    点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词,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步骤4:析作用

    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经典练习

    一.【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题干为:“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肯否均可。但作答时理由一定要充分。思维角度有:解释字词意思,扩展到句中翻译大体内容,结合诗人的情感分析表达效果,有修辞或者结构特色的话也要点明。

    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

    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

    (1)“数声”好。“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

    (2) “一声”好。“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答案】角度一: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角度二: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二、【2020·全国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稂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①星桥:星津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官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1.清代学者纪昀评此诗:“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字“得神”所在。(6分)

    【答案】1.①“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②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③由灯光、月光的明亮,突出了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然后按照解答。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者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指出该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第三步:结合古诗的背景,分析这个字所传达出的情感、主题等。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意思是达官贵人,走马观花,马蹄溅起飞扬的尘土;明月当空,照耀着簇簇攒动的人群。根据语境,“暗”,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写出了“正月十五”月光灯影的明亮,写出了当时热闹的场面及诗人的心情。

    三、【2020·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送从兄宰晋陵

    韦应物

    东郊暮草歇,千里夏云生。

    立马愁将夕,看山独送行。

    依微吴苑树,迢递晋陵城。

    慰此断行别,邑人多颂声。

    [注]①吴苑;吴国宫苑,晋陵为古吴国地,故云。②断行;谓雁行截断。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赏析颔联中“”与“”二字的妙处。(6分)

    【答案】1.①“愁”字直抒胸臆,点明送别之伤感,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②“独”字形象体现堂兄远行后,只留下自己挥手目送堂兄的情景,极富画面感,真切体现了亲人离别后诗人的孤独与寂寞。③颔联通过“愁”与“独”二字将送别之事、送别之景、送别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

    【解析】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语言的能力。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答题时先释义或分析手法,再描述画面,最后分析情感效果。题干为: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赏析颔联中“愁”与“独”二字的妙处。

    ①颔联上句“立马愁将夕”中“立马”是驻马之意,极言时间短、过得快,即立刻、马上,句意为“时间过得太快,马上就夕阳西下,傍晚降临”,“愁”字担心、发愁、忧虑的意思,直言诗人因为舍不得分开而嫌弃时间过得太快伤感,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②下句 “看山独送行”中“独”字,指群山连绵间,堂兄只身远行,留下自己孤身一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挥手送别,依依难舍目送堂兄渐行渐远的惜别情景,画面感极强,极富感染力,真切地体现出堂兄离别后诗人的孤独寂寞、失意怅惘。③ “愁”与“独”二字直抒胸臆,将送别时相关的事、景、情融为一体,一字双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四、原创调研】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1.请赏析颈联“昨夜月明浑如水”中的“浑”在诗中的作用。      

    【详解】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着眼于对副词的赏析。诗歌的标题是“白牡丹”,开篇连用两个倒装句式,以新妇的妒忌、傅粉郎的羞惭衬出白牡丹的绝世风采。三四句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完成了对白牡丹形象的完美塑造。月明如水,清澄透彻,洁白的白牡丹花完全融化在月色之中,踏入庭院,迎面而来的是飘浮在月光中的花香。“昨夜月明浑如水”中的“浑”,意为“简直”,它不仅使溶溶月色与白牡丹的依稀国色融为一体,而且起到了传播香味的美妙作用。

    【参考答案】“浑”,意为“简直”;它使溶溶月色与白牡丹的依稀国色融为一体;起到了传播牡丹花香的美妙作用。

     

    相关试卷

    (2)古代诗歌鉴赏——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古诗文阅读题: 这是一份(2)古代诗歌鉴赏——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古诗文阅读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炼字类)练习: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炼字类)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赏析《月夜》,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共6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二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