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练习

    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1页
    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2页
    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纬度最高的省是( )
    A.新疆B.广东C.海南D.黑龙江
    2.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洋连线,正确的是( )
    A.辽宁、河北——渤海B.河南、山东——东海
    C.江苏、安徽——黄海D.浙江、福建——南海
    3.小明在玩中国政区塑料拼图时发现掉了一块,空缺位置与沪、苏、皖、赣、闽五省市相邻,缺失的这一块是( )省
    A.台湾省B.山西省C.陕西省D.浙江省
    4.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B.我国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C.领土最北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5.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下图,完成下题。
    四个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6.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联系,又蕴藏着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B.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D.山脉纵横交错
    7.内蒙古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B.地势起伏C.海陆位置D.植被疏密
    8.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年味的路线。关于图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路线A沿途经过我国的三大平原B.路线B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
    C.路线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D.由于海拔高,春节我国最低温出现在乙地区
    9.下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生活描述的是( )
    ①我们住的房子要防寒,室内一般用取暖设备
    ②这里公路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③我们一般吃米饭为主
    ④我们喜欢吃面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①
    10.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每年6月份,在山东的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400mm年均等降水量线
    B.乙区域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
    C.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丁区域冬季寒冷,溜冰、滑雪是常见的体育活动
    11.读“黄河流域”简图,完成小题。
    (1)“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
    A.源头——河口
    B.河口——桃花峪
    C.桃花峪——入海口
    D.河口——入海口
    (2)以下四个河段中,最先结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河段④的河水含沙量比河段③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大坝淤地
    C.植树种草
    D.修筑梯田
    12.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水分条件C.热量条件D.光照条件
    13.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对太湖流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发展各种经济类农作物
    B.由于终年雨量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吊脚楼
    C.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基地
    D.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
    14.关于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B.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具有冬暖、春晚、夏热的特点
    C.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1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
    A.稻米B.樟脑C.甜菜D.海盐
    二、问答题
    16.将长江上、中、下游三段与各段的分界处及其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A.宜昌至湖口①上游a.山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B.湖口至人海口②中游b.山高谷深、急流险滩
    C.源头至宜昌③下游c.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17.【慧眼识图】学以致用: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王亮从北京出差去乌鲁木齐,妈妈提醒他别忘带雨具。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王亮要去深圳开会,爸爸也提醒他带上雨具,王亮爸妈的建议,哪个必要,哪个多余?说明你的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
    18.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解更多的茶知识,小明同学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他走访当地茶农和专家,了解茶树的生长环境及产销情况。
    材料二:B地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1)小明采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
    (2)根据图1,从四大地理区域角度看,中国茶区最主要分布在哪一地理区域?
    (3)A、B两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A地春茶比B地上市早,请根据图1、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直接原因。
    (4)根据材料二的图文资料,分析B地盛产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纬度最高的省。我国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即最北的省。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故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答案是D。
    【点评】知道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看《中国政区图》。
    2.A
    【解析】此题考查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河南省地处内陆,没有濒临海洋,山东省濒临黄海,B有误;江苏省濒临黄海,安徽省地处内陆,C有误;浙江省濒临东海,D有误。正确答案是A。
    【点评】学会看《中国政区图》解决问题,掌握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3.D
    【解析】据图分析,A是台湾省,B是山西省,C是陕西省,D是浙江省。根据题意,缺失的省要和沪、苏、皖、赣、闽五省市相邻,符合题意的只能是浙江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我国大陆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A项错误;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B项错误;我国的领土南至南沙群岛的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C项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所以D正确。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了解。
    5.B
    【解析】“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不符合题意;“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符合题意;“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不符合题意。“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
    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7.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内蒙古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从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引起其降水量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海陆位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响,从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路线A沿途经过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题意;路线B跨越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所以B符合题意;四条线路中,路线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线路D反而较少,所以C不符合题意;我国天气最低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所以D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所以南方地区的住房不需要特别考虑防寒问题,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南方人喜吃米饭,所以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方地区地域特征的了解。
    10.(1)C
    (2)C
    【解析】(1)图中甲南方地区的竹楼,乙是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丁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我国主要产茶区;(2)甲区域与丁区域都属于南方地区;乙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是河谷农业;丙北方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丙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溜冰、滑雪是当地常见的体育活动。
    【点评】(1)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位于华北平原,所以选C。(2)甲是南方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东南丘陵,所以正确的是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11.(1)C
    (2)B
    (3)A
    【解析】(1)“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即桃花峪—入海口。故C符合题意。(2)越往北气温越低,河流结冰越早。读图可知,图中四个河段中,②位于最北部,因此最先结冰。故B正确。(3)读图可知,河段④的河水含沙量比河段③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修建了水库,阻挡了泥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1)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在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时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以南的河流不结冰。(3)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1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大牧区受降水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理解。
    13.D
    【解析】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素有“太湖天下秀”美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由于这里降水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临水而建,便于取水排水,运输;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基地,不是热带;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太湖流域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积1/6。三面临江滨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别以茅山山脉、界岭和天目山与秦淮河、水阳江、钱塘江流域为界。地形特点为周边高、中间低。中间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东中小湖群,西部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东、南三边受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积的影响,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个地形成碟状。
    14.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1月平均温度5へ8℃,7月平均温度25へ29℃,年均温15へ19℃,无霜期280へ300天。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へ300天,形成了阴雨多、阳光少的气候特点。
    15.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樟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台湾,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包括台湾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岛,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问答题
    16.A-②-c,B—③—a,C-①-b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及各个流段的自然特点。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是宜昌,中、下游分界处是湖口。上游多高山峡谷、如虎跳峡,三峡等,多急流险滩。中游河道多,湖泊多,如洞庭湖、鄱阳湖等,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点评】掌握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及各个流段的自然特点
    17.爸爸的建议必要,妈妈的建议多余。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深圳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底,王亮去乌鲁木齐出差,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故妈妈的建议多余。9月,王亮去深圳出差,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故爸爸的建议是必要的。
    故答案为:爸爸的建议必要,妈妈的建议多余。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深圳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
    【点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无明显干季。
    三、材料分析题
    18.(1)文献调查法(或查阅资料法);访问调查法。
    (2)南方地区。
    (3)与B地相比,A地冬暖春早,所以春茶上市比B地早。
    (4)B地山地和丘陵为主,排水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合喜温喜湿排水良好的茶树生长。
    【解析】(1)根据题中的信息看,小明采用了文献调查法(或查阅资料法);访问调查法。
    (2)根据图1,从四大地理区域角度看,中国茶区最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3)A、B两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A地春茶比B地上市早,请根据图1、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直接原因:与B地相比,A地冬暖春早,所以春茶上市比B地早。
    (4)根据材料二的图文资料可知,B地山地和丘陵为主,排水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合喜温喜湿排水良好的茶树生长。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相关试卷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革命的胜利(3)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中国革命的胜利(3)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革命的胜利(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中国革命的胜利(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