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声声连韵出华章,步步为营说“事理”,条分缕析理顺序,“方法”,科学探究从我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本解读和教学创意
    本文是一篇较为“悠久”的经典事理说明文,作者是德高望重的竺可桢老先生,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浙江大学前任校长。他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从他1921年归国直至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长达53年,给后人留下重量级文本《物候学》。
    而《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他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而来,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原文4700多字,共四部分:一是“大自然的语言”,二是“四个因素”,三是“在各国的发展”,四是“作用很大”,课文基本按顺序保留了文章的前两部分主体以及后两部分的部分内容。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功底与科学精神,先用生动典雅的文学性语言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出物候学的概念,再用精确严谨的科学性语言讲解与物候学相关的其他因素,概要地给大众普及了一门科学学科。
    同时这篇文章也有着十分清晰有序的写作顺序,其基本行文结构是:什么是物候——物候观测的特点——影响物候观测的因素——物候观测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及呼吁人们更广泛地利用物候观测,各层次之间层层推进的。同时前3段还有内部的时间顺序和演绎——归纳顺序。7-10段还有主次顺序。
    本课的教学思路会跟随文章的脉络,以写作内容及对象、写作顺序、语言风格为抓手,辅以说明方法开展教学,直抵文本背后涵养的科学精神。做到与文本的写作内容相合,与单元目标和课后的习题相合,与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及思维提升相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重点)
    (2)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筛选文章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3)通过阅读作者实地开展物候学调查的文本,以及探究影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圈画批注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零、快速导入
    师:“语言”是什么?
    生(预设):说话,沟通交流、表情达意的工具……
    师:本文标题是“大自然的语言”,那“大自然”如何说话、沟通呢?(引导学生关注预习1)
    生(预设):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现象,农业谚语,“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一、声声连韵出华章
    师:那就请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的前两段,看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自然的语言”吧。(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朗读,或者请学生来泛读,注意关注学生的发音和停连。)
    师:“大自然的语言”可真美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很明显一二段使用了大量优美典雅的四字词和一些富有动态形象生动的词语还有一些修辞,甚至连一些句子的韵脚都有有心无心的修饰。请在文中批注出来,看谁找得又多又好。(让学生圈画后读出声来)
    然后出示ppt上的词语,让学生朗读(尤其强调刚刚读错的字、词,可以不读注释):
    (1)典雅词:
    萌发(méng fā):这里指草木在春天里开始显露生机。
    次第(Cì d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
    翩然(piān rán):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簌簌(sù sù):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孕育(yùn Yù):这里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
    销声匿迹(xiā sheng nì jì):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衰草连天(shuāi cá lián tiān):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fēng xuě zài tú):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cá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帚色。莺:黄鹂。
    (2)拟人修辞:
    苏醒、销声匿迹、传语、暗示、唱歌。
    (3)美句:
    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a的大张嘴韵脚,传递出一种希望与活力的气息,四字+四字+七字,宛如诗词一般典雅。)
    B.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段首、段尾四字词总结,生动、简练、典雅)
    C.杏花开了,就好像……传语……;桃花开了,又好像……暗示……。布谷鸟开始唱歌……(顺承连句,拟人修辞,值得模仿)(指向课后习题四的一小题)
    师:正是有了这些典雅的词汇以及拟人修辞和规整的句式,让一二段变得生动、简练、典雅起来。而这些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大自然语言,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物候学。
    二、步步为营说“事理”
    请你们用书上或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物候?作者又是如何将“物候”这一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指向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的1小题)
    生(预设):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的四季变迁,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
    师:(补充)物候就是动植物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生(预设):作者第一段先写了四季变迁的美景,再说到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最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叫物候学。
    师:你是怎么发现?
