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01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02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研读,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课文研读】

    《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有如下特点:

    文章结构严谨。整篇文章表现出严密的结构层次和严谨的逻辑顺序文章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就全文来说,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3段,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自然地引出什么叫物候及物候学。第二部分为4-5段,以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为6-10段,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及古今。第四部分为11-12段,说明了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这篇文章从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物候变化开始,有序地介绍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等。可以说,全文层层深入,结构自然精巧。

    就文章的主体部分来说,由“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一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按主次顺序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其实就是“总说”。“首先”“第二”“第三”“此外”“分说”。这一部分呈“总分”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就某一段落来说,如课文的第一段它层次明朗,全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一年之中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第二层用概括说明的方法点出“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物候规律,可谓思路严谨。

    说明顺序清晰就全篇来说,运用了逻辑顺序,就局部来说又运用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1段,从“立春过后”写到“转入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再写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按“春、夏、秋、冬”的时序进行描述与说明。6-10段,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及古今。“首先”一段,说的是北寒南热的普遍现象,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一段,说的是同纬度沿海和内陆地区物候现象差异,范围小多了,所以次之。“第三”一段,说的是山区、同一个地点物候现象的高下差异,范围更小,因此再次之。“此外”一段,说的是要经过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观察到物候现象的差异,于是放在最后。所以,这一部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逻辑顺序非常严密,条理非常清楚。
        说明方法丰富运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还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丰富。

    语言生动准确。作为一篇科普小品文,文章在具有条理性的同时,也具有文学性。文章高雅语汇的大量运用,使语言准确严谨且生动优美。“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冬天的悄然离去与春天的欣然到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具体地描述大地的“苏醒”,显现出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翩然归来”写出了燕子的轻灵快乐;黄叶“簌簌”地落下来,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查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时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这些具体的数字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以阅读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由粗到细的了解内容、把握结构、品读语言,从而进行知识积累、能力训练、情感熏陶,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主要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默读法、批注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夏秋冬,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些现象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来临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现象?今天我们走起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铺垫

    学生小组内交流《语文预习卡片》,主要是字词和文学常识,然后找两个代表在班上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交流表达的潜能。掌握基本知识,为更好地学课文做铺垫。

    参考资料:

    1.作者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词语积累。

    萌发(méng fā):这里指草木在春天里开始显露生机。

    次第(cì d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

    翩然(piān rán):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yùn yù):这里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衰草连天(shuāi cǎo lián tiān):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fēng xuě zài tú):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色。莺:黄鹂。

    三、学习课文(分三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筛选信息  理解事理  理清顺序

    一、初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文章关键信息,并分析材料这四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12)研究物候学的多方面意义

    1.教师呈现阅读要求

    2.学生带着要求阅读课文

    3.展示

    4.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恰当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能力,理清本文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

    二、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观测在气候影响下的“活生生的生物”的变化很重要,这些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其次是经度,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是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特点就在于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有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物候学的多方面意义。重视观察和准确记录,多学科联系,综合探究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文章先从现象入手,提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概括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2.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3.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

    首先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山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细读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部分是采用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步骤①老师呈现阅读要求②学生带着要求阅读,寻找关键词③展示④评价与补充

    活动二:举例说明课文说明事理运用了怎样的方法

    说明方法1----举例子

    例句: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10、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作用: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说明方法2----作比较

    例句: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里主要从“作比较”来分析)

    作用:把“济南苹果开花时间”与“烟台的”做比较,突出地说明了经度时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说明方法3----列数字

    例句: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作用: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说明方法4----引用

    例句: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作用:真实具体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活动三: 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一、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哪些词语用的好,在书上勾画出来,写出自己的感悟。

    二、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这一段文字,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查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时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这些具体的数字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左右”“五六天”表示概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北京山桃、杏花等这些植物的花期比1961、1960年迟到的时间略有不同。 “左右”“五六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问题探究

    第7段(130页)“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句话表达得严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①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② 积累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收获(回答导语中的问题,自己在科学态度及精神方面的启示)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收获,培养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必作:

    1.词语积累

    下列词语注音和书写全正有误的一项是( 

    A.翩然  差异  次第  风雪载途(zài) 

    B.孕育( yùn)簌簌  消声匿迹( nì)

    C.呈现  萌发(méng)  融化  衰草连天

    D.苏醒  物候(hòu) 草长莺飞 年年如是

    2.语言品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一句中“左右”能删去吗?为什么?

    3.利用所学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

    选作:

    4.利用所学知识,运用逻辑顺序,举例子或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现象,字数200---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分层次作业,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布置的角度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语言品析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的考查。

    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则科学小品文,是介绍物候学的,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一节课结束,有些地方超乎想像的顺利,有些地方却不尽人意,可以说有得有失,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较以前的公开课有所进步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从教学目标上看:

    一篇课文要找一个突破口,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能在课堂中紧紧把握本课的目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条理分明的说明物候学的特点,抓住文体特征,进行有效教学;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本堂课很好地完成了这些目标。

    (二) 从教学程序上看

    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本课从情境导入,到最基本的字词检查预习,然后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1.解释物候和物候学2.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3.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的思路有了整体的感知,然后用非常直观的板书进行强调,理出本文的写作顺序——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接着精读6-10自然段,研究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并且指出了从主到次,从空间到时间的的说明顺序。重点突破后老师马上就进行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引用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请学生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得出了高下差异的结论。老师适时的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用“左右”、“极”、“常”、“约”这几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接着进行了比较阅读,再次体会文章语言的独特的表达效果。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物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从诗歌中了解物候现象,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上很好地进行了思维训练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进行了很好的发挥。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本课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个课件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优美的画面的导入,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使平实说明文显的有声有色。

    (四)从教学基本功看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教态自然亲切、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本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了解了物候学的有关知识,并且有了基本的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做以下反思。课堂量过大,一节课比较紧凑,生字词的听写本可以删除,但为了再次落实,可以说消耗的时间较大。在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即,但我们可以让它尽量生动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备好每节课,反思总结课堂得失,不断提高完善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393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大自然的语言教案</a>,共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课前导入,积累词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清顺序,体会语言,拓读练笔,激情导入,品读课文,体会语言,拓读阅读,学会运用,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