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友情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展开《友谊地久天长》
课题名称 | 《友谊地久天长》 | ||
科 目 | 音乐 | 年级 | 七年级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 学生是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学生; (2) 学生已经熟练竖笛的吹奏的方法; (3) 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 了解《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 | ||
二、过程与方法 1.唱熟悉歌曲,将旋律记住。 2.能够将整首曲子吹奏出来。 | |||
三、知识与技能 1.整首曲子吹会后,能够根据乐曲的音乐特点,加进其它打击乐器,丰富曲子的表现力。
| |||
教学重点、难点 | 1.学吹《友谊地久天长》,能够把握好节奏。 2.整体完整的吹奏下来。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钢琴、竖笛。 | ||
|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过程描述 | ||
教学活动1 | (一)、导入新课教师:“刚才上课铃响了,那旋律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这样的: ….。”
教师:“那大家能否告诉老师听这是什么音乐吗? 生:“….。” 教师:“那大家还记得怎么唱吗? 生:“….。” 教师:“好,那现在让我们看着投影,跟着伴奏,一起唱一遍。”
| ||
教学活动2
| (二)、基础练习 1、在吹新曲子之前,先来做个基础练习。 . . . 1 2 3 4 5 6 7 1 2 3 2、即兴吹奏指定的音。 教师:“究竟吹奏了多少个不同的音?” 生:“…” 3、教师拿起竖笛为同学演奏《友谊地久天长》。 | ||
教学活动3
| (三)、新课 1、吹奏10个不同的音。 教师:“那这个《友谊地久天长》有多少个音所组成的呢? 生:“10个。” 教师:“好,这首曲子就是由这10个音所组成的,那下面我们来吹奏一下这10个不同的音。” . . . 1 2 3 #4 5 6 7 1 2 3
2、把 “#4”这音吹好 看着指法,把这个音吹好。
3、 把整首曲子吹会。 教师先演示一次,让学生记住正确的节奏后,一句一句学吹。 4、课堂练习 学生整体学吹后,老师针对个别吹奏得不好的地方,给一点时间学生,让他们自由练习。
5、了解作品 《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它是由苏格兰著名农民诗人罗伯特、 彭斯进行了处理,才有这首歌的。 这首作品歌词言真意切,情谊绵绵,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朴实无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影片《云断蓝桥》里使用过这个歌。
6、创编 1)你认为还有什么音乐加进这首曲子里能让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呢?有什么乐器?
2)教师出示乐器,学生上台合奏表演。 | ||
教学活动4
|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友谊地久天长》这首作品,让我们了解了人类最伟大美好的事物之一—— 友谊,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不能够没有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朋友、友谊越来越多,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友谊!
|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使学生从彼此的发言中得到启发,而老师则进行引导,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使学生上课兴趣提高,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聆听歌曲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歌曲,加入身体语言、竖笛伴奏、感受、表现歌曲。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虽得以顺利实现,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在学生吹竖笛部分,踏不上三拍子的强拍,是我没有想到的。看到学生“意犹未尽”的样子,课下反复反思后才发现应该提前给学生提示一下此首歌曲是弱起小节,这样学生会更好的踏上音乐的节拍,载歌载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讲课中的不足小到几乎微不足道;与学生真正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的每一名学生爱上音乐。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亚洲音乐三、 东北亚的音乐《樱花》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亚洲音乐三、 东北亚的音乐《樱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日本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啊!朋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啊!朋友》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南泥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南泥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