    生:每段的段首和段尾。
    师:学到了,关键词句在段首段尾。层层推进,因势利导,导出了本课的写作对象——物候学!请大家翻到二单元导语,浏览并圈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PPT上显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内容。
    不同点:
    1、说明对象不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种事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种具体的事物。
    2、写作目的不同。事理说明文主要是为了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是介绍某种道理;而事物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3、写作方法不同。事理说明文主要是以回答“为什么”为主,在写作时首要遵循的顺序是逻辑顺序;而事物说明文通常是以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对事物进行说明。
    相同点:一是都必须先要了解想要说明的事物或者事理。二是它们可用的说明方法类似,比如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等。三是在写作时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安排好逻辑,想好合适的写作顺序。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以八上五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为例,让学生对应思考做笔记。
    三、条分缕析理顺序
    师: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是本单元也是本课的重要学习目标。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余下内容,勾画文章的关键句或关键词(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并归纳段意,看看本文还写了哪些有关物候学的知识?(请学生阅读思考后,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关键词句
    3段:这些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
    4段: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下面是一个例子。
    6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7-10段: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
    11段: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还可以……也可以……
    明确:行文脉络
    1-3段: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②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③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①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③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师:真棒,只要学会找到文章中大量承上启下或总结概括的关键词句,就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梳理出行文脉络。也正是如此,可见本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和条理清晰,比如刚刚已经分析过的前三段由现象到理论的逻辑顺序。请翻到31页,思考探究二的第2小题。
    生(预设):主次顺序。先说重要的,再说次要的。
    前三个都是空间,最后一个是时间。
    师:而且有“首先”、“第二”、“第三”这样的提示词,每个因素也都有一个实例,极具说服力。
    我们刚刚圈化的第11段也有这样的提示词,逻辑清晰地讲解了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四、“方法”、“语言”同步举
    师: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一样,本文也使用了许多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互相从文章找例子,说说其作用。(指向思考探究第三题)
    生(预设):5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8段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将济南和烟台苹果开花时间作对比,说明是否靠海,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7段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物候现象的南北差异的日数引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10段运用了引用的方法,引用了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注:这部分学生已经学过,如果他们掌握较好,可以不在课堂上提及)
    师:除了说明顺序有条理,说明文的语言也一定要有——科学性、准确性,也可以有文学性和生动性,比如上学期法布尔的《蝉》。接下来请关注课后习题四,比较这两段文字的不同,并说说理由。
    生(预设):第1段文字偏文学性,生动形象;第2段文字运用了引用,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比较科学、准确。
    师: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生(预设):第1段文字出现在文章的开头,讲的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谚语,不用数字和抽象概念,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有亲切感,吸引读者往下读。第2段文字是为了论证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所举例子一定要精确,才有说服力。同时古今的变化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才能清晰的展现结论。
    师: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和文段的写作目的来决定。
    五、科学探究从我行
    师:真棒啊,能写出这样一篇声情并茂,有理有序的文章,其作者也一定不是“凡人”,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作者的身份。
    PPT显示相关的信息。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他的自然日记有40多本,有近千万字。在取得了这样十分雄厚材料的基础上,他写出了备受人们欢迎的《物候学》一书;83岁时还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而《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他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而来,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这篇文章里的第一个小标题。
    师:这样一位大师,从实地出发,以事实为准绳,才敢落下书写科学的文字。但是有科学家和哲人说过,“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带来的”,“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文章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了近60年,同时还经过编者改编,里面的观点一定准确吗?尤其是总结的那四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决定因素,你们都认可吗?翻到32页,看看课后第五题,课下查找资料,小组结队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PPT展示: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③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成都曲》(张籍)
    原来大自然里藏着这么多秘密,正如上面这几句诗对应着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海拔高下、纬度、高下的差异(这里让学生回应)影响了物候现象的来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我们今天不仅学习了物候学和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手法,更要学习竺可桢老前辈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精神!
    作业设计
    1. 让学生课后合作查找资料,回答积累拓展第五题。
    可以推荐阅读《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原文、《竺可桢的大自然日记》、《第一朵杏花的开放》等文章,思索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原因。尤其是古今差异是原因还是被影响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物候现象呢?人类活动?
    2.模仿文章第一、二段,写一首有关四季变迁的小诗。(选做)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课前导入,积累词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资料,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