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第3页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金属活动性探究试卷,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等金属,、铜、铁等金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之金属活动性探究
    一.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
    1.(2022•中山市校级一模)陈东同学家购买了新的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陈东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实验室中找到了实验所需的全部用品和同学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会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请你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
    【猜想】猜想Ⅰ:   ;猜想II:Al>Cr>Cu;猜想Ⅲ:A1>Cu>Cr。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蘑光亮,分别放入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中
    Cr
    Al
    Cu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缓慢,溶液变为蓝色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实验分析】
    (1)依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正确。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3)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
    老师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填序号,下同),或    。
    ①CrSO4溶液②CuSO4溶液③A12(SO4)3溶液④Cr⑤Cu⑥Al
    2.(2022•雁塔区校级模拟)某河流发生镉浓度超标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活动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三种金属的活动
    性顺序为    
    (2)取少量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铜表面附着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金属镉属于活泼金属。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即可)。
    活动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拓展应用]乙同学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的烧碱(NaOH)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丙同学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引发了新的污染,原因是    。受乙同学和丙同学启发,你认为可以用适量的    (写俗称)代替烧碱(NaOH)除去氯化镉。
    3.(2022•重庆模拟)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几个重要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为得出铁生锈的条件,A、B、C实验中对比    与    是无意义的。
    (2)图二中,产生气泡更快的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D、E实验,   说明MnO2是催化剂(填“能”或“不能“)。
    (3)图三中,在F、G装置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等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两边气球出现的现象不同点是    。对比两个实验,要得出金属活动性Mg>Zn的结论,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
    4.(2022•西吉县一模)银川凤凰桥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凤凰桥采用一跨钢拱桥,形成极具张力的展翼造型,达到结构和艺术的和谐一致,突显了凤凰文化内涵。凤凰桥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主要用到铁,还用到了锌(Zn)、镍(Ni)、铜(Cu)等金属。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化学兴趣小组对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产生了兴趣,他们将这三种金属带到化学实验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为①Zn>Ni>Cu;②Zn>Cu>Ni;③   。
    【查阅资料】小川同学查阅资料可知镍是略带黄色的固体,以及部分含镍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和颜色如下表。

    OH﹣
    NO3﹣
    SO42﹣
    Cl﹣
    Ni2+
    不溶
    可溶
    可溶
    可溶
    颜色
    蓝绿色
    绿色
    绿色
    蓝绿色
    据此,他得出镍能与酸反应。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川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Ni
    Zn
    Cu
    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产生气泡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气泡较快,金属逐渐溶解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填序号)    成立,写出镍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镍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拓展应用】上述实验选择稀盐酸完成了探究,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再选择另一类别的试剂设计实验,同样也能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所选择的试剂是(限选三种试剂)    。
    5.(2021•甘井子区一模)为了验证铝、铁、(H)、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关系,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该同学能否达成实验目的?说明理由    。
    (3)实验结束后,将C、D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到同一个烧杯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写出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
    6.(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交流】
    (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    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    色。
    (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没有AgNO3
    实验2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反思评价】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7.(2021•包河区二模)小明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和他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1】比较镁、铁的活动性
    小明设计了甲、乙的对比实验,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对于镁、铁的要求是    ,其中乙中稀盐酸的浓度为    ,根据甲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乙这一现象可知Mg活动性大于Fe。
    【探究2】比较铜、银的活动性
    小明设计了实验丙,根据    现象,可知Cu的活动性大于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3】根据以上3个实验,小明发现并未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帮他补充一个丁实验,从而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Mg>Fe>Cu>Ag,那么你选择的试剂A、B名称分别为    。
    已知一种金属加入到两种比它弱的金属盐溶液的混合液中,会先置换出最弱的金属,在置换出第二种金属。小敏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那么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盐有    种;D点得到的固体的成分为    。

    8.(2021•平房区一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进行了下列实验活动:
    【提出问题】一种金属跟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是什么?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分析】石建认真观察了滤渣和滤液,并取少量蓝色滤液于B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确定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据此推断A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而确定了反应顺序。秦思另取少量蓝色滤液,重新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加入铝粉过程中,滤液中Cu2+数目的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如图C,填序号)。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初步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了解到金属与盐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原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转移),溶液中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金属的活动性越弱。据此可推断上述实验中涉及的三种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    。
