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单元 走近古典艺术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走近古典艺术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 ,知识传授,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青铜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青铜器的鉴赏。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专业名词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 编钟乐欣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古老的楚乐。提问:谁能听出这段楚乐是用什么演奏的?是用什么制成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演奏的,是青铜做的)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熠熠生辉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其制品很多,不仅有编钟,还有觚、瓿、壶、以及高大威严的鼎。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青铜时代。
板书课题《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三、知识传授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的熔点很高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矛、剑、镞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
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
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四、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总结
五、板书设计
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1什么是青铜器
2青铜器的分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5 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八年级下册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课堂导入,出示教学目标,课程新授,课堂拓展,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