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设计
展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形图上识别北京市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等资料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3、根据资料,了解北京市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4、举例说明北京市的建设成就。
情感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结,让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而骄傲。通过城市的发展带来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
2、主要河流
3、气候特征
二、政治文化中心
1、历史文化名城
(1)历史上形成独特文化的成因
(2)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2、政治和对外交流中心
3、文化中心
三、城市建设成就
1、城市设施建设
2、经济结构特征
3、城市环境建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①:直接导入:我们认识一个区域,既要熟悉它的地理环境,更要把握它的环境和发展特征,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以5个区域为案例,学会如何分析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特征。今天我们走入大家较为熟悉的、令人向往的首都北京。
方案②:音乐导入: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关于北京的歌曲,引导: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与之相关的是哪一座城市?(北京)我们今天来认识北京。
方案③:图片导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北京景观图片,利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引导:这些景观图片位于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北京)我们今天从地理角度来认识北京。
【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导入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1、地形: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起伏形态
【互动】 结合地形图和读图要求,在地形图上,找出有什么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哪些地形分布较广?(主要地形)
【总结】北京市境内东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和北部是山地,山间有较平坦的盆地;平原和山地过渡地带是丘陵。最高峰是西部的东灵山(2303米);最低处是东南边界(不足10米)。总起来讲,北京地形特征是: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大。
2、降水:山地东南最多,西北坡最少。
【讲述】地形的高低起伏对植被种类和自然景色也有影响,谈一谈为什么不同海拔植被会有这种分布?(与降水和温度有关)
【政治文化中心】
教学导入
方案①:图片导入:利用投影仪展示人民大会堂、故宫、国家剧院、某国大使国等图片,设问:这些图片说明北京具有哪些职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
方案②:直接导入:了解了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北京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看图片说出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多媒体投影出示图片)
师: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除了与她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她的什么有关?
生:与她的历史文化和作为古代都城有关。
师:这种城市职能与她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渊源。
师: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
【归纳】北京城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转折过渡:“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了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又为它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色彩,在从古至今北京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导入
方案①:直接导入: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方案②:图片导入:利用投影仪展示北京金融街高楼景观、地铁景观、中国国家体育场、城市绿化等图片,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图片,然后导入:这些建设成就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北京城市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问】不知道大家对城市的城市格局感不感兴趣,特别是都城的城市格局。引导学生说出北京都市格局的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理解水源对北京古代城址变迁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化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人类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我们地理研究的永恒主题。
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如北京的二环线就是以北京城墙为基础的,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深刻的影响。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北京名胜游”或“北京名人故居游”等的模拟导游讲解。(适当介绍代表性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京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特征,当堂训练,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地理位置,自然状况,人文状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