    【探究感悟】在此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再次认识到:证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根据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或    。
    9.(2021•昌吉市模拟)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使用到镍(Ni)、铜、铁等金属。某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
    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盐,并放出氢气。
    ①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结合所学知识,   (填“能”或“不能”)直接比较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探究实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现结论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    。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迁移应用】
    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    溶液通过实验也能判断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0.(2021•江西模拟)碱性锌锰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电池中含有的锰、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硫酸体积相同):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无明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填化学式)。
    【表达交流】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可以优化,   (填“甲”“乙”“丙”或“丁”)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2)某同学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硫酸反应的要一次性将稀硫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锰、锌、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两种插入顺序,请你补全顺序二:
    顺序一:Cu、Mn、Zn;
    顺序二:   (填化学式,下同)。
    【拓展迁移】为了回收金属,同学们将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11.(2021•永州模拟)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   。
    【设计与实验】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表: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   (填元素符号)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认为可以用铁片和两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他选择的化合物可能是    ,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2021•中宁县模拟)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及浓度均相同)

    (1)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同学认为通过观察A和C中    实验现象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    来确定。
    (3)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4种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E,其中X金属是    ,Y溶液是    ,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3.(2020•兴庆区校级模拟)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   。
    (2)B实验中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填“a”“b”或“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得到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
    14.(2020•长乐区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①   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②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    。
    15.(2020•全南县模拟)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实验中学化学小组同学以“比较铬、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2)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提出猜想】小组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铬>铝>铜;猜想二:铝>铜>铬;猜想三:铝>铬>铜。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猜想    正确。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打磨光亮的铬、铝、铜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反应中Cr显+2价)。
    【分析拓展】
    (1)不锈钢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的目的是    。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第一小组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
    (4)第二小组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
    【共同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②   。

    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之金属活动性探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
    1.(2022•中山市校级一模)陈东同学家购买了新的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陈东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实验室中找到了实验所需的全部用品和同学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会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请你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r+H2SO4=CrSO4+H2↑ 。
    【提出问题】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
    【猜想】猜想Ⅰ: Cr>A1>Cu ;猜想II:Al>Cr>Cu;猜想Ⅲ:A1>Cu>Cr。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蘑光亮,分别放入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中
    Cr
    Al
    Cu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缓慢,溶液变为蓝色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实验分析】
    (1)依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猜想  Ⅱ (填序号)正确。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3)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
    【实验反思】
    老师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①⑤⑥ (填序号,下同),或  ②③④ 。
    ①CrSO4溶液②CuSO4溶液③A12(SO4)3溶液④Cr⑤Cu⑥Al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查阅资料】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实验反思】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查阅资料】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r+H2SO4=CrSO4+H2↑;
    【提出问题】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活动性Al>Cu,不确定Cr的活动性强弱,因此猜想I是Cr>A1>Cu;
    【实验分析】(1)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缓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铜片表面无现象,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Al>Cr>Cu,猜想Ⅱ正确;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3)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实验反思】要通过实验得出Al>Cr和Cr>Cu,从而得出Al>Cr>Cu;要验证Al>Cr,可选择CrSO4溶液和Al或选择A12(SO4)3溶液和Cr;要验证Al>Cu,可选择CuSO4溶液和Al或A12(SO4)3溶液和Cu;若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应选择①⑤⑥或②③④。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Cr+H2SO4=CrSO4+H2↑;
    【提出问题】Cr>A1>Cu;
    【实验分析】(1)Ⅱ;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3)2Al+3H2SO4=Al2(SO4)3+3H2↑;
    【实验反思】①⑤⑥;②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2022•雁塔区校级模拟)某河流发生镉浓度超标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活动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三种金属的活动
    性顺序为  镉>铜>银 
    (2)取少量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铜表面附着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  蓝色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金属镉属于活泼金属。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Cd+2HCl=CdCl2+H2↑或Cu+2AgNO3=Cu(NO3)2+2Ag (任写一个即可)。
