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1804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1804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1804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多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解析)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小于10m/s B.大于10m/s小于20m/sC.大于20m/s小于30m/s D.大于30m/s小于40m/s2、 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应是 A.2m/s B.2.4m/s C.2.5m/s D.2.6m/s3、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远近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任一时刻速率都相等的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一定相等D.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可以改变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16km/h B.96km/h C.240km/h D.480km/h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8、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固定正点电荷Q,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υ0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已知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静电引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B.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大小小于C.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D.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9、 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 ( 白底、红圈、黑字 ) ,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11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泉州还有 100 km.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 A . 110 km/h 是平均速度, 100 km 是位移 B . 110 km/h 是平均速度, 100 km 是路程 C . 110 km/h 是瞬时速度, 100 km 是位移 D . 110 km/h 是瞬时速度, 100 km 是路程 10、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不变,则a也不变B. 若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减小C.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D.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二、填空题(共3题)1、 为了威慑“台独”势力,我海军在某海域举行了打击航空母舰的军事演习.一艘驱逐舰以9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了270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________km/h.2、 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试举一例,如图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米,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小时。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米,宽度d=1.8米。当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米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米),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米。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3、 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1、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试计算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1)根据上面的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2345v/(m·s–1)_______________(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3、 为测量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到接近底端时的瞬时速度,如图甲实验装置,将带有刻度的木板倾斜放置,保证每次实验都让小球从顶端释放。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光电门1固定在斜面接近底端处,光电门2放在斜面靠近上端处;②读出此时两光电门间的距离;③让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通过光电门2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计时器停止计时。可以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在两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④将光电门2沿斜面向下每次移动一小段距离,重复②③步骤分别得到和对应的回答以下问题:(1)某次光电门在斜面上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两光电门间的距离________cm;(2)现将实验数据描点在图丙的坐标上,请作出图线,求出小球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m/ s。四、计算题(共3题)1、 一辆长途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以20 m/s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30 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2、 下表为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北京西↓深圳自北京西起(公里)站名22∶180北京西23∶30 23∶3292霸州0∶08 0∶11147任丘1∶39 1∶45274衡水………(1)火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霸州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火车由霸州车站开出直至到达衡水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在0时10分这一时刻,火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3、 一物体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5m/s的速度运动6s到达B点,然后又以10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s到达C点。则这10s内物体的位移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五、多项选择(共7题)1、 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2、 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3、 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D.台风以360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练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从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路线。B. 小分队平均速度。C. y―x图象表示的速度(v)―时间(t)图象。D. y―x图象表示的路程(s)―时间(t)图象。5、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6、 如图2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BC段的平均速度7、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B 3、 C 4、 C5、 B解析:由路牌信息可知,观察到左标牌在先,所以汽车行程为 从手表指示值可知,用时50分钟。根据速度公式得出李飞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6、 AD 7、A解析:在地震中,纵波传得快,故P先振动,C、D选项错.设震源距地震仪距离为x,则有-=5s解得x=36km,A对B错.8、 BD【解析】若滑块受到的库仑力某时刻大于摩擦力,则滑块即开始做加速运动,不会在b点停下,A错;水平方向上滑块受到恒定的摩擦力和逐渐变大的库仑力,且摩擦力大于库仑力,应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前半段时间速度变化量较大,故中间时刻滑块速率小于,B正确;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和电势能减小,转化为内能,故内能Q=-qUab=μmgx,显然Q≠,C错;由上式还可得:Uab=,D正确.9、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 110 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距离泉州还有 100km ,由此可知 100km 为路程, D 对 10、 C【解析】AB.若A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所以平均速度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由可知,a越来越大,故AB错误.CD.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s/2,速度变化量为,所以此位置的速度为v0+=,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正确应用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如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随位移均匀增加的.二、填空题1、 答案:50解析:设航空母舰的速度为v′,由题意可知=即=,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为v′=50km/h.2、 0.4 ~ 4 4 ~ 6.3、 【答案】 ,【解析】,三、实验,探究题1、 取靠近B点的左右两个点子,左边一个点子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1.73cm,右边一个点子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2.61cm。Δx=2.61-1.73cm=0.88cm,两点间相隔的时间为Δt =0.02s×2= 0.04s。2、 1.2 1.0 0.8 0.6 0.4 小车速度均匀变小 【解析】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04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1==1.2m/s v2==1.0m/sv3==0.8m/s v4==0.6m/sv5==0.4m/s如下表位置12345v/(m·s﹣1)1.21.00.80.60.4(2)如图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速度是均匀减小.3、 (1)48.0(2)如图所示(满足图中两条线之间的任意一条即可);0.48(0.48~0.52均可)解析:(1)由于木板刻度的最小分度值为1 cm,所以读数时需要估读一位。先读出两光电门所在位置的示数,然后求两光电门间的距离,则。(2)用平滑的实线将所描的点连起来,尽可能让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分布在直线的两边,如答图所示;由于是小球在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当趋于零时,即两光电门无限接近时,平均速度越趋于瞬时速度,此时也趋于零,所以将所作的图线延长交于纵轴,交点的值即为所求的瞬时速度大小,作图可得交点在48~52之间,故瞬时速度大小在0.48~0.52 m/s均可。四、计算题1、 v1==20 m/s,v2=30 m/s 2、 (1)76.7 km/h (2)86.7 km/h (3)0解析:(1)Δx1=92 km,Δt1=72 min=1.2 h.则1===76.7 km/h.(2)Δx2=(274-92) km=182 km,Δt2=127 min=2.1 h.则2===86.7 km/h.(3)在0时10分时,火车在任丘站停着,则瞬时速度为零.3、 50m 5m/s五、多项选择1、 AC2、 【解析】选B、C、D。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A错,B、C、D对。3、 [解析] 790 m/s是击中目标时刻的瞬时速度;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是在一个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台风移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很大的,360 m/s是平均速度.[答案] AC4、 AB 5、 AD 6、 ABC解析 由=可得:AB= m/s=1 m/s,AC= m/s,故A、B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由A经B到C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点虽为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BC段的平均速度,D错误.7、 【答案】AD【解析】A、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A错误;B、由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为x2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B错误;CD、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