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923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江南春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江南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江南春教时4 二 执笔人 学习 目标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调整与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情创境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2.引入《江南春》.3.介绍作者.二、合作探究初读了解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细读讨论1、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2、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引导学生背诵学过的有关江南美景的古诗。 了解作者。 练习读诗。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议。多种方式读诗。 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精读指导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试着背诵古诗。三、实践体验回读检测 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背诵古诗。 小组交流,品味意境。 板书设计: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导入新课,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介绍诗人,品词析句,体会景美,理解诗意,感悟情美,拓展诵读,体会韵美,课外作业,积累运用,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