    活动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拓展应用]乙同学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的烧碱(NaOH)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丙同学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引发了新的污染,原因是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受乙同学和丙同学启发,你认为可以用适量的  熟石灰或消石灰 (写俗称)代替烧碱(NaOH)除去氯化镉。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实验探究]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拓展应用]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及氢氧化钙的性质和俗名分析。
    【解答】解:[实验探究]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说明加入的酸,则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表面附着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镉>铜>银。
    [实验结论]金属镉属于活泼金属,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镉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d+2HCl=CdCl2+H2↑;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活动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拓展应用]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加入过量会污染水体,则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的烧碱(NaOH )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但引发了新的污染,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钙可以除去氯化镉,适量的氢氧化钙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可以用适量的熟石灰或消石灰代替烧碱(NaOH)除去氯化镉。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稀盐酸;蓝色;镉>铜>银;
    [实验结论]Cd+2HCl=CdCl2+H2↑或Cu+2AgNO3=Cu(NO3)2+2Ag;
    [拓展应用]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或消石灰。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3.(2022•重庆模拟)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几个重要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为得出铁生锈的条件,A、B、C实验中对比  A 与  B 是无意义的。
    (2)图二中,产生气泡更快的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对比D、E实验, 不能 说明MnO2是催化剂(填“能”或“不能“)。
    (3)图三中,在F、G装置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等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两边气球出现的现象不同点是  G中气球迅速鼓起,F中气球鼓起较慢,最终G中气球鼓起比F中大 。对比两个实验,要得出金属活动性Mg>Zn的结论,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稀硫酸的浓度相同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镁的活泼性强于锌且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更多进行分析。
    【解答】解:(1)对比A和B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对比B和C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而对比A和B时,变量有两个,无意义,故答案为:A、B;
    (2)E试管中加了二氧化锰,反应速度更快,其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得到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而该实验只能说明MnO2改变了反应的速率,并不能说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能说明MnO2是催化剂;故答案为:2H2O22H2O+O2↑;不能;
    (3)由于镁的活泼性强于锌,因此镁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因此G中气球迅速鼓起,F中气球鼓起较慢,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时,镁产生氢气更多,因此最终时,G中气球鼓起比F中大;对比两个实验,要想得到两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是酸的浓度;故答案为:G中气球迅速鼓起,F中气球鼓起较慢,最终G中气球鼓起比F中大;稀硫酸的浓度相同。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比实验的思维方法,此类实验主要是要注意控制变量,难度不大。
    4.(2022•西吉县一模)银川凤凰桥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凤凰桥采用一跨钢拱桥,形成极具张力的展翼造型,达到结构和艺术的和谐一致,突显了凤凰文化内涵。凤凰桥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主要用到铁,还用到了锌(Zn)、镍(Ni)、铜(Cu)等金属。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化学兴趣小组对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产生了兴趣,他们将这三种金属带到化学实验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为①Zn>Ni>Cu;②Zn>Cu>Ni;③ Ni>Zn>Cu 。
    【查阅资料】小川同学查阅资料可知镍是略带黄色的固体,以及部分含镍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和颜色如下表。

    OH﹣
    NO3﹣
    SO42﹣
    Cl﹣
    Ni2+
    不溶
    可溶
    可溶
    可溶
    颜色
    蓝绿色
    绿色
    绿色
    蓝绿色
    据此,他得出镍能与酸反应。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川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Ni
    Zn
    Cu
    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产生气泡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气泡较快,金属逐渐溶解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填序号)  ① 成立,写出镍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i+2HCl═NiCl2+H2↑ (镍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拓展应用】上述实验选择稀盐酸完成了探究,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再选择另一类别的试剂设计实验,同样也能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所选择的试剂是(限选三种试剂)  锌片、铜片、硫酸镍溶液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提出假设】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为①Zn>Ni>Cu;②Zn>Cu>Ni;③Ni>Zn>Cu。
    【设计实验】
    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记录现象】
    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得出结论】
    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镍和氢气。
    【拓展应用】
    把锌片、铜片分别伸入硫酸镍溶液中,锌片表面析出黄色固体,说明锌和硫酸钠能够反应,即锌比镍活泼,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不能和硫酸镍反应,即镍比铜活泼。
    【解答】解:【提出假设】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为①Zn>Ni>Cu;②Zn>Cu>Ni;③Ni>Zn>Cu。
    故填:Ni>Zn>Cu。
    【设计实验】
    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故填: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记录现象】
    金属
    Ni
    Zn
    Cu
    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产生气泡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气泡较快,金属逐渐溶解
    无明显现象
    故填: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由实验现象可知,锌比镍活泼,镍比铜活泼,原假设中①成立,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镍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i+2HCl═NiCl2+H2↑。
    故填:①;Ni+2HCl═NiCl2+H2↑。
    【拓展应用】
    所选择的试剂是锌片、铜片、硫酸镍溶液,实验过程:把锌片、铜片分别伸入硫酸镍溶液中,锌片表面析出黄色固体,说明锌和硫酸钠能够反应,即锌比镍活泼,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不能和硫酸镍反应,即镍比铜活泼。
    故填:锌片、铜片、硫酸镍溶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021•甘井子区一模)为了验证铝、铁、(H)、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关系,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NO3)2=2Al(NO3)3+3Cu ,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析出红色固体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反应 。
