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2)一、单选题1.我国领土最西端和最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广东省B.西藏自治区和广东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海南省D.西藏自治区和海南省2.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共同组成了多民族统一的和睦的大家庭。以下四省区中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省区是( )A.滇B.桂C.贵D.川3.我国侨乡最多的两个省是( )A.广东、福建B.广东、广西C.云南、广西D.广西、福建4.2016年1月6日,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试飞成功,成为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机场,关于我国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是广东省B.我国领土最南端是永暑礁C.我国海域由北向南排序是黄海、渤海、东海、南海D.既与我国南海相邻,又与我国陆地相连的国家是越南5.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小题。(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2)“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 )A.大致位于30°N附近B.与一月10℃等温线基本吻合C.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吻合D.与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基本吻合(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色中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B.“银色中国”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C.“绿色中国”拥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黄色中国”拥有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6.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万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B.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C.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平原面积比例大D.我国气候差异显著,温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7.下列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吉林省B.湖北省C.青海省D.海南省8.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哪几条线大致位于这一线( )①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分界线②1月0℃等温线③800mm等降水量线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B.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C.黑河——腾冲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0.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地区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如图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形成图中所示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沉积,导致河床升高B.沿岸居民不断向河中倾倒垃圾C.两岸支流多,水量大,导致河面上升D.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导致地面下沉12.“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我国南北方地理景观、民居、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据此回答问题。(1)以下为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D.北方交通以陆路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2)南北方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自然景观13.水乡城镇的房屋特色是( )A.平顶层B.临河而建C.帐篷D.吊脚楼14.下列哪幅图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A.黄土塬B.黄土川C.黄土峁D.黄土梁15.台湾岛主要属于(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二、问答题16.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请简述其形成原因。17.【慧眼识图】学以致用: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王亮从北京出差去乌鲁木齐,妈妈提醒他别忘带雨具。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王亮要去深圳开会,爸爸也提醒他带上雨具,王亮爸妈的建议,哪个必要,哪个多余?说明你的理由。三、材料分析题18.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海南高铁分布特点 图三海口市气温(1)图一中的邻国越南在自然生产特色方面和同纬度的海南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流经越南的湄公河的流向。(2)结合图二分析海南高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择在海南建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并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南海在海南省,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我国疆域的四至。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识记。3.A【解析】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华人、华侨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和福建省,故本题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华侨,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是海南省;我国领土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我国海域由北向南排序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既与我国南海相邻,又与我国陆地相连的国家是越南。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5.(1)B(2)D(3)D【解析】(1)“绿色中国”是我国的南方地区,“黄色中国”是北方地区,“金色中国”是西北地区,“银色中国”是青藏地区,草原广袤,牛羊成群是西北地区,千里戈壁,黄沙漫漫是西北地区,沃野千里,绿树成荫是北方地区,地势高耸,冰川广布是青藏地区,故B符合题意。(2)“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也就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大致与一月0度等温线相吻合。故D符合题意。(3)“金色中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故A错误;“银色中国”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河谷农业,故B错误;“绿色中国”拥有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故C错误;“黄色中国”拥有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北京中关村,故D正确。故答案为:(1)B;(2)D;(3)D。【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至关重要。(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3)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工农业的知识,学生对比分析记忆。6.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所以A正确;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所以B错误;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山地面积比例大,所以C错误;我国气候差异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所以D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识记。7.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北方地区,所以A正确;湖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B不符合题意;青海省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所以C不符合题意;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的识记。8.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识记。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方的相关知识。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掌握我国的南北分界线10.D【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结合地图记忆比较牢固。从“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可以看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等,所以,ABC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所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11.A【解析】黄河中游河段流经了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水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黄河的下游流经平坦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因此本题答案为A。【点评】该题主要考了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属于简单题。12.(1)B(2)B【解析】(1)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南北方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这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的生产生活要适应自然环境。不同区域人们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13.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水乡城镇的相关知识。水乡城镇由于降水丰富,故房屋多临河而建,故答案选B。平顶层一般是北方的房屋,水乡在南方,故A错误。住帐篷的一般为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故C错误。吊脚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故D错误。【点评】知道水乡城镇的房屋特色。14.B【解析】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要地形类型之一,它是指下切在黄土区中的河谷.如渭河平原(谷地)、汾河谷地就是黄土高原上两个最大的川地.川地是黄土高原农业中心地方.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15.C【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的嘉义、花莲等地,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二、问答题16.(上游)地势起伏大或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或支流众多。【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从第一阶梯流入第二阶梯,落差大,同时流域处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支流多,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故答案为:(上游)地势起伏大或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或支流众多。【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及成因,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结合问题分析作答。17.爸爸的建议必要,妈妈的建议多余。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深圳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底,王亮去乌鲁木齐出差,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故妈妈的建议多余。9月,王亮去深圳出差,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故爸爸的建议是必要的。故答案为:爸爸的建议必要,妈妈的建议多余。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深圳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9月下旬仍处于雨季。【点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无明显干季。三、材料分析题18.(1)都是以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为主,都是一年两至三熟的耕作制度。自北向南(2)环岛分布,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或河流的下游往往成为平原,地势平坦。(3)地理位置优越;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生产,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岛内交通便利;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对整个开放有带动作用;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回答)结论: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或者自然环境(气候)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和海南都是以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为主,都是一年两至三熟的耕作制度。结合所学分析流经越南的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图二分析可知,海南高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环岛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或河流的下游往往成为平原,地势平坦。(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地理位置优越;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生产,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岛内交通便利;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对整个开放有带动作用;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这些都是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这告诉我们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或者自然环境(气候)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典型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革命的胜利(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