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79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79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
展开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
【典例分析】
一、【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解题指导] (1)精准审题:题干要求描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描绘诗中
展现的图景画面时,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解题思路:回答本题抓住“平畴”“远风”“良苗”“怀新”几个意象,然后把“平、远、良、新”等几个修饰词展开联想,描绘画面即可。
答案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方法小结:
景物特点(意境)术语
特点 | 教材链接 |
雄浑壮丽 |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壮阔苍茫 |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苍凉悲壮 |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闲适恬淡 |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清幽明净 |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明丽清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萧疏清寂 |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
安谧美好 |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高远深邃 |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淡雅幽远 |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清冷幽静 |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答题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②翻译诗句并解释特点③表达效果(情感)
【经典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 饮
黎 简①
村饮家家醵②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 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②醵(jù):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这两句选取了细雨、芳草、东风、落花、归人、老牛等典型意象,(概括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细雨蒙蒙、芳草萋萋、风吹芳草、落英无数的环境中农人晚归、牛枕花眠的宁静悠闲的暮春乡野图。(描绘画面)
解析 (1)精准审题:“第三联”明确了答题区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了答题的重点:组合意象成画面,并对画面特点加以概括。
(2)解题思路:一审标题:“村饮”,交代饮酒习俗。二看注释:注释①介绍作者,注释②帮助读者了解“村饮”。三明意象:细雨、归人、芳草、东风、老牛、落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xī chì):水鸟名。
1.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典型意象。接着从内容、结构和情感角度答题。
答案 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③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三、【2020·全国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
【答案】描写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雕梁画栋早晨使南浦的云飞来,珠帘丝幕傍晚卷来了西山的雨,表现出滕王阁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与它为伴,表现了滕王阁的“高”“寂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设题的区域和要求,如本题“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然后找到颔联,圈出颔联中的景物,分析景物的特点,再据此概括滕王阁的特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意思是“早晨画栋掠过南浦飞来的轻云,傍晚珠帘卷起西山阴沉的烟雨”,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
四、【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答案】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需要翻译诗句,即解读浅层内容,然后深层理解情感主旨,最后结合手法、语言等明确表达效果,有结构作用的话也要指出来。题干为:“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可见赏析角度不用面面俱到,侧重内容氛围,情感态度和诗人思想。
首先翻译句子“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其次概括出场景特色:描写了繁忙、充实、安宁、丰足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赞扬田园的美好怡人温馨。
最后总结效果:视觉、听觉结合,抓住时间变化,以点带面,从中可想见百姓的安居乐业,极富感染力和画面性,让人身临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二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二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键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共6页。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三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三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共6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