    (2)该同学能否达成实验目的?说明理由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铁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排在氢前面,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铜排在氢后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排在银前面,铝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排在铜前面,但是不能判断铝排在氢的前面还是后面,同时不能判断铝和铁的位置关系 。
    (3)实验结束后,将C、D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到同一个烧杯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写出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取适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铝(或不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1)试管D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NO3)2=2Al(NO3)3+3Cu,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析出红色固体,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故填:2Al+3Cu(NO3)2=2Al(NO3)3+3Cu;析出红色固体;置换反应。
    (2)该同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铁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排在氢前面,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铜排在氢后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排在银前面,铝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排在铜前面,但是不能判断铝排在氢的前面还是后面,同时不能判断铝和铁的位置关系。
    故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铁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排在氢前面,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铜排在氢后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排在银前面,铝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排在铜前面,但是不能判断铝排在氢的前面还是后面,同时不能判断铝和铁的位置关系。
    (3)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取适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铝(或不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
    故填:实验步骤:取适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铝(或不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铝,则滤渣中含有银、铜)。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交流】
    (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  红 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  蓝 色。
    (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  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稀盐酸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没有AgNO3
    实验2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反思评价】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Al2(SO4)3+3Ba(NO3)2=3BaSO4↓+2Al(NO3)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Al3+ (写离子符号)。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学习交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其应用来分析;
    【拓展探究】根据检验硝酸银可以氯离子分析;
    【反思评价】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拓展应用】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分析。
    【解答】【学习交流】(1)实验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硫酸铝,所以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乙中是铜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2)甲实验可知,活动性铝>铜,由实验乙可知。活动性铜>银,所以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探究】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AgNO3,可加入稀盐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无硝酸银;
    【反思评价】由于实验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硫酸铝,所以废液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铝与硝酸钡也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影响硫酸铜鉴别,硫酸铝与硝酸钡反应化学方程式:Al2(SO4)3+3Ba(NO3)2=3BaSO4↓+2Al(NO3)3
    【拓展应用】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由于铝活动性大于银和铜,铝可以置换出废液中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Al3+。
    故答案为:
    【学习交流]红;蓝;能;
    【拓展探究】稀盐酸;
    【反思评价】Al2(SO4)3+3Ba(NO3)2=3BaSO4↓+2Al(NO3)3;
    【拓展应用】Al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对实验结论归纳能力,要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获取知识。
    7.(2021•包河区二模)小明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和他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1】比较镁、铁的活动性
    小明设计了甲、乙的对比实验,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对于镁、铁的要求是  镁、铁的颗粒大小相同且打磨处理干净 ,其中乙中稀盐酸的浓度为  10% ,根据甲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乙这一现象可知Mg活动性大于Fe。
    【探究2】比较铜、银的活动性
    小明设计了实验丙,根据  铜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 现象,可知Cu的活动性大于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
    【探究3】根据以上3个实验,小明发现并未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帮他补充一个丁实验,从而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Mg>Fe>Cu>Ag,那么你选择的试剂A、B名称分别为  铁、硫酸铜溶液 。
    已知一种金属加入到两种比它弱的金属盐溶液的混合液中,会先置换出最弱的金属,在置换出第二种金属。小敏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那么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盐有  3 种;D点得到的固体的成分为  Zn、Ag、Cu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探究1】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的原则分析回答此题;
    【探究2】根据银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3】根据金属活动性设计实验室,选择合适试剂;根据溶液质量变化分析反应发生的情况,据此回答此题。
    【解答】解:【探究1】镁和铁都容易表面被氧化,形成氧化物保护膜,因此需要进行打磨处理,保证金属与酸直接接触,同时确保加入的形状保持一致,使接触面积相同;为了探究的是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因此加入稀盐酸浓度相同,此时也是10%;
    故答案为:镁、铁的颗粒大小相同且打磨处理干净;10%。
    【探究2】铜置换出金属银,银为银白色固体,所以此时会看到铜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故答案为:铜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Cu+2AgNO3=Cu(NO3)2+2Ag。
    【探究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铜强于银,因此再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可,所以需要根据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得出该结论,所以需要铁和硫酸铜溶液;A点之后质量继续减少,说明锌与硫酸银继续反应,硝酸铜未反应,同时生成了硫酸锌,所以此时溶质有硫酸银、硝酸铜和硫酸锌,共有3种溶质;D点之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说明锌已经将硫酸银和硝酸铜全部置换为单质金属银和铜,此时还有未反应的锌,所以固体有三种;
    故答案为:铁、硫酸铜溶液;3;Zn、Ag、Cu。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8.(2021•平房区一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进行了下列实验活动:
    【提出问题】一种金属跟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是什么?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分析】石建认真观察了滤渣和滤液,并取少量蓝色滤液于B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确定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硝酸银 ,据此推断A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3AgNO3=Al(NO3)3+3Ag ,因而确定了反应顺序。秦思另取少量蓝色滤液,重新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溶液变为无色,有红色固体析出 。加入铝粉过程中,滤液中Cu2+数目的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③ (如图C,填序号)。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初步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了解到金属与盐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原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转移),溶液中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金属的活动性越弱。据此可推断上述实验中涉及的三种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  Ag+>Cu2+>Al3+ 。
