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扇形统计图 |青岛版(五四学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181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扇形统计图 |青岛版(五四学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181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扇形统计图 |青岛版(五四学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181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 (五四制)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10页。
在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原来的“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名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也说明了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重点不是计算和画图,而是学生将图形与数据结合后进行数据分析,所以,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先让学生自由寻找蕴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在分析数据时感悟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然后在处理数据时,深挖数据背后的信息,体会扇形统计图反映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这一特点,感悟统计图中当单位“1”变化时的不确定性,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感悟统计本身的规律性,通过实例感悟统计的随机现象等。
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阶段有关统计的最后一部分新知识,其内容包括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例1)、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例2)等。在这之前,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大量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例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这些都为本节课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阶段,他们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教学时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推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此外,本班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渴望同伴的认同。
教学目标: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在具体情境中解释其各组成部分的实际意义。
深化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内涵,通过对比,能够做出判断和预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体验数形结合在数据分析时的优势,感悟数学的美。
教学过程:
数形结合,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回顾前知的同时,体验数形结合带给统计图的优势---便于数据的分析】
师:同学们,提到统计,你会想到什么?
生:统计表、统计图……
出示课件:
师:统计表是用来记录什么的?(数据)板书:数
我们除了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数据外,还可以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数据
师:条形的长短反映了什么?
生:数据的大小
师:折线的起伏呢?
生:数据的变化
师:与统计表相比,统计图看起来更(形象),这就是形的优势,板书(形)
数的优势是什么?
生:看起来更准确
小结:统计图形象、准确的表示数据,便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推断、预测、分析。
二、意义入手,探究新知
师:图中都是些什么数?
引导学生发现:正数、负数、整数、小数等
师: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生活中到处可见百分数,请看
2016年(上)正阳路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成绩统计表
师:你能说一说表格中这些百分数的意义吗?
(强调谁占谁的百分之几)
师:孔老师用这样一副图,来代替刚才这位同学的解释,你还能看懂什么?(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各部分的构造和意义,体验扇形统计图反映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直观性】
生1:蓝色部分为A等级人数比例,绿色部分为B等级比例,红色部分为C等级比例,黄色部分为D等级比例.
生2:我还能看出这个圆表示全部人数
生3:这个圆就表示单位1,就是100%,也就是整体。板书:整体
师:颜色不一样的扇形表示什么?
生1:不同等级所占比例
生2:整体中的不同部分。板书:部分
问:与统计表相比,这张图看起来怎么样?
生:更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这张图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
生补充:应该标上各部分的相应名称和数据,这样就更具体了
出示:
师: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1:扇形越大,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就越大
生2:各百分数的和应该是100%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到位!像这样的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出谁和谁之间的关系?
生: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生1:我觉得可以叫圆形统计图,因为整体是一个圆
生2:我觉得该叫百分比统计图
生3:可以叫扇形统计图,因为它包含了若干个扇形
师小结: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之为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反映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这样的统计图,今天把他们带来了,观察这4副图,你看懂了什么?(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加深体验扇形统计图的本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生汇报
师:有疑问吗?同学们的汇报只关注了部分,整体是什么没有提到,谁能补充下?
学生补充各整体表示的意义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形式上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本质是一样的,都表示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师:利用这些图,我们还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获得更多的信息!(出示问题,学生解决)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再次强调它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问题1:
问题2:
三、借助推理,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师:课前,了解了一下咱班的成绩情况,把它们制成了统计图,请你们猜一猜。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统计的是哪些成绩情况
生答略
师:第二幅图统计的可能是什么?
生:及格和不及格占比(你是怎么想到的)
师:讨论下,同样是一组成绩,统计图为何不同?
生: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小结:相同数据,需求不同,统计的形式可以不同。
师:这是某班三次成绩检测统计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引导学生体验,数据不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般的规律,而且随着统计次数的增加,我们的推断就会越准确】
生1:优秀率越来越高
生2:考试成绩越来越好
师:你觉得下一次考试的优秀率可能是多少?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可能是55%,因为成绩一直在提高
生:可能是50%也可能高一点。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虽然三次成绩不一样,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般规律,当统计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推断会更接近,但一定是我们猜测的结果吗?
生:不一定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成绩降低了
问:猜测一下原因。
生1:骄傲了吧
生2:题难了
师:是每一道题都难了吗?
生:不是,可能是一小部分,因为如果都难的话不合格率就该很高了
生:我觉得也是,如果都难,良好率不应该那么高,只能说明是一小部分题难了。
师:现在你能理解扇形统计图了吧
四、练习巩固,强调特征
师:如果将下列统计表制成统计图,你认为选择什么统计图合适?请说明理由。
生1:第一幅要用条形统计图,因为统计的是销量,指的就是数量
生2:第二幅图应该用折线统计图,因为统计的是变化趋势
生3:第三幅图和第4副图该用扇形统计图,因为都是一些百分数。
师:有疑问吗?
生1:第4副图不能用扇形统计图,因为他们的单位1不一样
生2:对,这些百分数相加超过100%了
师:是呀!能不能用扇形统计图不能只看百分数,我们还要看单位1。
【设计意图:区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要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
回顾总结:同学们,谈谈今天的收获吧!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数 形 整体 部分
准确 形象 关系等级
A
( ≥90 分)
B
(80分—89分)
C
(60分—79分)
D
( <60分 )
百分比
50%
25 %
15%
10%
等级
A
( ≥90 分)
B
(80分—89分)
C
(60分—79分)
D
( <60分 )
人数
21
15
6
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唤醒已有数学经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提升自我,全课总结,知情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构建新知,实际应用,深化理解,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共10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