    【探究感悟】在此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再次认识到:证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根据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或  原物质减小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此题;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硝酸铜和硝酸铝溶液和铜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根据离子数目变化情况分析回答此题;
    【拓展延伸】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回答此题;
    【探究感悟】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
    【解答】解:【实验分析】加入盐酸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有银离子,因此硝酸银不存在溶液中;没有硝酸银,说明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铝和银,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加入足量铝粉,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硝酸铝溶液为无色,铜为红色固体,所以此时溶液变为无色,有红色固体析出;加入铝粉后,铜离子参与反应,生成铜,铜离子数目减少,所以③符合此条件;
    故答案为:硝酸银;Al+3AgNO3=Al(NO3)3+3Ag;溶液变为无色,有红色固体析出;③。
    【拓展延伸】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弱,其次是铜,铝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所以三种金属离子对应离子的得电子能力则是银离子最强,其次是铜离子,最弱为铝离子;
    故答案为:Ag+>Cu2+>Al3+。
    【探究感悟】实验中证明硝酸铜减少,也证明了反应发生,因此通过证明原物质减少或消失,也可以证明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原物质减少或消失。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9.(2021•昌吉市模拟)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使用到镍(Ni)、铜、铁等金属。某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
    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盐,并放出氢气。
    ①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i+2HCl=NiCl2+H2↑ 。
    ②结合所学知识, 不能 (填“能”或“不能”)直接比较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探究实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现结论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  无明显变化 。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Ni>Cu 。
    (3)【迁移应用】
    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  CuSO4 溶液通过实验也能判断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①依据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盐,并放出氢气分析;
    ②依据铁、镍与稀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2)依据实验方案分析;
    (3)依据题中信息分析。
    【解答】解:(1)①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盐,并放出氢气,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i+2HCl=NiCl2+H2↑,故填:Ni+2HCl=NiCl2+H2↑;
    ②铁、镍与稀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相同,则不能直接比较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填:不能;
    (2)分析实验方案可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强,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镍弱,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Ni>Cu,故填:无明显变化;Fe>Ni>Cu;
    (3)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通过实验也能判断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填:CuSO4(或硫酸铜)。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主要利用实验方案及金属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0.(2021•江西模拟)碱性锌锰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电池中含有的锰、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硫酸体积相同):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无明显实验现象 
    无明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Zn>Mn>Cu (填化学式)。
    【表达交流】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可以优化, 丙 (填“甲”“乙”“丙”或“丁”)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2)某同学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硫酸反应的要一次性将稀硫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锰、锌、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两种插入顺序,请你补全顺序二:
    顺序一:Cu、Mn、Zn;
    顺序二: Mn、Cu、Zn (填化学式,下同)。
    【拓展迁移】为了回收金属,同学们将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Mn、Cu ,可能含有  Zn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实验探究】根据金属活动性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表达交流】(1)根据探究实验的设计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
    【拓展迁移】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探究】根据现象甲实验锰与稀硫酸产生少量气泡,乙实验锌与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锌、锰排在氢前,锌比锰活泼,锌排在锰的前面,因此丙实验中锰不能将锌置换出来,故无明显实验现象,丁实验铜与稀硫酸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排在氢的后面,因此,Zn>Mn>Cu;故填:Zn>Mn>Cu;
    【交流讨论】(1)根据现象甲实验锰与稀硫酸产生少量气泡,乙实验锌与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锌、锰排在氢前,锌比锰活泼,锌排在锰的前面,由甲、乙证明了的活动性锌比锰强,由丁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锰弱,因此,Zn>Mn>Cu,所以不需丙实验;故填:丙;
    (2)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先插入锰片,锰片表面产生气泡,反应后则为硫酸锰溶液,溶液中再伸入铜片无现象,因为铜不能与硫酸锰反应,得出活动性:锰>铜,再伸入锌片时,不产生气泡因为硫酸消耗完了,但是锌的活动性比锰强,锌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锰;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填:Mn、Cu、Zn;
    【拓展迁移】将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一定有铜,因铜不参加反应,可能有锰,而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一定有锰,可能有锌;故填:Mn、Cu;Z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活动性,注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2021•永州模拟)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 Fe>Cr>Cu 。
    【设计与实验】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表: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 Cr>Fe>Cu (填元素符号)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认为可以用铁片和两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他选择的化合物可能是  硫酸铜、硫酸亚铬 ,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Cu+FeSO4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作出猜想】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猜想;
    【设计与实验】根据是否产生气泡以及产生气泡的速率来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解答】解:【作出猜想】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Fe>Cr>Cu;故填:Fe>Cr>Cu;
    【设计与实验】试管1中实验现象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可知金属铁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前,根据铬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从而得出铬也排在氢前且铬比铁活泼,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知铜排在氢的后面,故猜想1.Cr>Fe>Cu正确;故填:Cr>Fe>Cu;
    【实验验证】可以用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溶液、硫酸亚铬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铁与硫酸亚铬溶液不反应,说明铁不如铬活泼,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填:硫酸铜、硫酸亚铬;Fe+CuSO4=Cu+FeSO4。
    【点评】本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运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考查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运用实验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
    12.(2021•中宁县模拟)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及浓度均相同)

    (1)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  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
    (2)甲同学认为通过观察A和C中  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现象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  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 来确定。
    (3)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4种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E,其中X金属是  铁 ,Y溶液是  CuSO4溶液 ,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锌、铁、铜、银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进行分析解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进行分析解答。
    (3)上述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大于银,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2)通过观察A和C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可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
    (3)上述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大于银,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设计实验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实验,可以用金属铁、硫酸铜溶液,也可以用金属铜,选择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稀盐酸溶液,合理即可。
    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则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银。
    故答案为:
    (1)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Cu(NO3)2+2Ag;
    (2)产生气泡的速率;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
    (3)铁;CuSO4溶液(或铜;FeSO4溶液,或铜;稀盐酸,合理即可);锌、铁、铜、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2020•兴庆区校级模拟)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
    (2)B实验中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b (填“a”“b”或“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氧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得到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金属活动性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金属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回答。
    (3)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回答。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回答。
    【解答】解:(1)A实验是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B实验中,在b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b;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 H2SO4=Fe2(SO4)3+3H2O。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得到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金属活动性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故答案为:(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b,氧气和水;
    (3)Fe2O3+3 H2SO4=Fe2(SO4)3+3H2O;
    (4)金属活动性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铁的知识,难度不大,铁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有关铁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14.(2020•长乐区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
    【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甲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甲中的硫酸铜溶液中也有水 。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① 氯离子 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② 无明显现象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  对比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查阅资料】
    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对比实验】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甲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甲中的硫酸铜溶液中也有水,但是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猜测与探究】
    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能够破坏氧化铝薄膜的是氯离子。
    【解答】解:【查阅资料】
    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4Al+3O2═2Al2O3。
    【对比实验】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甲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故填:甲。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甲中的硫酸铜溶液中也有水。
    故填:甲中的硫酸铜溶液中也有水。
    【猜测与探究】
    实验过程: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无明显现象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说明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能够破坏氧化铝薄膜的是氯离子。
    故填:氯离子;无明显现象;对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2020•全南县模拟)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实验中学化学小组同学以“比较铬、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2)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提出猜想】小组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铬>铝>铜;猜想二:铝>铜>铬;猜想三:铝>铬>铜。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猜想  三 正确。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打磨光亮的铬、铝、铜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反应中Cr显+2价)。
    【分析拓展】
    (1)不锈钢是一种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H2SO4=CrSO4+H2↑ 。
    (3)第一小组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无法比较铝和铬的活泼性强弱 。
    (4)第二小组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Al、CrSO4、Cu 。
    【共同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②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解答】解:【提出猜想】(2)中实验现象:由于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由于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故答案为: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故猜想三正确。
    【分析拓展】(1)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故答案为:混合物;金属表面有氧化膜,故答案为:除去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故答案为:Cr+H2SO4=CrSO4+H2↑;
    (3)铝和铬的活泼性都比铜强,均能与硫酸铜反应,故答案为:无法比较铝和铬的活泼性强弱;
    (4)根据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Al可以与CrSO4反应,而Cu不能,即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故答案为:Al、CrSO4、Cu
    【共同归纳】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答案为: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能正确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的内容,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考点卡片
    1.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而进行实验探究.它的理论根据是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三个:
    (1)它表明了所列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
    (2)它可以帮助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它还可以帮助判断金属能否与金属的化合物(即盐)溶液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主要考查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其中的后两个应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试重点.中考时重点考查依据后两个来设计实验方案,再根据实验的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进而反推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顺利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技巧为可参照五言绝句的形式,将其归结为三句话:“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或巧编为小故事:“钾钙拿(钠)美(镁)女(铝),锌铁锡嫌(铅)轻(氢),统(铜)共(汞)一(银)百(铂)斤(金)”.
    其次,要理解并记住其应用.此时,可按照以下口诀来分别识记之.(1)前强后弱;(2)氢前置换氢;(3)前置后,盐可溶,钾钙钠不能够.
    再次,要知道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原理.也就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否,结合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反推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此时,不管是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否,都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当化学反应发生时,说明前比后强;当化学反应不发生时,说明前比后弱而已.只不过,一般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到活动性弱的化合物溶液;通过反应时的明显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进而反推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2.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
    1.“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3.“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 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催化剂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3.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
    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2=Fe2O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3Fe+2O2点燃¯Fe3O4.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
    2.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2Mg+O2点燃¯2MgO.
    3.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Al+3O2点燃¯2Al2O3.
    4.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即2Cu+O2△¯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2 +CO2+H2O=Cu2(OH)2CO3.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
    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
    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
    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现象及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性质及用途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
    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具体如图所示.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
    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
    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
    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不能够).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另外,利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反过来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是这样的:
    1.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
    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问题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些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
    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或变化规律),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5.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知识点的认识】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要与水、空气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等接触.初中阶段主要是指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即铁锈蚀的防护)的常用措施主要有如下:
    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例如,机械零件等表面涂油,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钢窗等表面刷漆,等等.
    3.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例如,锯条、链条等.
    4.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例如,自行车车把、钢圈以及门把手和水龙头等表面上,经常镀锌、锡或铬等.
    5.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空气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食品包装内的保鲜剂(又称双吸剂,即吸收食品袋内残留氧气和水,以防食品腐烂变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合金及其性质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这些相关知识等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命题方式就是结合着这些相关知识等来设计相应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通过分析、推断和探究,来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设计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进行科学的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探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铁生锈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以及将其迁移到铜的锈蚀条件(即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当然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关铁生锈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另外,对于铜生锈的探究,除了联系比较熟悉的铁的生锈条件之外,还可以根据铜锈(又名铜绿或孔雀石等)的化学式Cu2(OH)2CO3,结合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探究,就不难反推出铜生锈的条件了.
    6.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
    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解题模型之金属活动性探究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解题模型之金属活动性探究题(含答案),共6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金属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拉分练02 金属冶炼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中考化学拉分题专练—实验探究及推断题:

    这是一份拉分练02 金属冶炼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中考化学拉分题专练—实验探究及推断题,文件包含拉分练02金属冶炼及金属活动性教师版-中考化学拉分题专练实验探究及推断题docx、拉分练02金属冶炼及金属活动性原卷版-中考化学拉分题专练实验探究及推断题docx、拉分练02参考答案-中考化学拉分题专练实验探究及推断题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实验专题复习专题01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实验专题复习专题01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实验方案设计,反应后滤液,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